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学院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机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与创新实践,为思政课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本文首先阐述OBE理念在思政课集体备课中的应用,随后剖析当前集体备课机制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构建一套包含组织、制度、资源和路径四位一体的集体备课新模式。
关键词:OBE理念;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机制
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扎实学识技能的时代新人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坚持一体化建设,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随着OBE理念的引入,教育领域开始探索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为集体备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OBE理念构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机制,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一、OBE理念在思政课集体备课中的应用
OBE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为中心,围绕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支撑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过程。其核心要素包括明确的学习成果、反向的教学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持续的学习评估以及全面的反馈与改进。
在思政课集体备课中,首先应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特点,明确各学段、各年级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可达成,并体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要求。通过OBE理念的反向设计原则,从期望的学习成果出发,逆向推导出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材料,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的有机衔接和螺旋上升,避免内容的重复和脱节。同时,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OBE理念强调持续的学习评估,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在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应构建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评价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注重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功能,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促进教学相长。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一)现状分析
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活动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学校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大中小学之间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存在重复和脱节现象。
(二)问题诊断
一是衔接性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内容、方法和目标上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学生在不同学段之间难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二是实效性问题:部分集体备课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研讨和教学设计创新,难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常态化问题:部分学校对集体备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导致集体备课难以常态化开展。
四是成果形成问题:集体备课成果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转化,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机制。
(三)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因素。部分思政课教师对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第二、课程因素。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和体系。此外,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时代性融入也是一大挑战。
第三、组织管理因素。缺乏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来保障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部分学校缺乏专门的教研室或备课组来统筹协调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集体备课活动,导致资源分散、效率低下。
第四、资源因素。包括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不足。教学资源方面,部分学校缺乏高质量的教材、案例和教学资源库;人力资源方面,缺乏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资源方面,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集体备课和教学。
四、基于OBE理念的组织、制度、资源和路径四位一体的集体备课机制
(一)组织架构的优化:构建跨学段协同体系
1、跨学段备课组的建立
跨学段备课组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组织。该组应由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思政课骨干教师组成,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应熟悉各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备课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确保各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既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此外,备课组还应负责开发跨学段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2、专项管理部门的设立
为确保集体备课活动的有序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思政课管理部门或教研室。该部门负责制定集体备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各学段备课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技术指导。同时,管理部门还应建立健全集体备课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备课活动进行检查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专项管理部门的设立,可以确保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制度建设的完善: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1、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制度是集体备课活动有序进行的保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应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制度,明确备课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内容要求等具体规定。制度中应强调备课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制度还应规定备课成果的分享和使用方式,确保备课成果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广泛传播。
2、建立激励机制
为激发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首先,可以设立优秀备课奖和教学成果奖等奖项,对在集体备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其次,将集体备课成果作为教师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备课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三)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1、建立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是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支撑。学校应整合大中小学的优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课件、案例等,形成共享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应实现分类存储、快速检索和便捷下载等功能,方便教师随时查阅和使用。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积极上传自己的备课成果和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资源库的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为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在线备课平台。平台应具备发布备课任务、分享备课成果、开展在线研讨等功能,实现教学资源的远程共享和实时交流。通过平台的使用,教师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备课活动,提高备课效率和效果。同时,平台还可以记录教师的备课过程和成果,为后续的评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教学路径的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实施反向教学设计
反向教学设计是OBE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教师应明确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应达到的能力目标和素质要求;其次,根据这些目标和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情况。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可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提升展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推广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真实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调查研究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项目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汇报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外,还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科发展,引入更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社会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思政课的核心价值和社会意义。
第二、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学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平台,确保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基地的建设,还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第三、强化实践指导与反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量身定制实践任务,并在实践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表现和能力提升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第四、注重实践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实践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实践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可以促进不同学段、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瑞芳.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李学勇,冯维东,龙波主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专题教学设计—政治与法治篇[M].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
[3]孟琦.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与一体化建设研究:历程、特征与问题[J].教育科学论坛,2023(03).
[4]王勤治.高中思政课集体备课实践与探索—以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为例[J].林区教学,2022(11).
[5]唐建荣,蒋海燕.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提升初中生法治素养应做好“五个衔接”[J].青少年法治教育,2022(10).
[6]王中碧.以问题链教学为导向提升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质量—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9).
[7]高玉贤.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07).
[8]张慧,石路.高中思政课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中枢地位与强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5).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4年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专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燕(1981-),山东济南人,青岛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