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 1

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唐灵玲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市 644000

外科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的表现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出血

(一)表现

术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 24 小时内,多由于手术止血不彻底、结扎线松脱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伤口渗血明显、引流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继发性出血则常发生在术后 5 - 7 天甚至更晚,主要是因为切口感染、组织坏死等因素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二)处理

一旦发现术后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如果出血量较少,可以先采取局部压迫止血的方法,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要保持引流管通畅,以便准确评估出血量。如果出血量大,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止血,同时给予输血、输液等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

(一)表现

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发热,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乏力等。

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

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

腹腔内感染: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二)处理

切口感染: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引流脓液,加强伤口换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早期下床活动。给予雾化吸入、抗感染等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腹腔内感染: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腹腔引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三、切口裂开

(一)表现

切口裂开通常发生在术后 5 - 7 天左右,患者突然感到切口处剧烈疼痛,随后可见切口处有大量淡红色液体流出,甚至可能有肠管或内脏脱出。

(二)处理

发现切口裂开后,应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避免内脏脱出,并通知医生。患者应采取平卧位,禁止下床活动。对于部分裂开的切口,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清创缝合;如果切口完全裂开,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缝合。

四、肺部并发症

(一)表现

肺不张:患者出现咳嗽无力、咳痰困难、胸闷、气急等症状。听诊可闻及局限性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

肺炎:除了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外,还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炎症反应。

(二)处理

预防是关键:术前应戒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早期下床活动。

对于肺不张:可进行雾化吸入、拍背等促进痰液排出。严重时可能需要支气管镜吸痰。

肺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支持疗法。

五、泌尿系统并发症

(一)表现

尿潴留:患者有排尿困难、下腹胀痛,膀胱充盈明显。

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

(二)处理

尿潴留:可采取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等。如果无效,可进行导尿。

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表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下肢,患者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

(二)处理

预防为主:术后早期活动、抬高下肢、使用弹力袜等。

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按摩和热敷。可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七、胃肠道并发症

(一)表现

恶心、呕吐:术后常见症状,可能与麻醉、手术刺激等因素有关。

腹胀:由于胃肠蠕动减弱、肠麻痹等原因引起。

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二)处理

恶心、呕吐:可给予止吐药物治疗,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腹胀: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可进行胃肠减压等治疗。

肠梗阻:根据梗阻的程度和类型,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八、心血管并发症

(一)表现

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患者可能感到心悸、胸闷、头晕等。

心肌缺血: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二)处理

心律失常:根据具体类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电复律等。

心肌缺血:给予扩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总之,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多种多样,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在术后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也应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共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