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7
/ 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石毅毅

琼海市会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琼海  571442

摘要: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发生稻瘟病的概率比较高,这种疾病对于水稻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一定要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水稻是海南省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相当广泛,而水稻生长种植期间农民最关心的就是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病害,对水稻生长危害相对较大,水稻稻瘟病的出现可以让水稻大幅度产量降低,一般能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能导致水稻绝产。水稻稻瘟病易发季节为日照时间不足和雨水较多的时节,一旦发病会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水稻种植农业发展带来危害。因此,在水稻生长期间应当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1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和扩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虽然当前一些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强,并且田间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些水稻种植地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1 致病菌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是大田或者大田附近有致病菌,如果连作种植水稻,病菌会以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稻田中残留,越

冬后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大气或者雨水传播给下一代水稻植株,另外,有些水稻种子也会携带病菌,在播种过程中随着水稻种子

进入土壤中,也是病原菌的主要来源之一。

1.2 品种抗性

不同水稻品种抗水稻稻瘟病的能力不同。田间种植时间表明,粳稻的抗病能力比籼稻强,晚熟品种的抗病能力高于早熟品种。此外,病菌通过多年进化后会出现耐性,如果连续种植水稻,原本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会因为病菌变异而无法抵抗病菌入侵,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或者消失。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会造成水稻稻瘟病大面积暴发,使病菌积累,对水稻为害严重。水稻稻瘟病的发生除了受品种抗性的影响,也会受水稻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在水稻幼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很容易被感染。

1.3栽培管理因素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科学的栽培管理很关键,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品质,并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降低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概率。但是有些农户忽视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水稻种植密度大,影响稻田的通风性、透光性,一旦出现降水会使稻田湿度增大,加快病菌的传播速度。为此,在日常的田间管理中,应做好杂草清理工作,如果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会导致杂草数量增多,为水稻稻瘟病病菌的滋生提供有利环境。

1.4防治措施不当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水稻种植主要依靠留守老人,仍沿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发现病虫害后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主动防治意识较差。水稻稻瘟病在一些水稻种植地区没有发生过大范围流行和扩散,导致农户的重视度不够,一旦突然发病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造成病害传播和扩散。另外,在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过程中,存在着农户用药不科学的问题,如药剂搭配不合理、用药量不科学等,直接影响水稻稻瘟病的

防治效果。

2发病条件

不科学的种植方式等稻田农业活动是水稻稻瘟病出现的主要原因。首先,水稻生产活动不科学不规范。例如,稻田施肥没有腐熟,操作不当,造成水稻发育的速度较慢,大大降低了水稻的抗病能力,给稻田病虫害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另外,烤田工作不及时,缺乏持续的温度调节或操作不规范造成烤田效果不佳也会造成各类水稻稻瘟病的出现。其次,生态环境以及天气变化,也是造成水稻稻瘟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在雨水较多时节,如果水稻长时间受雨水浇灌,太阳日照时间不足,水稻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的水稻稻瘟病。此外,种植地区的土壤、生态环境也可能对水稻稻瘟病的传播带来一定影响。在水稻品种的选用过程中,应当根据水稻种植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水稻品种抗病能力不强,后期容易出现病虫害。

3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3.1 选育和利用杭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水稻抑制稻瘟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品种选择上要尽可能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方式、土壤情况等选择抗性强、

性状好的品种,以达到防止稻瘟病发生的目的,在选用品种时也要注意小种的变化情况,避免选择失去抗性的品种。

3.2 加强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中要注重氮磷钾的合理使用,尽量使用有机肥、施肥要适中而不过量。同时要做好控水晒田工作,浅灌多次灌,保证晒田时间,这样肥水适中,不但保证氮肥充足不过量,而且也能保证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达到壮苗促秧的目的,提高抗病能力。

3.3消灭菌源

做好种子的处理采用浸种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15℃~20℃时浸5d~7d,积温达到100℃。水层要淹没种子10cm~15cm避免直射光。在浸种过程中,注意不要弄破石灰水表面薄膜,以免空气进入而影响杀菌效果。浸后将稻种洗净或播前用25g/L咯菌腈悬浮剂200~300mL/100kg种子浸种,直接催芽。或者播种前用稀释50倍的多抗霉素浸泡15min,然后催芽。另外对于田间杂草要及时清除对于病苗要深或专用水稻有机肥使用要充分。

3.4化学药剂防治

在水稻种植之前可使用30g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其浓度维持在75%,进行分撒,在插秧之前的3天左右实施秧苗喷雾工作。在浸润秧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浸润时间长度在1~5 min左右,在浸润结束之后将秧苗用塑料薄膜全面覆盖,之后开始移栽。

3.5 注重保苗保穗

在水稻生长进入分蘖期之后,需要根据水稻生长的形式、病毒感染特点来划分水稻生长旺盛的区域,对一部分出现急病型病株秧田进行重新划分,将其定义为防治田,而后在防治田中划分出稻瘟病感染严重的区域,明确发病中心。当某一区域的稻田中发病秧苗超过5%时,则需要实施挑治叶瘟保苗。使用100mL浓度为40%的富士一号乳油与50~80mL的浓度为25%的百克乳油,联合勾兑成农药,对病害区域进行为期4~6天的喷洒。当此类现象发生在雨季阶段,则需要将喷洒时间缩短为2~3天。这种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稻瘟病的扩散和蔓延。在保穗工作中,主要目的是防治稻瘟病,例如穗颈病便是水稻种植中稻瘟病的主要防治难点。在长期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能够看出,穗颈瘟能够有效预防,但是其治理工作则十分困难,一旦水稻感染穗颈瘟,必须要在感染初期,也就是破口初期(5%~10%破口阶段)进行药物喷洒。而后根据水稻的好转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确定第二次喷砂药物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抽穗80%阶段、或者是齐穗阶段进行第二次喷洒药物,并且可进行灌浆消杀工作,水稻灌浆之后再进行一次喷药。根据水稻种植的经验而言,破口初期实施喷药工作主要是帮助水稻吸收药物,达到杀菌的效果,而后在每亩水稻中喷洒30g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其浓度维持在75%,均匀喷洒便能够达到病菌消杀的效果。

3.6 稻田的生长管理与稻田养殖

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扩展稻田的经济价值,营造和谐的稻田生态系统,增加水稻产量,提升水稻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众多地区开展了水稻养殖形式,在稻田中养殖螃蟹、鲤鱼等,不仅能够提升水稻产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衍生经济利益,是十分可行的水稻养护措施。

4结 语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发病概率高、为害范围广,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农户必须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治,掌握先进的防治技术,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做好种子的选择和处理,科学控制栽培密度,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消灭菌源,切断传播途径,进而有效避免水稻稻瘟病产生和传播,减轻水稻稻瘟病的危害,为水稻病害防治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参考文献:

[1]严贞,陈付琴.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农家参谋,2022(22):54-56.

[2]陈建军,陈辉,魏景军.华容县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