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8
/ 2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布和朝鲁

鄂尔多斯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疗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样本,设置样本例数90例,这90例患者在自愿前提下遵循随机分组法被分组处理成为常规组与研究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常规组内共有患者45例,均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内同样有45例患者,均开展认知行为护理疗法,之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总依从率对比显示,研究组数值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与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这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抑郁症;不良情绪;护理依从性

抑郁症为常见的心理疾病,由于现今经济水平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且经临床显示,对其治疗时仅仅靠药物很难根治抑郁症。而认知行为护理疗法为一种新型治疗抑郁症的辅助手段,其通过纠正患者的认知歪曲、提升患者的认知执行能力,逐渐提升患者的领悟能力,最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情况[1]。为了进一步探究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9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跨度控制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选定的90例抑郁症患者均为这一阶段主动来院治疗者,在随机分组法的分组原则下对其进行分组处理后形成两个不同组别。常规组内共有患者45例,其中男性及女性患者分别占据24例与21例,年龄跨度在43-75岁之间,年龄中位值(57.32±1.28)岁,研究组内共有患者45例,其中男性及女性患者分别占据23例与22例,年龄跨度在42-76岁之间,年龄中位值(56.35±1.16)岁,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内容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情感宣泄方式等。之后对其展开相应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学会倾听,对患者想法不要否定。可采取语言及非语言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护理人员也要多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充分了解其心理需求等。之后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维持病房的安静及整洁,必要时可给予催眠药物帮助其睡眠。

研究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1)按照患者疾病转归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干预,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患者展开个性化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需要利用互换语言沟通技巧,多倾听少言语,适当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对于患者有不正确的想法及时纠正,使患者可以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缓解心中不良心态。除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家属的指导,传授其关心患者的方法,以防交谈方式不对造成患者心理情绪出现波动。(2)按照患者理解程度不同,对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计划,在患者入院时,需要评估患者的文化程度,按照患者所受的精神创伤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乐观心态的意义及自身的影响,说明患者维持正确的认知观念非常重要。(3)掌握患者认知误区:一些患者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与护理人员沟通,这时可以培养患者写日记,从文字中掌握患者的内心想法。护理人员也要鼓励患者将生活的点滴时间及真实想法进行记录,使护理人员可以更加了解患者也能掌握其认知失常的类型。(4)采取角色互换的形式:让患者认清自身认知不足的情况,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角色互换,使患者内心感受心理情绪的变化,从而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5)集体讨论:鼓励患者开展交流会,护理人员需要定期集中患者进行经验交流,不仅可以将患者自身认知缺点予以暴露,使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还可以重新构建患者的认知模式体系,使其向着正向方向发展。

1.3评价标准

对组间护理依从性及抑郁情绪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护理依从性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未依从

总依从率(%)

研究组

45

40(88.89)

3(6.67)

2(4.44)

43(95.56)

常规组

45

30(66.67)

7(15.56)

8(17.78)

37(82.22)

χ2

-

-

-

-

4.050

P值

-

-

-

-

0.044

2.2组间抑郁情绪对比,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SDS

HAM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5

62.82±3.24

43.86±2.12

24.58±2.32

12.34±1.22

常规组

45

62.83±3.25

49.26±2.14

24.57±2.24

17.85±1.13

t值

-

0.014

12.025

0.020

22.227

P值

-

0.988

0.000

0.983

0.000

3、讨论

以往研究表明,抑郁症进展程度与患者日常事物的认知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存在抑郁倾向的患者对周围事物均会有所逃避,并产生消极的情绪。长此以往,患者就会有错误的认知,最终也会导致患者对事物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对治疗非常不利[2]。认知行为护理通过正面干预患者的心理使其增加治疗积极性,改善消极的思维,重新建立正确且积极的认知行为模式,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消除不良情绪,提升认知及治疗配合度[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更高;研究组的SDS评分及HAMD评分更低。

综上所述,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予以干预,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刘瑶瑶,张成红,侯玉玲.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4,19(05):119-121.

[2]饶秋英.认知行为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3):570-572+576.

[3]李江英,王秋晨,王立春.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2,17(13):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