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26
/ 2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武存荣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医医院 罗平县6558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28位食管裂孔疝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14位:单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实验组(14位: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相较于单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小无明显增大、术后胃食管返流症状减轻明显。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

食管裂孔疝的发生与腹腔内压力升高、膈肌及裂孔周围组织薄弱、食管短缩等因素有关,该病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的恶化与发展,患者逐渐出现反酸、腹痛腹胀、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1]。对于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常采取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Nissen360°胃底折叠术与Touet270°胃底折叠术,近些年微创手术因创伤小在临床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对比研究资料较少。本次研究为弥补相关研究资料不足,比较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28位分别采取不同术式治疗食管裂孔疝患者预后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14位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中男7位、女7位,年龄具体值54岁~77岁、均值(61.67±1.45)岁。分型:5例为I型,1例为II型、1例为IV型。对照组34位单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男8位、女6位,年龄具体值56岁~75岁、均值(61.64±1.43)岁。分型:5例为I型,1例为II型、1例为IV型。统计学详细分析比较两组采取不同疝修补术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因反酸、腹胀腹痛、吞咽困难入院,辅以内镜检查中食管和胃链接部位的位置均确诊食管裂孔疝。(2)患者均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满足疝修补术外科治疗条件,且不同手术类型实施前均征得患者、患者家属、医院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2)排除非首次食管裂孔疝入院手术患者。(3)排除临床资料缺失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

1.3.1对照组(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术中取头高足低仰卧位,于肚脐上缘做一长约10mm的手术切口以置入气腹针,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分别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左腋前线肋缘下做10mm、5mm、5mm的辅助手术切口。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游离左侧肝三角韧带,切断肝胃韧带并剥离食管及周围组织,以充分暴露膈食管裂孔。游离突入胸腔的疝内容物,先将疝内容物游离至正常腹腔位置后,用不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膈肌,以将膈食管裂孔缩小至1cm。若食管裂孔疝最大直径超过5cm,借助补片完成无张力修补术。

1.3.2实验组(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术中取头高足低仰卧位,于肚脐上缘做一长约10mm的手术切口以置入气腹针,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分别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左腋前线肋缘下做10mm、5mm、5mm的辅助手术切口。在腹腔镜下用超声刀游离左侧肝三角韧带,切断肝胃韧带并剥离食管及周围组织,以充分暴露膈食管裂孔。游离突入胸腔的疝内容物,先将疝内容物游离至正常腹腔位置后,用不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膈肌,以将膈食管裂孔缩小至1cm。若食管裂孔疝最大直径超过5cm,借助补片完成无张力修补术,游离下段食管4cm至6cm,经下段食管拉过胃底,引导不吸收缝合线依次穿过胃底前臂、食管下段肌层和黏膜下层、胃底后壁,并将线拉紧,再用2-3根线经食管下段固定于胃前壁,宽约1.5~2.0cm,至少要有两针缝于食管肌层,形成360°的宽松折叠。Touet270°:用不吸收缝线分别在食管左、右间断缝合3针以固定于胃后壁上,建立一个宽约2.0-2.5cm,270°宽松折叠。

两组患者完成上述各项操作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处理系统,(x±s)形式展示的数据,组间开展t检验方式进行系统校验;[n(%)]形式展示的数据,组间开展X2检验方式进行系统校验,校验结果对比有差异时,表明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比较   (x±s)

组别

位数

平均手术时间(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mL)

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min)

平均住院时间(d)

反酸、嗳气

烧心、腹痛

实验组

14

127.85±15.76

122.43±21.54

40.54±6.54

5.46±0.42

对照组

14

125.87±15.73

84.54±21.59

53.46±6.58

9.46±0.47

t值

8.628

9.542

16.853

17.209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当腹腔内压升高时可将胃、食管连接的部位向胸腔挤压,进而破坏食管下括约肌、膈肌支撑作用,膈肌肌肉逐渐萎缩,食管裂孔部位的组织弹性也逐渐降低,由于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而形成食管裂孔疝[3]。腹腔镜食管裂孔疝单纯修补术,操作空间宽阔,但是该术式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小,腹腔镜修补术+胃底折叠术,通过胃底包绕食管下端以发挥抗反流的作用,尽管手术操作空间较小,但是术中借助腹腔镜可有效提升术中视野清晰,有利于手术操作者发现创微小脏器变化,该术式操作相较于单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复杂、难度较高,但术后患者胃反流症状明显减少,结合本次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稍微延长、但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术后烧心、上腹疼痛、反酸、嗳气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康复所需时间。

综上所述,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无明显增加,胃食道反流症状明显降低,临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时占强,张定,马超.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His角成形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20):3466-3468.   

[2] 玉苏甫·阿克木,阿孜古丽,和军,等.儿童开腹与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9,6(1):29-33.   

[3] 郭小平,张弓剑,王志,等.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对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抗反流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8,12(6):44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