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妇幼保健院(绵阳市儿童医院) 四川 621000
痤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都见过,可能有的人乍听到“痤疮”这个名词时,有点恍惚,感觉自己好像知道这个病,但又好像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其实要这么说就理解了,痤疮也叫“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又叫做“酒刺”“面疮”,在听到这么多名词后,是不是有点理解了。如果没理解也不要紧,下面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痤疮,以及中医对治疗痤疮的认识,顺便介绍一下如何辨证用药,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什么是痤疮?
痤疮说白了,就是皮肤病,是因为人体的皮脂过量分泌,堵塞毛囊皮脂腺导管,再就是皮肤受到细菌感染后,出现炎症反应。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说全都是,都是因为感染痤疮丙酸杆菌所引起的,在皮肤上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丘疹、脓包,用手触摸的时候,会感觉有一点疼。一般痤疮在青少年群体上出现的概率较高,青春期之后,自然而然就得到缓解,但也有一些人过了青春期,脸上也有痤疮,影响外观,打击自信心,整个人越来越自卑,不愿意和其他人接触;也有的人痤疮不长在脸上,而是长在身上其他地方,比如后背、胸部等,虽然不会致命,但会影响人的心情。所以,建议得了痤疮后,要早点治疗。
中医对治疗痤疮的认识
中医认为,痤疮是因为素体阳热偏盛,火热过盛,热邪入侵机体后,在血液中停留从而引起的病变,体表脉络充盈,气滞不能行血时,出现血运障碍,引发痤疮;或者经常吃一些辛辣、鱼肉等食物,身体有很多湿气,挥发不出去,邪热顺着经脉的走向不断向上蒸发,影响头部、面部;还有就是日常防护不当,人体受到外界环境中风邪、体内病理因素中热邪的双重影响,或者接触不干净粉尘、尘土等,也会引起痤疮;平日里用凉水洗脸,气血遇到寒冷刺激后,就会不自觉地关闭毛孔,久而久之,就出现粉刺了;另外就是气血瘀滞,影响血液正常运行,瘀血、痰浊互相结合等,导致痤疮出现。中医治疗痤疮时间很久远,通常将痤疮分成下面几种证型。
(1)肺经风热型
这一证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皮疹颜色是红色的,在整张脸上到处都是,或者右边脸痤疮更多一点,有点痒,也有一点疼,也有嗓子疼、咽喉充血、鼻塞、流白色或者黄色鼻涕、轻微咳嗽的情况,小便颜色偏黄,大便有一点干,舌尖是红的,舌苔比较薄,脉浮。
(2)热毒型
这个证型有以下症状:身体比较壮实,面红耳赤,粉刺比较硬,而且颜色是紫红色,带有一点黄色脓头,在面上、头皮上、脖子上、前胸、后背上都有,甚至脓疮连接成片,嘴唇微红,咽喉肿痛,扁桃体红肿,可能会化脓,颈部淋巴结肿大,老是感觉口干舌燥,想喝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3)脾胃湿热型
具体表现有:脸色偏黄,皮肤比较油腻,痤疮顶部颜色是白色的,或丘疹软如囊肿样,大便溏,黏着肠子,不容易排出来,小便黄,气秽,舌红,舌苔黄腻且厚,脉濡或细。
(4)胃肠食积型
常见症状如:在嘴巴周围、鼻子旁边、额头上有痤疮,颜色红色,可能有脓头,口臭,或嗳腐吞酸,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的情况,也常存在牙龈肿痛的表现,大便黏,拉不出来,臭味较浓郁,放的屁也都是臭屁,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
中医如何辨证用药治疗痤疮?
(1)肺经风热型
在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时,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疏风的治疗原则。对于出汗较多的人,可以服用桑菊饮(组方包括:桑叶15~30g,菊花、连翘各10~15g,桔梗5~10g,杏仁10g,薄荷6~10g,炙甘草5 g);对于嗓子疼的人,可使用银翘散(组方有:连翘、银花各15g,桔梗、淡豆豉、薄荷、牛蒡子、荆芥穗各6g,竹叶10g,生甘草5g。咳嗽、热象明显,可加枇杷叶、桑白皮各15g,黄芩、夏枯草各10g)。
(2)热毒型
治疗热毒型痤疮时,中医以解毒、清热的原则进行。主方就是普济消毒饮;如果感觉口渴,想要喝凉水,可以使用三黄石膏汤。其中普济消毒饮药方包括下面几种药材,如黄芩15g,黄连、元参、连翘、黍粘子、板蓝根、白僵蚕各10 g,陈皮、升麻、柴胡、桔梗、薄荷、生甘草各6g,马勃3g;兼湿者,可加茵陈15g。三黄石膏汤,药方如下:黄连6~10g,黄柏、山栀、玄参各10g,黄芩、知母各15g,生石膏30g,生甘草5g。
(3)脾胃湿热型
治疗这一证型时,一般都是采取化湿、健脾、清热的治疗准则。治疗主方选择不换金正气散,如果便溏、小便较少,可以服用除湿胃苓汤。其中不换金正气散组方有:银花、苍术、厚朴、藿香、炙甘草、陈皮、制半夏各10g,草果5g。除湿胃苓汤由以下药材构成,分别为:防风、苍术、白术、茯苓、陈皮、厚朴、猪苓、山栀、木通、泽泻、滑石各10g,生甘草、桂枝各3g。如果湿热比较严重,可以添加葛根15g,黄芩10g,黄连6g,也就是合葛根芩连汤。
(4)胃肠食积型
中医采用健脾、消胃、消积、消食的原则,可服用保和丸、凉膈散。组方包括:山楂30g,神曲、半夏各10g,茯苓15g,陈皮5g,连翘15~30g,莱菔子10~15g。热甚者,加栀子、黄芩、薄荷、生大黄、芒硝等,即合凉膈散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