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312000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4年1月-2024年6月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两组,对比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对照组综合依从20例(71.43%),观察组综合依从26例(92.86%),观察组综合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后,观察组的SPBS、SAS、SDS、SF-36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可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较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可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护理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行为障碍,情绪异常,一些患者或因此出现消极,暴力,自残,轻生等想法或行为。此类疾病发病和患者的生理因素有一定关系,因此很多患者接受治疗后依旧存在复发可能[ 1 ]。为了有效应对此类疾病,临床建议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候也接受科学护理,以此来保证身心安全,同时缓解情绪刺激,进而得到较好的护理结果。现针对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护理分析,探讨心理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面情绪等影响,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本院2024年1月-2024年6月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年龄为23岁-63岁,平均年龄为(42.98±1.48)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治疗,同时接受相关的康复指导和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指导,主要的内容如下:(1)做好个体分析,医护人员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的病症,成因,临床的用药需求等。结合患者病症,生理体征等情况进行个体化分析,结合文献和既往的护理案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措施。(2)做好对症护理,针对患者的行为,心理等情况,对患者开展多方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情感方面,医护人员需要询问患者的感受,结合相关评估量表了解患者负面情绪,心理负担等情况。同时指导患者接受护理支持,可指导患者家属、亲友一起和患者参加安全的社会活动,如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拍照等。在疾病指导方面,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耐心指导药物的成因,指导家属叮嘱患者及时服用药物,同时听取患者对治疗计划的康复,尊重患者的需求,可以和患者一起制定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有十分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三个的等级;对比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SPB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负相关)、SDS(抑郁量表,负相关)、SAS(焦虑量表,负相关)、SF-36(生活质量量表,正相关)[ 2-3 ]。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 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护理依从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护理依从率对比[n(%)]
小组 | 例数 | 十分依从 | 基本依从 | 不依从 | 综合依从 |
对照组 | 28 | 11(39.29) | 9(32.14) | 8(28.57) | 20(71.43) |
观察组 | 28 | 14(50.00) | 12(42.86) | 2(7.14) | 26(92.86) |
X2 | - | 0.6503 | 0.6857 | 4.3826 | 4.3826 |
p | - | 0.4200 | 0.4076 | 0.0363 | 0.0363 |
2.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SPBS、SAS、SDS指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SPBS、SAS、SDS指标对比(x±s )
小组 | 例数 | SPBS(分) | SAS(分) | SDS(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1月 | 干预前 | 干预后1月 | 干预前 | 干预后1月 | ||
对照组 | 28 | 35.54±3.69 | 20.74±1.67 | 55.22±6.06 | 39.47±3.35 | 55.40±5.48 | 39.41±3.45 |
观察组 | 28 | 35.24±3.50 | 19.22±1.74 | 54.77±5.22 | 36.49±3.23 | 55.03±5.26 | 35.61±3.36 |
t | - | 0.3121 | 3.3350 | 0.2977 | 3.3885 | 0.2578 | 4.1753 |
p | - | 0.7562 | 0.0015 | 0.7671 | 0.0013 | 0.7975 | 0.0001 |
2.3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SF-36指标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SF-36指标对比(x±s )
小组 | 例数 | 社会功能(分) | 生理职能(分) | 躯体疼痛(分) | 情感功能(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1月 | 干预前 | 干预后1月 | 干预前 | 干预后1月 | 干预前 | 干预后1月 | ||
对照组 | 28 | 64.10±6.38 | 70.16±5.27 | 71.28±7.08 | 75.06±7.35 | 71.16±6.62 | 75.02±6.77 | 62.28±6.45 | 73.17±5.99 |
观察组 | 28 | 63.83±6.35 | 76.29±6.49 | 70.64±6.57 | 82.79±6.78 | 70.72±7.02 | 82.91±7.44 | 61.67±6.20 | 77.34±5.86 |
t | - | 0.1587 | 3.8799 | 0.3506 | 4.0905 | 0.2413 | 4.1504 | 0.3608 | 2.6332 |
p | - | 0.8745 | 0.0003 | 0.7273 | 0.0001 | 0.8102 | 0.0001 | 0.7197 | 0.0110 |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精神系统疾病,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症情况,了解患者的病因和救治需求,进而保证临床的护理活动有效性,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4 ]。此类疾病的发病因和患者的自身生理,心理均有关联,患者受到多方面刺激后自身的情绪,认知等失控,诱导神经功能异常,或诱发、恶化疾病。对此,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和患者及时交流沟通,从心理需求、心理康复等角度来开展护理工作,让患者得到理想的护理服务结果。心理护理措施是从患者的身心需求角度入手,医护人员尊重患者的个体需求,同时从患者的负面情绪、自我身心负担等角度入手,可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5 ]。
本文也针对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护理研究,对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及时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心理负担等指标显著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满足此类病症护理需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新春, 蔡艳辉, 葛效丰. 脑电生物反馈配合认知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J]. 心理月刊, 2023, 18 (24): 97-99+221.
[2]葛海燕, 郁雯婷. 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J]. 心理月刊, 2023, 18 (21): 113-115.
[3]朱小永. 整合式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 46 (05): 127-129.
[4]陈亮.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 10 (09): 2225-2227.
[5]林云. 心理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 10 (01): 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