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一站式”平安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现存短板和完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8
/ 2

浅谈高校“一站式”平安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现存短板和完善措施

方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摘要:一方面,“一站式”学生社区推广以来,学生社区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另一方面,全国校园安全事件频出,造成一定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筑牢校园安全还需要拓展新的路径。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建设“一站式”平安社区经验为例,简要分析平安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现存短板和完善措施。

关键词:平安社区,校园安全,安全意识

高校既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科研宝地,也是思想引领、时代铸魂的育人重地,更是幸福安全、健康成长的平安高地。但高校人群聚集、场所密集,安全管理难度大、任务重、领域广,平安校园建设成为高校发展和育人的基本要求。

1.“一站式”平安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管理和教育就是高校发展的育人底线。如果任何科研成绩和育人成果不能建立平安校园的基础之上,可能造成师生爱校情感的流失、家长信任基础的破坏、社会尊师重校的动摇,不利于高校履行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和回馈社会的公共责任。

1.1上级要求必要

2019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学校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落实到学生中间,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根据教育部思政司发布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第一版)》,高校应坚持在党建引领下,围绕队伍入住、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数字赋能等方面立足平安社区的建设。

1.2现实状况必要

1.2.1社区学生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学生是平安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之一,也是校园人员组成的最庞大群体,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平安社区才能彰显教育成效。因此,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面向大一到大四的本专科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研,获取有效数据408份,男性占比61.27%,女性占比38.73%。

在对高校发展的各类因素中,学生普遍认为师资力量、住宿条件、校园环境是制约高校发展的最重要三个因素,紧随其后的是高校科研成果和校园安全管理,参与调研的人群只有24.75%的人群选择校园安全管理。

在筑牢校园安全的基础中,学生认为配备专业的安保、救援队伍,通过教育提高师生的预防意识和技能,明确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最重要的三点因素,许多学生表达出愿意学习应急救护、消防救援等技能的意愿,可以适当的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安全管理教育。

综上,校园安全的概念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有待进一步加强,平安社区的建设需要依靠学生这支主体力量的参与,且建设内容应围绕学生的关切重点。

1.2.2全国教育行业安全事件频出

2024年以来,全国相继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涉及多名学生伤亡。1月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英才学校宿舍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13人遇难;同样是1月,江西省新余市一临街店铺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其中37人为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5月,四川省绵阳市某高校学生宿舍发生火灾,起火点在宿舍阳台,现场浓烟滚滚,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极其惨痛,教训极为深刻,校园作为师生长期工作、生活的场所,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严重威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注:上述数据均来源网络)

1.3育人成长必要

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上指出:“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也是建立校园安全体系的拓展新路径,其本质都是通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教育引导和成长成才。但是在取得育人成效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平安社区的基础之上,没有相对安全、稳定、和谐的社区环境,就无法保证各类服务力量下沉至社区一线,无法激活“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内在活力。

2.“一站式”平安社区建设的现存短板

根据近年来国内校园安全事件的频发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推进进程中,平安社区的建设仍存在不少的短板。

2.1平安社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的各项发展都是根据领导班子做决策、干决策来执行实现的,所以平安社区的建设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班子,再由领导班子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建章立制。一些高校在落实上级文件要求的时候不彻底、不精准,目的性不强,协调性不强,结合性不强,更多的是依靠高校自身偏“管制型”的管理模式来建设平安社区,造成平安社区的建设流于形式,核心领导班子没有发挥引领作用,归根结底还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2.2安全管理数字赋能还不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赋能教育产业已经是势在必行,将极大地提高校园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可靠性。平安社区的建设也同样离不开数字赋能的支持,创新管理环境、优化安全预警,都将为校园安全管理增强防范手段,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从现状看,全国高校在校园安全的投入上因为经费成本,人员素养等问题,数字技防设施设备普及程度不高,管理模式仍然更多依靠“人力”,平安社区的安全系数面临不小的压力。

2.3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

首先,推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思政教育带进学生公寓,但现在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育人阵地集中在第一课堂,缺乏深入学生社区的实质性行动。其次,思政教育中关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技能的提高还有待加强,学生活动单一,多是偏讲座类型,缺乏实践动手的操练。最后,安全教育的形式更多地依靠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性地作为被动接收信息的客体存在。

3.“一站式”平安社区建设的完善措施——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3.1扎实管理机制,深化部门协同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严格按照《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相关要求,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在学校党委的统筹领导下,学工部门、教务部门、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职能部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方面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各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社区安全教育体系,构建“辅导员-宿管员”和“学生党员-宿风纠察员-宿舍长”的队伍体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网络安全、财务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3.2推动人技结合,筑牢平安社区

在“一站式”平安社区推进过程中,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如何确保社区安全运行进行了周密部署,采取“人管到位,技术补位”人技结合的方式。在社区里引进“辅导员+宿管员”,辅导员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和管理,宿管员在社区生活中对学生开展安全行为规范和引导,同时承担着社区的安全巡查工作,必要时和学校保卫部门进行联动开展工作。社区既是学生生活住宿的地方,也是学生开展课余活动的场所,在人防的基础之上,学校引进磁吸门锁门禁系统辅以管理,可以准确识别楼栋住宿学生身份,避免外来人员的侵入,在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下,门禁系统可发出报警,自动打开楼栋通道,便于住宿学生进行紧急逃生。

3.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学校在平安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覆盖社区楼宇、楼层,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社区党团工作站,搭建师生互动桥梁,助推育人队伍“沉下去”、学生骨干“浮上来”,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建设。结合防灾减灾、消防主题教育月,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演讲比赛、社区应急救护培训、社区消防疏散演练、社区消防实景课、社区消防运动会等学生活动,动员驻区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干部、楼层长、宿舍长以及普通学生参与其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任钢建.优化多校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研究——以贵州A大学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3,5(03):29-34.DOI:10.15958/j.cnki.jywhlt.2013.03.027.

[2]崔东浩,张华亮,宋亦芳.大数据视角下社区教育数据治理的探索[J].成人教育,2023,43(12):24-31.

[3]陶永硕.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育人功能研究[J].才智,2024(17):5-8.

[4]王凤,刘音序,祝杰,等.信息技术赋能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路径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4(05):6-8.

[5]张龙华.高校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的育人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4(04):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