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路对外经贸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哈局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对管内口岸资源优势与经营短板的分析,探索口岸经营业务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一体化经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路地协作,携手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口岸经营;一体化经营;新质生产力;区域经济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增进友好往来提供了中国方案,黑龙江省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谋划构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纳入国家规划。在此背景下,哈局围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这一社会责任,以“六个现代化”体系建设为载体,如何充分发挥铁路口岸资源优势,高质量开展口岸经营业务,提升国铁企业经营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谈几点思考意见。
一、哈局口岸经营业务现状分析
1.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哈局管辖线路及区域覆盖黑龙江省全境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拥有全国最大的铁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和位居第三的绥芬河口岸,对外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联通,对内联接全国路网。2022年,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成,标志着局管内又一铁路口岸的开通。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发展口岸经营业务。
2.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将继续加大铁路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为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提供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俄罗斯方面也批准国际交通走廊开发计划,通过对口岸、铁路等边境基础设施实行现代化改造,简化中俄货物过境程序,有利于畅通口岸运输通道。
3.中俄经贸合作前景可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效应的持续扩大,中俄贸易发展迅速,且两国经贸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哈局满洲里、绥芬河两口岸年过货量约3000万吨,发展向北开放新高地的国际业务空间广阔。铁路口岸运输优势,推动创新口岸国际业务经营模式,做优进口煤炭、矿粉、石油、木材、化肥等大宗品类运销业务,符合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
4.经营短板与发展瓶颈仍然存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哈局在开展口岸经营业务方面,存在着市场主体作用发挥不突出,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以铁路运输为载体的经营链条未能得到有效延伸,经营领域没有进一步拓宽,经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弱,经营管理手段落后。在铁路“六个现代化体系”实施推进过程中,一些业务受既有场区布局待优化、新环保要求、生产作业设备陈旧、传统经营模式以及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市场前景和未来发展遇到瓶颈。
二、哈局口岸经营业务发展思路
1.用系统观念推进口岸一体化经营。《国铁集团关于实施铁路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一体化经营的意见》指出,“推进铁路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一体化经营是新时代国家铁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做强做优做大国铁企业,提升铁路整体发展质效,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铁路企业的重要途径”。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发展好哈局口岸经营业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方法。以提升整体效益为目标,统筹管内资源、市场,统一经营管理。通过非运输业延伸运输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使运输资源中本质存在的市场价值和独特优势得到系统、完整、充分释放,持续提升运输业服务品质和发展质量,拓展非运输业发展空间,全面激发国铁企业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是确保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依据和根本遵循。
2.以创新和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实践,需要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哈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最终目标是要找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方法,有效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一是要体现创新性。在口岸业务运输组织方式上尝试创新。探索“一带一路”国际联运新的运输方式,创新运输产品和运输组织,提高国际联运货物运到时效,延伸国际物流业务上下游链条。在口岸园区、基地的经营模式上寻求突破。通过合资、合作和引资合建等模式,共同开发、运营口岸资产资源。二是要体现先进性。引进新设备、新工艺,转变生产组织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研发和引进先进高效的口岸装卸设备,实现科技与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口岸场区作业效率,提升口岸货物通道能力,同时减少用工数量,降低用工成本,通过科技手段防范作业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3.加强与地方合作,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创新铁路口岸建设和管理与地方政府及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坚持共建共享,加强战略合作。利用绥芬河、黑河口岸自贸试验区,集疏运国际物流产业园区以及俄远东自由港等多重政策支持,结合口岸场区功能布局,开展保税物流、免税品店等口岸经营业务、进出口贸易业务,深化路地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化通道,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推动信息深度共享,促进铁路口岸经营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哈局口岸经营业务发展主要对策措施
1.深化一体化经营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运输业与非运输业口岸经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相互促进。对可开发利用的口岸闲置资产制定开发方案,由非运输企业发挥市场化经营优势,实现口岸运输上量增收、提质效增,非运输业创效能力提升、经营效益增长。以满洲里口岸为例,为进一步提升口岸换装能力和运输效率,结合进口货物品类数量变化,通过分析管内煤炭资源供需动态,投资建设满洲里煤炭仓储基地,与合作企业引资合建,延伸拓展仓储、混拌、贸易等综合服务,打造具有增值创效能力的经营网点,利用融合发展的整体策略,提升基地经营效能,与车站货场形成优势互补,确保口岸畅通提供有力支撑。
2.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经营质效。结合哈局口岸经营业务发展实际,在深入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中,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实践。
围绕实体项目创新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解决口岸经营实体项目少,功能设施不完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作用不突出问题。既有口岸站的经营场地设备设施陈旧,大多只能简单满足换装、仓储需求,对于高品质服务进出口货物集结、储运、流通加工等个性化服务能力不足。需要立足于现代化物流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仓储加工基地、高效能换装储运基地等实体项目建设。在新建物流园区中探索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物流园区,通过信息技术融合赋能、智能运营技术创新等手段,力争建设成设施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慧化、安全智能化的物流园区,实现高效运营和优质服务。
围绕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研究解决经营业务链条延伸不足,业务内容单一,创效能力低下的问题。口岸企业的经营业务多数是场区装卸,资产经营也多是租赁业务属性,缺少自主经营的实质服务,抗风险能力低。需要在国际经营业务上发力,通过发挥资质优势,将业务链条由铁路口岸向公路口岸拓展,打破传统运输组织方式,拓展“宽轨出重”国际物流业务,利用俄宽轨回程空车装运,逐步实现集装箱重出重回,缓解俄方准轨接运能力不足的问题,确保口岸畅通。同时,向“公铁”、“海铁”多式联运拓展,经营模式向项目、资金、业务多元化转变,实现经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围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石。需要探索创新适合口岸国际经营业务发展的的人才培养机制,试行人才岗位化管理,逐步打破身份界限,为能力突出的职工打通晋升通道,同时,打通专业技术人才薪酬限制瓶颈,加大向一线营销岗位和重要创效岗位倾斜的激励力度,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3.融合区域经济推动协同发展。哈局应发挥专业优势、技术优势,紧密对接黑龙江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更好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做好地区帮扶工作,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黑河口岸跨境“公转铁”业务,与北黑地方铁路建立联动机制,调研黑河口岸货源,动态掌握市场变化和运输需求,打通布拉戈维申斯克经公路入境后转黑河地铁运输的全链条国际物流运输组织渠道,开展进口俄粮跨境“公转铁”试运,争取公益性运输补贴,提高黑河口岸进出口运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黑河口岸通关后俄方入境客流增长,换乘铁路需求增加,根据北黑地方铁路建议并结合客流需求,可通过加开旅客列车方式,更好服务人员往来和口岸经济,带动黑河边境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项义军王雪楠.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22-10
[2]林备战.“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亚地区国际运输通道建设[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8-04.
[3]王彦州.新疆铁路“路桥口岸”经营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理论学习与探索[J],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