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肾病科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其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蛋白尿、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往往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难以完全逆转肾功能的损害。中医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一、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可导致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开合,水液代谢失常,从而引发慢性肾衰竭。
2.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化热,湿热蕴结,损伤肾脏,发为慢性肾衰竭。
3. 情志失调: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引发慢性肾衰竭。
4. 劳倦过度: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可损伤脾肾,导致脾肾气虚,水液代谢失常,发为慢性肾衰竭。
5. 久病及肾: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若病情控制不佳,日久可累及肾脏,导致慢性肾衰竭。
(二)病机
慢性肾衰竭的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浊毒内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代谢;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升清。脾肾亏虚,则水液代谢失常,湿浊内生;湿浊日久化热,酿成浊毒,内蕴于体内,损伤脏腑经络。此外,慢性肾衰竭还可涉及肺、肝等脏腑,导致肺失宣降、肝失疏泄等病理变化。
二、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
(一)脾肾气虚证
1. 症状: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2. 治法:健脾益肾。
3. 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
(二)脾肾阳虚证
1. 症状: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增多,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2. 治法:温补脾肾。
3. 方剂: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
(三)气阴两虚证
1. 症状: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淡红少苔,脉细弱。
2. 治法:益气养阴。
3. 方剂:参芪地黄汤加减。
(四)肝肾阴虚证
1. 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 治法:滋补肝肾。
3. 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减。
(五)阴阳两虚证
1. 症状: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2. 治法:阴阳双补。
3. 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
三、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优势
1. 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慢性肾衰竭虽然主要表现为肾脏功能的损害,但与肺、脾、肝等脏腑也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时,注重整体调节,通过调理肺、脾、肝等脏腑的功能,来改善肾脏的功能。例如,通过健脾益气,可以促进水液代谢,减轻肾脏的负担;通过疏肝理气,可以调节气机,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的供血。
2.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的证型,然后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证型在治疗上有所差异,例如脾肾气虚证以健脾益肾为主,脾肾阳虚证以温补脾肾为主,气阴两虚证以益气养阴为主等。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3. 多靶点治疗: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推拿等。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挥治疗作用,具有多靶点治疗的优势。例如,中药内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中药外用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针灸、推拿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4. 副作用小: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副作用相对较小。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时,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此外,中医治疗还注重调理患者的身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延缓疾病进展: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通过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体内毒素等作用,中医可以保护肾脏的残存功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6. 提高生活质量: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通过健脾开胃,可以增加患者的食欲;通过安神定志,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通过补肾强骨,可以减轻患者的腰膝酸软等症状。
四、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内服
1. 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以提高疗效。
2. 单方验方
(1)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保护肾脏功能。
(2)大黄: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可以促进肠道排泄,减少肠道对毒素的吸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3)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丹参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肾脏的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
(二)中药外用
1. 中药灌肠:将中药方剂煎煮后,通过灌肠的方式将药液注入肠道。中药灌肠可以通过肠道排泄体内的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常用的中药有大黄、牡蛎、蒲公英等。
2. 中药足浴:将中药方剂煎煮后,取药液泡脚。中药足浴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的功能。常用的中药有红花、艾叶、川芎等。
3. 中药穴位贴敷:将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上。中药穴位贴敷可以通过药物的刺激和经络的传导作用,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三)针灸治疗
1. 针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常用的穴位有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针法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2. 灸法:将艾条点燃后,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艾灸。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神阙等。灸法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推拿治疗
通过手法按摩患者的身体,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的目的。推拿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的供血,减轻肾脏的负担。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有限。中医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坚持中医治疗,注意饮食调理、休息和预防感染等事项。(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肾病科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