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渭河临潼段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9
/ 2

加强渭河临潼段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张磊

西安市临潼区治理渭河管理站 陕西省西安市

摘要:

临潼境内主要河流有渭河、石川河、零河、戏河、玉川河、沙河、五里河、临河、三里河、韩峪河等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除渭河、石川河为过境河外,其它多发源于骊山北麓,在境内入渭。

素有母亲河之称的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流经陕西关中平原,于潼关港口汇入黄河。渭河临潼段从我区西泉宣孔入境,至油槐南赵出境,流经左岸北田、任留、雨金、交口、油槐,右岸西泉、行者、新丰、何寨等9个街道,全长40.8km。左岸有石川河汇入;右岸先后有韩峪河、三里河、临河、五里河、沙河、玉川河、戏河、零河等8条南山支流汇入;另有渭北排涝治渍工程大寨干沟、滩张干沟、相排干沟等3条排水沟渠流入渭河。

关键词:综合治理 问题 建议

一、治理成就

1964年前,渭河临潼段未采取治理措施,沿河已形成较大的弯道5处,河道摆动不断加剧,塌岸逐年加重,危及沿岸村庄安全。为此,从1964年10月开始,临潼在原三门峡库区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了河道治理工作。一是开展以控导工程为主的河道整治工程。先后建成行者张庄、新丰席家、何寨季家、何寨寇家、北田西渭阳、北田滩王、任留三王、雨金任陈、油槐南赵等9处险工段控导工程,建成各类坝垛、护岸工程198座,有效地控制了河床大幅度变化,最大限度保护了沿岸村庄、滩地安全,起到了控导河势、保村护滩的作用。二是开展了以防洪工程为主的堤防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生产堤和防护堤建设,特别是2011年3月启动实施了渭河综合整治工程,修建堤防65.2km,完成了堤顶道路及绿化65.1km,修建支流入渭口交通桥梁12座,栽植防护林带,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2021年经受住了1981年以来临潼水文站最大流量5830立方米每秒近40多年来最大洪水考验,防洪保安防灾减灾作用明显。

二、存在问题

我们在充分肯定全面推进渭河临潼段综合治理在水灾害防御、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还与渭河流域水生态修复要求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

一是支流综合治理亟待推进。

主要表现在南山支流排洪不畅,特别是韩峪河秦汉大道以北河道无处可走,致使秦汉大道秦皇医院段遇雨积水成河;渭北及河南沿渭低洼地带涝渍灾害依然严峻。

二是水污染防治有待加强。

主要是城区雨污分流系统规划建设滞后;截污管道系统建设不够完善;排污许可审批执行不力,小微型企业偷排现象严重;城区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收纳处置尚不能满足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不全、排水系统未建立;渭北排水系统污水直排处理还未列入议事日程。

三是水环境治理推进滞后。

河道划界工作虽已完成,因诸多因素致使河道保护范围管理问题无法落实;随着河湖长制工作的全面推行,积极开展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工作,但因历史遗留问题,黄委、省市挂牌督办的河湖“清四乱”工作尚未销号,新的四乱问题又不断发生。

四是水生态修复有待改善。

我区渭河支流属季节性河流,均无生态基流,遇雨则涝,无水恶臭;三里河、临潼河、五里河城区段以及其他河道沿村镇段加盖、挤占问题尤为突出;倾倒垃圾堵塞河道现象屡禁不止;河道治理仅能考虑低标准排洪问题,未能统筹兼顾水生态修复功能。

三、思考建议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按照《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修复规划》,积极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行动方案,努力践行绿山渭水大生态战略,建议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加强渭河临潼段综合治理工作: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要清醒认识到我区渭河综合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严峻形势,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秉承“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环境治理思路,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治理,敢于担当,立愚公志,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咬定渭河生态水环境治理不放松,确保渭河流域水生态安全。

二、标本兼治,注重成效。

一是高起点规划临潼水系建设。前瞻性地规划渭河流域重要水生态区、水源涵养区、河滩湿地保护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编制临潼供水、排水、水保等规划,高标准建立完善城乡供水、雨污管网、立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留住高品质天然水上做文章,加大南山支流水系及雨洪资源保护利用力度,积极推进零河饮用水源和贮备水源库建设;着眼长远,规划建设城市水通道,逐步实现境内河流水系连通。

二是科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湿地建设要实是求是,因地制宜,要注意恢复湿地自然形态与水域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其自然渗漏、滞留、蓄水、净化回用水体和生态景观作用。要加强中水网管建设,鼓励、支持中水的有效利用,提高中水利用效益。

三是全面推进城乡水环境

综合整治。积极实施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渭河干流两岸、污染较重支流入渭口、重点排污口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口的湿地建设力度;恢复和重建沿岸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景观长廊品位;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治理水环境面源污染;积极倡导利用农村小荒沟坡地修涝池、建微型小湿地等,有效净化农村水源污染,改善村镇水生态环境。

三、齐抓共管,生态安澜。

一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有效调动区、街道、村组各级履行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做到河湖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逐步恢复河湖功能,全面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机制。持续加大渭河综合治理的投入力度,在努力争取中央省市在水灾害防治、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雨污管网、污水污泥处置、中水利用等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制。

二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必须坚持一盘棋思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住建、环保、交通、电力、通讯、油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力求协调增效,严格落实涉河项目许可审批、排污许可审批,确保排洪通畅、排放达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提高排洪能力和设防标准;抓好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提高污水归集率,积极实施雨污分流。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加强排污监测监督管理,确保排放达标;加快中水利用设施建设,提高中水利用率,达标中水排放河道,增加河道生态基流,逐步修复河流生态。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积极沟通协调,争取省市支持,合理保护利用河道砂石资源,在规划许可范围内有序开采,既能有效遏制非法盗采,又能增加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是还能保护有限的国土资源。

四、严格执法,科学管理。

一是夯实责任,确保目标。自2013年来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区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各职能部门、街办按照责任分工,必须层层落实好主体责任,认真履职干好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是加强执法,强化管理。依托河湖长制全面推行,加强河道巡查管理;加强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污染源运行网络监管和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实行排污总量和浓度双控制;加快渭河流域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渭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坚持铁腕执法不放松;严查企业偷排、漏排违法行为,曝光违法案件;定期公布水污染负面清单和责任人,对重点问题重点督查并实施追责。加快河湖“清四乱”整治工作,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四乱”违法行为。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让渭河真正造福临潼人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