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9
/ 2

“大思政”背景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探索与实践

崔莉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

要:《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高专大数据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在掌握Python语言基础语法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上机操作实践和综合实训,才能满足职业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应经济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的操作型技能人才。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思政”背景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策略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大思政”背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其任务是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正确核心价值观。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教育课程中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点。为此,高校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维,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深入研究教学策略,挖掘思政元素,才能开展有趣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活动。

一、“大思政”背景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意义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理论内容上主要面向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等方面,通过专业知识的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教育,使学生可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具备较好的专业化思维。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主要指学生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与观念教育,该环节的课程教育工作主要面向学生的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从专业化的课程理论知识出发,通过思政内容的引入,学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基于三观、思想与德育品质等内在属性,合理、规范使用课程理论知识。

现阶段,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如思政化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人员应在程序设计等方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计算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其在具备坚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可以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相互渗透。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过程中,教学人员还应基于核心素养、思想价值观念教育与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正确的思政导向,进行思想观念、品德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内化,以此基于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视角逐步意识到内在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二、“大思政”背景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策略

(一)结合时事,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在进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思政建设时,可以巧妙地与当前时事相结合,确保讲解既严肃又充满活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专业领域间的边界逐步被突破,各学科间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界限,也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互相渗透与融合,产生许多交叉学科。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密切,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协同。在Python语言的程序设计课程里,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展现创新思维,拓展思维,培养联想能力,并勇于探索新的路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近几年,我国科技领域成绩斐然,比如深海万米探龙宫,神舟太空出差,嫦娥带土特产回来,火星实地考察等等工程都来自探索创新。因此,培养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攀登科技高峰精神也是非常关键的。在与时事相结合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面临的挑战。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课程之一,在教学时可将计算机领域内的部分核心技术纳入其中。例如有些现在还没有掌握的技术,例如CPU芯片研发技术等。通过对具体实例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计算机和芯片领域中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赶超技术前沿、建立起为祖国做贡献的坚定信念。此外,在学习中还应当组织一些小组协作编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单个个体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有通过集体合作发挥协同关系,才更易于达成共同目标和彰显个体价值。

(二)融入项目案例,增强实践效果

高校在建设面向OBE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为保证教学活动实用性,需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并将项目案例纳入其中。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践体系中融入项目案例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模拟情境中,进而加深学生对复杂概念与算法的了解。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不断优化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践体系,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帮助其检验并提高自身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

例如,教师在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践体系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项目案例与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知识加以整合,可以设计诸多应用程序。如学生参与“人脸识别登入学校官网”的项目需求分析、用户接口设计、构建数据库到部署网站,每个阶段都设置了特定的学习目标,在需求分析阶段学生要清楚项目要求,并把项目要求转换成特定的功能说明性内容。在使用者人脸识别设计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利用Python及相关架构,掌握Flash、Django等内容,设计直观易用的网页。在每个课程结束后,教师均可针对学生的项目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学习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学习目标,激励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从实践中进行学习,并得到积极反馈,增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关联性,全面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结束语

综上,在现阶段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人员应积极面向时下学生内在素养教育的相关要求,使得德育教育等方面内容可以更好融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另外,根据现有课程评价体系与思政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教学人员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通过发挥主体性的方式对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付云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电脑校园,2022(5):298-300

[3]路龙宾等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多角度思政教育教学,计算机教育 2022(09)58-62

[4]吕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学教育,2018(01):122-124.

[5]刘为等.融入课程思政的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1(9):6-9.

[6]王亚萍.《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改革的几点思考[J].智库时代,2020(10):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