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129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老年人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的合理用药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遴选时间2021年1月至12月份,研究者是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人,共55例,对以上老年人的不良反应表现、用药途径进行分析,并总结合理用药措施。结果:不良反应中以皮肤系统(31.91%)和消化系统(21.82%)占比较高;用药途径中以静脉用药(41.82%)和口服用药(30.91%)占比较高。结论:老年人在常见药物应用中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为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了解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才能保障安全用药。
【关键词】老年人;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中十分关注老年人群体,在为其诊疗过程中,不仅使其获得有效的治疗,亦需要最大程度低降低和预防用药不良反应发生,让接受治疗的老年人病情得到缓解、身心不适感得到缓解,达到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相关研究指出[1],老年人在接受临床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由于部分药物未能按照医嘱要求按时按量服用,进而引发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发生肾功能损害,甚者会发生心功能损害,基于此,本次将分析老年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为出发点,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总结合理用药措施,相关材料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遴选时间2021年1月至12月份,研究者是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人,共55例,涉及男性患者为30例,涉及女性患者为25例。年龄范围在65周岁至88周岁区间(77.32±5.11)周岁。
1.2方法
将以上55例老年患者在我院用药治疗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并录入计算机系统当中,同时对老年患者的具体症状、用药途径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根据总结后的结果,分析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用药措施。
2结果
2.1不良反应表现
从55例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数据中显示,皮肤系统占比最高为30.91%,其次为消化系统21.82%,呼吸和泌尿系统均为10.91%,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均为7.27%,全身性和其他未5.4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所有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类型 | 表现 | 例数 | 占比(%) |
皮肤系统 | 皮疹、瘙痒、黏膜红肿等 | 17 | 30.91 |
消化系统 | 腹泻、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 | 12 | 21.82 |
呼吸系统 | 咳嗽、气短、呼吸不畅等 | 6 | 10.91 |
泌尿系统 | 下肢水肿、蛋白尿、少尿、无尿、血尿等 | 6 | 10.91 |
心血管系统 | 心律不齐、血压水平(降低/升高)、心悸等 | 4 | 7.27 |
神经系统 | 头晕、头痛、休克等 | 4 | 7.27 |
全身性 | 惊厥、高热等 | 3 | 5.45 |
其他 | 疼痛、黄疸、静脉肿胀等 | 3 | 5.45 |
总计 | 55 | 100.0 |
2.2不良反应涉及用药途径
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涉及用药途径中占首位的是静脉给药(41.82%),其次为口服用药30.91%,肌内注射用药20.0%,局部用药和其他途径用药均为3.64%,详细情况如表2.
表2不良反应用药途径分布情况(n,%)
用药途径种类 | 例数 | 占比(%) |
静脉给药 | 23 | 41.82 |
口服用药 | 17 | 30.91 |
肌内注射用药 | 11 | 20.0 |
局部用药 | 2 | 3.64 |
其他途径用药 | 2 | 3.64 |
总计 | 55 | 100.0 |
3老年人发生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原因
据我国用药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2],65岁以上人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占总数据的21%,是青年人群的2.6倍之多,笔者将老年人发生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其一,老年人自身蛋白酶的分泌能力降低,致使各种营养物质(钙元素、乳糖、铁元素、维生素等)吸收不足,引发其药物动力学改变,进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二为老年人自身血容量不足,且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导致血液中血肿游离性药物比例发生增高的情况,不仅增加了药理活性,亦使其药物作用能力增强,引起不良反应;其三为老年人自身代谢能力降低,导致其肾脏血流量也发生变化(降低),致使其肾脏排泄功能明显降低,对需要肾排泄的药物能力不足。同时老年人肝脏质量会变轻,是青年人的70%左右,进而肝脏所具有的各种酶分泌能力降低,引发药物转化、代谢、排泄能力降低;其四,老年人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为其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多采用联合用药,多种药物的成分复杂,经相互作用,极易造成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就总结的相关原因,并根据我院实际,特将合理用药措施报道如下。
4合理用药措施
4.1医师方面
保障老年人用药合理性,临床医师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诊疗工作中对老年患者在药物的选择,应做到诊断明确性,不仅要了解老年患者的基础性疾病,还有了解其身体状态,在进行全面分析后,方能为其进行对症用药,根据药理药性为老年患者选择合理的药物,做到尽量选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另外针对老年人慢性疾病药物选择,应对近期、远期疗效进行分析,应考虑其不良反应情况,尽最大努力简化用药方案,以此来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其次,从不良反应药物种类数据来看,主要不良反应药物来源于,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该组数据32.73%和20.0%,该组数据充分说明,以上两类药物在应用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如需应用该类药物一定遵循国药药典中的要求,为老年人进行用药。国药药典中规定
[3],当年龄超过60岁,应用的药物剂量应该是正常剂量的75%,部分药物剂量应是正常剂量的50%。为此,应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体重、年龄、疾病史)等进行全面分析,为其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尽最大努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其次,是联合用药方面,为老年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应做到精简,应充分了解每种药物所具有的药性,相互作用后的药性,保障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此外,还应了解药物应用后对老年人的敏感性、药物半衰期,使其增强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最后,是加强审方的力度,当前,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离不来审方所发挥的作用,医院应制定审方工作流程、制度,并落实。通过审方对应用药物的禁忌、适应情况进行全面审核,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和有效性。
4.2老年患者方面
从用药途径发生不良反应数据来看,主要来源于静脉用药41.82%和口服用药31.91%。其中口服用药主要与老年患者未严格遵医用药有关,为此应提升对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宣教,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但是,老年人的记忆能力较低,用药认识度低,为此在为其开具处方时,一定要提升其用药知识了解程度,必要时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发挥其监督和督促的作用,提升用药安全。
5总结
老年人在常见药物应用中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为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了解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才能保障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李万芬,王冬.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9):19-21.
[2]刘春莎.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98-199.
[3]邹晶晶.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