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基金项目:2023年吉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55)阶段性成果
摘要:红色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指导,也在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不断提升体育技能,树立和培养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红色精神在体育课程思政中的融入,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关键词:红色精神 体育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前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核心任务与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应当遵循的指导方针与教育理念。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基础工程。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百年红色精神,是一项内容丰富、地位重要的思政元素,和高校体育学科要求的体育精神、品德具有极强的联系,可以纳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为学生输送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积极奋斗的精神。为此,有必要对百年红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当今社会有多元化、多维度的价值体系,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体育课堂中传授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心理知识等内容的教育,具有“育练结合”的复合属性。通过体育课程思政的正确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这不仅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还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多维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在身体、思想、心理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首先,高校体育课程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使其在身体健康方面取得全面的发展。其次,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塑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方面发挥着引导作用。在体育教育中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体育品德的内在价值来看,高校体育品德教育强调对大学生个体情意品质和品德行为的培育。通过锻炼塑造集体主义观念、奉献精神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学生可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开齐开足体育课,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三)、回归体育固有功能
体育课程是高校通过体育教学进行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基石。毛泽东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基于此,应该重新审视体育和体育课程的固有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所有课程的固有功能应是传授课程专业知识和育人相统一,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应顺应“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领体育教师将体育健康知识传授、运动技能培养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建设和实践创新,不断改变“体育课程即传授运动项目技术技能”的传统片面观念,回归高校体育课程本身应有的育人功能。
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困境
(一)、思政育人教学目标不够突出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更多偏向于强调学生体能素质的提升、技能水平的培养,而相对忽视了思政育人的重要性。这反映出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定位相对狭窄,而非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活动未能与思政德育实践有机结合,缺乏可借鉴德育实践经验的体育教学模式。思政育人教学目标不够突出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滞后。体育教育长期以来侧重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而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思政方面的目标认识相对不足。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中,对于思政育人目标的理解与融入并不充分,这影响了课程设计的方向和重心。
(二)、体育课程思政教师能力亟待提高
体育教师作为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和主导者,其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思政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充分发掘各门课程的德育和智育的隐性功能,使育德育人起到实效的能力,是高校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着诸多思政元素,如吃苦耐劳、挫折教育、奉献精神、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但大多以碎片化的形式蕴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在体育教学中精准提炼、科学设计,进行系统化整合和目的性育人,使学生充分领悟,做到真正地内化于心、育德于体。坚决克服在体育教学中为课程思政而生硬思政,生搬硬套、空洞乏味甚至以牺牲体育学科知识学习和运动技能习得为代价,造成体育课程知识学习、运动技能练习、思政教育效果集体打折的尴尬局面。
(三)、教学方法与学生参与度的局限性
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中教学方法与参与度的局限性体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体现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理念的联接上。体育教学特别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未能充分展现其育人功能,导致与思政教育理念的结合不够紧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体育课程思政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普适性问题。这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存在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的应对难题。
三、红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
(一)、引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向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到体育课程中,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体系。红色精神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资源,可以将其拓展为爱国主义精神、公平竞赛精神等,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明确的价值方向。红色精神和课程思政资源拥有极高的互融效果,两者都侧重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升华个人信念,通过课程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时,可以通过红色精神相关的教育资源,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付出,让学生产生为国家学习、锻炼的意识,从而自觉参与各种体育中,通过运动实践方法,不断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我,为以后参与社会建设做好身体与思想的储备工作。
(二)、赋予高校体育思政建设更浓郁的文化内涵
红色精神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也是众多优秀精神品质的凝聚,因此将其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既能够在课程教学层面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指明方向,又能够在思政教育层面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政教育与德育的渗透融合提供正确的方向性引导。文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支柱和素材。而百年建党精神中凝聚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品质的集合。将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不仅能够为课程思政带来丰富的素材,还赋予体育课程更浓郁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时,由原本单一性的体育精神培养升华为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进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三)、发挥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近年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却相对滞后,体育教育功能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加强对“大思政课”的理解和认识,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一方面要将红色精神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另一方面要将红色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结合。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挖掘、提炼红色精神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育人元素,利用体育课开展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通过组织开展红色体育竞赛、红色文化宣传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团结奋进的优秀品质。总之,要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红色精神资源和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四、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以学生发展为导向
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教学具体化,即将思政内容转变成学生体育学科学习工具与实践目标。要想让红色精神合理融入思政建设中,就需要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导向,合理分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具体标准,选择与红色精神相符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高校体育教育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生成性内容的增补方面,需要通过百年红色精神,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批判精神,从而达到整合运动理论知识,实现运动技能的二次构造。红色精神涉及奋斗、奉献等多种宝贵精神,应用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有较大帮助。
(二)、以课程改革为载体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深入,课程改革逐渐成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课程改革为手段,深入开发高校体育课程内的红色精神资源,发掘体育运动与红色精神之间的关联,推进体育思政育人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提升体育课程的双重功能。高校体育教师应当优化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从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运动技能与运动精神、体育竞赛等不同层面入手,形成红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范式,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育人之间的稳定连接,促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强化红色基因传承,挖掘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使高校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而红色基因传承就是要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通过强化红色基因的传承,以红色基因为引领,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挖掘与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红色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的红色育人模式,一是要将红色文化融入体育课程内容设计中,二是要将红色基因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
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所凝结出的红色精神,是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资源,其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能够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价值方向,能够赋予体育课程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显著增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魏源,程传银.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08):14-20.
[2] 乔学男.红色精神的思政教育价值及其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22):87.
[3] 赵富学.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7):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