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光伏发电属于节能型、环保型电源方式,与智能电网并网连接后,即可提高智能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但是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的系统问题较多,对智能配电网的效能影响非常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配电网运行效益,扩大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本文深入探究光伏发电、智能配电网连接的系统性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光伏发电;智能配电网;系统问题;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已占据国际市场,并引领着国际光伏发电企业的发展,对各地区电力系统的应用状态产生极大影响。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新能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多,传统电力行业面临诸多发展挑战,再加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供应量不足,很难满足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因此要开发新型能源,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市场供应需求。我国高原地区、边疆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能够为光伏发电产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光伏发电产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并逐渐成为常见的发电方式,具备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缓解能源供应不足等优势。
1、光伏发电接入智能电网后的系统问题
1.1影响电压稳定性
光伏发电与智能电网连接后,经常会出现电压不稳定问题。光伏发电属于间接发电方式,如果地区太阳光线弱、光照不均匀,就会影响发电稳定性。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非常多,以气候环境、光照张强度的影响最为常见,不仅会减缓发电进度,还会降低发电质量,引发过高压、过低压现象。
1.2谐波污染
智能电网与光伏发电连接后,系统直流电源会造成交流反向开关,进而产生大量谐波,加剧智能配电网的谐波干扰。当电网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时,就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滤波器装置,专项控制交直流电源切换过程的谐波污染。若光伏电流进入智能配电网,就会增加系统电源比例,引发谐波重叠现象,此时谐波污染超过控制界限。此外,如果电力系统同时存在多个谐波源,就会对配电网的电力性能产生影响。
1.3系统结构与潮流调整改变
光伏发电与智能配电网连接后,将会改变供电体系内的负载结构,出现不合理电量分配现象,进而对整体电网系统架构产生影响。分布式供电与智能配电相连接后,供电系统结构变化不仅会影响整体系统运行,还会危害企业、个体供电的稳定性。此外,将光伏系统接入智能配电网后,如果系统从负载方向接通,就会危害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环境,导致用电价格频繁变更,严重影响供电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益。
2、光伏发电接入智能电网后的改进措施
2.1优化设计继电保护,密切监控电能质量
光伏发电与智能配电网连接后,配电网成为具备能源系统的电力体系,原有继电保护设备很难发挥出继电保护作用,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优化继电保护设计,密切监控电能质量,实现安全防护目标。在解决控制系统故障时,电力人员通常采用断开分布式供电方式等措施,调整原有的继电保护方式。尽管这种方法可以加快系统运行速度,但没有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切断时间,导致电源断开过程产生诸多质量缺陷。鉴于此,设计人员要调整电源断开时间,实现分布式电源独立配电,并借助继电保护装置控制大范围断电事故,保障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益。为了减少发电开关数量,电力人员还要将逆变器配置在智能电网中,降低传输过程的电压值,同时将滤波器设置在高流量区域,专项监测额定电压的输出情况,明确光伏发电的谐波电压值。
2.2调整电网布局
电网布局结构主要包括花瓣型、辐射型、电网类型。其中,辐射型配电网可以灵活调整电压,保证电网电能质量。而无线电配电网主要是将交换装置安装在配电网两端,改变原有的电能传输方式,全面保证配电网结构运行的稳定性。此外,优化调整配电网布线结构,控制等效阻挡,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值。
2.3评估和处理系统故障
配电系统稳定性评价结果,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比如接入地点、连接方法、电源特性。此外,电源工作特性也会影响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光伏发电与智能电网连接后,即可提高系统运行效益。但如果将其他分布式电源与智能配电网连接,就会降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当供电连接方法、接入地点不同,就会导致供电系统、配送系统发生巨大变动。因此在光伏发电配电运输过程中,首先要排除各环节故障隐患,然后评估国网稳定性、供电连接方法、连接地点、故障处理措施,搭建可靠的供电评价体系。
2.4协调系统运行状态
光伏发电与智能配网连接之后,为了适应供电一体化工作需求,电力人员要利用智能配电网对系统电源进行控制,如更改供电系统的电能状态,确保系统在光照不足条件下的发电效益。但这要求技术人员深入探索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特点,明确接入光伏发电后的系统承受力。在光照充裕时间段,部分区域可能会出现输出功率超供电要求的情况;而在光照不充足时间段,输出功率很难满足供电要求。针对不同时间段产生的输出功率差异,均可以采用能量存储法实现平衡,同时对系统无功运行工况进行控制,消除太阳光照、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技术人员要将无功补偿装置设置在电源周边,补偿系统电压值,提高系统有功运转效率。在设计智能光伏配电方案时,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光辐射强度、能源存储量、环境条件、交通状态等因素。
2.5优化并网调度管理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之后再将电能传输到智能配电网内,利用配电网将电能分送至各用电客户。光伏发电会直接影响智能配电网运行,因此要实行并网处理。在光伏发电项目实施过程中,由调控机构审查并网接入系统方案,审查内容包括短路电流、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一次接线方式等。无论光伏发电产权归属为何方,只要连接智能配电网,就必须签署并网调度协议。对于光伏发电项目方来说,并网前期要提交电子文档,明确设备编号,之后配合调控机构的并网调试工作,当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要求后,才可以转入并网发电运行。
2.6抑制谐波
光伏发电与智能配电网连接后,技术人员要正确认知谐波危害,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要实时监控系统电力质量,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一,减少谐波含量:采集电网电压信息,准确调控变频器频率,控制电网电流转变,尤其是电源开关器件所产生的谐波危害。为了保障谐波抑制效果,电力人员要采用先进的光伏逆变器,这种技术可以减少谐波成分,并对输入信号幅值进行优化处理,精准调节电流量,保证电力质量。如果地区光照充足且均匀,就能规避逆变器过载情况,减少高电流、频繁震荡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采用调整光伏逆变器方式维护系统的运行效益,一旦出现过载现象,就要关闭光伏发电系统,避免出现过载与震荡干扰。
第二,吸收谐波含量:有源滤波器能够起到吸收谐波的作用,降低谐波含量,以免危害配电网运行效益。同时,有源滤波器的自我调节功能突出,即使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扩增,也可以吸收大量谐波,消除配电网的运行干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深入践行节能减排时代要求,电力企业高度重视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工程,但并网体系影响了输配电体系运行的有序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故障几率。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优化设计继电保护,密切监控电能质量,调整电网布局,同时评估和处理系统故障,协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智能配电网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宏彬. 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及解决措施[J]. 光源与照明, 2022,25 (03): 104-106.
[2]晏开志. 探讨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及建议[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 5 (05): 72-74.
[3]李乐军. 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综述[J]. 应用能源技术, 2020, 22(09):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