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 20180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重视健康体检,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大部分人都会进行“三大常规”的检测,以此为基础来了解我们的身体情况。那什么是”三大常规“呢?”三大常规“是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接下来我们就走进”三大常规“的世界,学会解密检验数据告诉我们的身体秘密。
一、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基础的血液检查项目,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和指标,来进行健康状况的判断,疾病的相关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实时评估。血常规的报告单主要包含5个类别:项目名称、缩写、结果、单位、参考值范围。若检验结果在参考范围内则表明基本正常,而超出或低于参考范围,则均说明我们的身体可能存在某种问题,而检验单上的向上或向下的箭头则是为了帮助我们尽快明确异常值所在。血常规主要包括三大相关内容,即红细胞相关、白细胞相关和血小板相关。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三大主要部分来分别解读。
1、红细胞相关
红细胞(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它的生理功能主要靠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这一部分主要包含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网织红细胞计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来反映身体的贫血程度、缺氧程度、通气状态等等。例如:
(1)血红蛋白(Hb),它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增高或降低,而在一天的时间内,上午7时可达高峰,主要用于贫血程度的判断。其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老年男性(70岁以上)94.2-122.2g/L,老年女性(70岁以上)86.5-111.8g/L。依据血红蛋白的数值将贫血分为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类型,轻度贫血指血红蛋白>90g/L,低于正常值。中度贫血指血红蛋白在60-89g/L之间,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59g/L,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2)血细胞比容(Hc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其参考值Wintrobe法:男性0.40-0.50,女性0.37-0.48,其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手术后、失血、大面积烧伤、大量呕吐、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而其减少则见于各种贫血。临床上常用此项指标来评估血容量的情况,并以此来帮助控制补液量和了解体液平衡。
(3)红细胞计数,即红细胞数量,其参考值为:成年男性(4-5.5)X10^12/L,成年女性(3.5-5.0)X10^12/L,新生儿(6.0-7.0)X10^12/L。红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临床各种贫血,例如消化性溃疡导致的急慢性出血,输血溶血反应,抗肿瘤药物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而其增多则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法洛四联症等导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以及呕吐、晚期消化道肿瘤等导致的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2、白细胞相关
白细胞(WBC)是外周常见的有核细胞,可分为粒细胞(GRA)、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三大类。根据颗粒特点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三部分。白细胞主要参与集体的免疫反应,是我们身体的主要防线。例如:
(1)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化、黏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等功能。在机体防御病原菌入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理性增多主要见于运动、情绪、妊娠、分娩等。而病理性增多则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如化脓性球菌、大肠杆菌、真菌等。中性粒细胞减低则见于另一些疾病,其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X10^9/L,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X10^9/L,则称为粒细胞缺乏症。主要见于伤寒、流感等感染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
(2)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其数量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其中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其增多多见于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再生障碍性疾病、EB病毒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增多性传染病。而其减低则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等。
(3)嗜酸性粒细胞(E),也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所产生,其突出的作用是参与过敏反应,其参考值:成人(0.05-0.5)X10^9/L,其增高主要见于寄生虫病、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花粉症、湿疹、以及某些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3、血小板相关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其主要作用是止血。血小板计数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其正常值为(125~320)×10^9/L。感染可使血小板轻度增高。其大于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小于1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
二、尿常规
尿常规是检查和分析尿液中的各种成分,以此来了解机体的泌尿系统和代谢情况等。通过这一检查,医生可以判断我们是否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以及尿路感染等。尿常规中国包含诸多项目,例如:
1、尿蛋白:尿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肾脏疾病的相关检查、诊断和治疗。正常结果为阴性,若尿蛋白阳性,即警示机体出现异常,尤其是肾脏疾病。
2、尿糖:尿糖主要用于糖尿病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正常结果为阴性,阳性及弱阳性均为异常数值。
3、隐血,即尿中含有血红蛋白。正常为阴性。异常时即表示泌尿系统有出血可能。
4、白细胞酯酶,正常为阴性,而尿白细胞酯酶阳性即为异常,提示泌尿系统有感染可能。
5、胆红素与尿胆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肝脏、胆道疾病的相关诊断和治疗。正常为阴性,阳性对于黄疸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6、酮体,正常为阴性,阳性则表示机体糖代谢有异常可能;饥饿状态也可使尿酮体为阳性。
三、粪常规
粪常规是通过对粪便性状与组成的分析和判断,来了解消化道以及肝脏、胆道等脏器有无炎症、寄生虫感染等,以此来防治肠道疾病,亦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筛查手段。粪常规检测主要包括隐血试验和有形成分筛查两方面。
1、隐血试验:胃肠道少量出血时,粪便的颜色外观可无明显变化,肉眼及显微镜均不易察觉,但可用化学法或免疫法等方法来证实隐血,这一类实验称为隐血试验。正常为阴性。阳性即为异常,严重程度依次为+~++++。主要见于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肠结核,结肠息肉,胃癌等。因此隐血试验可作为恶性肿瘤普筛的一个指标。
2、有形成分筛查,主要包括:
(1)白细胞:粪便中见白细胞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肠道严重时,其数量增多,并与炎症轻重程度和部位息息相关,过敏性肠炎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2)红细胞:粪便中见红细胞主要见于上、下消化道出血,如炎症、痔疮、息肉、肿瘤等。
(3)寄生虫卵:临床上可通过粪便涂片中,分辨出蛔虫卵、钩虫卵、血吸虫卵、肺吸虫卵等。以此来帮助临床寄生虫疾病的相关诊断和治疗。
“三大常规”为各项检查和治疗的基础和地基,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学习,让我们浅浅的了解“三大常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让我们普通人也可以稍稍窥见自己身体的秘密。但在日常就医中,指标偶尔一次的升高或降低,也没必要过于担心,还是应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善各项检查,“治未病”,保持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