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照护(KMC)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9
/ 2

袋鼠式照护(KMC)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吉娟  朱诗瑞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袋鼠式照护(KM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NICU中的早产儿,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NICU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袋鼠式照护(KMC)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在护理期间的体重增长速率和体温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护理期间的体重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温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照护(KMC)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袋鼠式照护;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护理效果

早产儿作为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其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单一的疾病治疗向全面的健康管理过渡,早产儿护理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与家庭参与。袋鼠式照护(Kangaroo Mother Care, KMC)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并展现出其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独特优势。袋鼠式照护,顾名思义,是模仿袋鼠妈妈携带幼崽的方式,让早产儿的母亲(或其他经过培训的家庭成员)通过皮肤接触的方式,将早产儿紧密地贴于胸前进行持续照护[1]。这种护理模式不仅强调了母婴之间的亲密联系,还通过模拟子宫内的环境,为早产儿提供了温暖、安全、稳定的外部条件,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理发育、情感安全及亲子关系的建立[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8例NICU中的早产儿,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早产儿共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平均胎龄为32.5周(SD=1.2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500克(SD=200克);观察组中早产儿亦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平均胎龄为32.8周(SD=1.1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480克(SD=180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克;(2)NICU治疗期间无严重先天畸形或遗传病;(3)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母亲(或选定成员)健康,无传染病,愿接受袋鼠式照护培训。

排除标准:(1)严重并发症需机械通气或特殊医疗干预;(2)母亲(或选定成员)有精神健康问题;

1.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接受NICU的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感染防控、保暖措施、体位管理、发育评估及必要的医疗干预等。护理人员定期为早产儿进行体重测量、皮肤护理及脐带护理,并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计划。

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袋鼠式照护(KMC)干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对母亲(或选定的家庭成员)进行袋鼠式照护的详细讲解与培训,包括正确的抱持姿势、皮肤接触的重要性、安全注意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2)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与指导下,母亲(或家庭成员)将早产儿紧密贴于胸前,进行持续的皮肤接触,每次持续时间至少1小时,每日至少进行2次;(3)在袋鼠式照护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早产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安全;(4)鼓励母亲(或家庭成员)与早产儿进行眼神交流、轻柔抚摸及言语安慰,以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联系[3];(5)定期评估袋鼠式照护的效果,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母亲的反馈,适时调整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1)体重增长:记录两组早产儿在护理期间每周的体重变化,计算平均体重增长速率。

(2)体温稳定性:连续监测早产儿在袋鼠式照护前后的体温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以()表示连续性变量资料,行t检验;用(n,%)表示定性资料,行X2检验,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结果为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体重增长

在体重增长方面,观察组早产儿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优势(P<0.05);见表1。

表1体重增长

组别

例数

初始体重(克)

护理结束时体重(克)

体重增长速率(克/周)

对照组

39

1500 ± 200

1800 ± 250

60 ± 15

观察组

39

1480 ± 180

2000 ± 220

80 ± 10

T

-

0.4642

3.7506

6.9282

P

-

0.6438

0.0003

0.0000

2.2体温稳定性     

在体温稳定性方面,观察组早产儿同样表现出明显的改善(P<0.05),见表2。

表2体温稳定性

组别

例数

照护前体温(℃)

照护后体温(℃)

体温波动范围(℃)

对照组

39

36.0 ± 0.5

36.5 ± 0.4 

0.6 ± 0.2

观察组

39

36.1 ± 0.4

36.8 ± 0.3

0.4 ± 0.1 

T

-

0.9753

3.7470

5.5857

P

-

0.3325

0.0003

0.0000

3

本研究显示,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引入袋鼠式照护(KMC)干预,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不仅在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还在体温稳定性上实现了明显的提升,进一步验证了KMC在实际应用中的积极效果。观察组中的早产儿,在护理期间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体重增长趋势,这一积极现象可归因于袋鼠式母婴接触(KMC)所赋予的多重益处。具体而言,皮肤间的直接接触不仅促进了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显著降低了早产儿的应激反应程度与能量消耗率,从而为其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4]。值得注意的是,KMC在维持早产儿体温稳定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皮肤接触产生的保暖效果有助于减少体温波动;另一方面,随着体温调节中枢的逐渐成熟,早产儿的体温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5]。从心理行为层面来看,KMC对于早产儿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建立早期的情感联系,降低早产儿的焦虑与恐惧情绪,提升其安全感水平。这种心理层面的积极变化,不仅有助于早产儿更好地适应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还对其后续的生长发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袋鼠式照护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和体温稳定性,还可能对其心理行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KMC干预,为早产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护理支持。

参考文献

[1]杨令,徐红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袋鼠式护理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7):109-112.:10.16286/j.1003-5052.2023.07.039.

[2]王莉.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0):180-182.

[3]苏颖,胡君红,韦月秀,等.家庭参与式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护理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4):128-130.

[4]刘蓓蓓,王楠,徐业芹,等.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喂养及发育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9,19(10):43-45.

[5]蒋晔晖,林梅芳,洪爱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父母实施袋鼠式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05):454-456.:10.16821/j.cnki.hsjx.2019.0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