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毕节市人口优势 夯实基层发展动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26
/ 2

发挥毕节市人口优势 夯实基层发展动力

王学权

毕节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内容摘要:

毕节市地处川、滇、黔的要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规模巨大,人口素质偏低,生活环境恶劣,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当前,毕节人口发展存在农村“空心化”、劳动素质低、技能不强等突出问题。未来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毕节实践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基础工程着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度挖掘人口红利,增强农村人口发展能力等方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口优势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寻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发展动力。

关键词: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优势 基层发展动力

2018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五年多来,毕节试验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发挥政策、人口、资源“三大优势”,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毕节试验区的人口优势还未完全发挥,要与全国一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任重道远,需要加快解决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等突出问题,才能将人口优势充分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发展动力。

一、毕节市人口资源具备的优势特征

(一)人口资源富集,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有绝对优势和发展潜力。截至2022年,毕节市户籍人口947.26万人,常住人口681.59万人,约占全省户籍人口1/4。根据“七普”数据,0—14 岁占比 28.33%,远高于全国17.95%的水平;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占比均低于全国水平;2022年人口自然出生率13.25‰,高于全国6.8‰;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新生儿出生并登记户籍最多的 1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毕节位居全国第五。综合来看,毕节市人口基数现状庞大,且老龄化程度低,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上具备先天优势和强劲潜力。在全国人口发展存在明显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红利走向下行、生育水平持续降低的大趋势下,毕节市青壮年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大,年轻劳动力丰富,是毕节下步发挥优势、与全国同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二)外出务工人数多,参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劳动潜力大。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毕节常年在外务工人数达 186.69 万人,其中省内乡外就业人数达 55.34万人,省外就业人数 131.35 万人。从外出务工人员的构成来看,省外就业人员多数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主要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为主。这些劳动力在务工期间,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方法,在当前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大趋势下,为毕节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发展自身类似产业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人才资源。

(三)劳动力成本低,与东部地区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东部地区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4019元,西部地区为 94964元,约为1.31:1,且在逐年增大。就毕节而言,2021年毕节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85649元,与广州(139802元) 、深圳(153471 元)对口帮扶城市以及周边相接壤的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相比,劳动力成本低廉,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尤其是对口帮扶的广州、深圳等地产业转移提供了成本更为低廉的路

二、毕节市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发展比较落后,二元结构明显。截至2022年,毕节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55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国49283元的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5元,仅占全国的65.7%;毕节市城乡收入之比2022年为3.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落后于全省的9个百分点和全国的20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毕节市中心城区的聚集和辐射能力较弱,中小城镇经济水平较低,农村发展滞后,制约城乡均衡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二)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水平不高。毕节市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只有初中以下学历,无法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专业技能不高,熟练产业工人和骨干人才缺乏,对新技术、新产业、新岗位的接受能力弱。农村及扶贫安置点青壮年劳动力倾向外出,技能水平低也制约着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部分劳动力没有技术等级,且培训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导致外出务工人群竞争力弱,收入低下,与不少园区招工难、留人难问题形成错位现象。高层次骨干技术人才紧缺,急需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会市场综合型人才。

(三)劳动力大量外溢,农村空心化十分严重。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形成“候鸟”式生活,让老人、妇女成为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的生力军,农村人口与经济、土地呈现失衡态势,“空心化十分严重”。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了:一是导致老人和孩子滞留农村,造成互相照应的畸形社会,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和良好教育,加重了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良好发展。二是造成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和效率低下,经营土地的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影响农业产业效率提升和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三是老龄化现象提前在农村出现。四是农村宅基地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五是民族文化、技艺缺乏有效的传承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四)农业人口迁移意愿不强烈,造成人口“流而不迁”。大量劳动力选择去沿海地区打工或城镇就业,但其中大部分仅仅是“流动”而非“迁移”,造成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净流出约280万,远远高于周边市州。而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流转不畅,农民大都不愿意无偿放弃其享有的土地权利,导致大量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

三、毕节市人口优势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建设两项基础性工程。一是加快基础教育工程建设。通过加大学位供给,增加城市经济集聚区学校扩容和新建,建立学校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解决“城市挤”的问题,提升中心城区的吸引力和吸纳力;稳妥推进乡村“撤点并校”工作,加强农村优秀教师引进和培养,解决“农村弱”问题。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工程建设。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行动,推广“产业园区+企业+职业院校”培养模式,推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职业学校联合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多措并举实现职业教育扩容提质。

(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人口资源富集优势,制定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战略,实现“人随产业走”的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发展、市场导向、产业集聚、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等原则,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带动就业能力为核心导向,加快构建“区域布局合理—结构层次分明—产业链条完整—联动融合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系,改变东部沿海城市及中心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加速的态势,维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稳定性。

(三)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培养人才根本遵循,建设人才聚焦洼地,人力资源开发高地,落实好《中共毕节市委关于推动新时代毕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毕节市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实施意见》等系列支持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文件。通过“揭榜挂帅”、百万酬薪等方式引才聚才,塑造良好用人环境。

(四)深度挖掘释放人口素质红利。在完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项基础性工程的基础上,毕节还要从文化素质红利和健康素质红利两方面挖掘释放人口素质红利,应对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的挑战。一是文化素质红利。在人口文化素质红利方面,目前存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受教育年限低,高素质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除了提高教育的普及性与基础性之外,还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与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专业化培养,让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对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投入,为较高教育水平的人才提供更友好的科研环境,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二是健康素质红利。人口健康素质红利是人口素质红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毕节应关注残疾、智障比例高,平均寿命低,全国慢性病、肥胖病比例提升的人口健康问题,也要关注到年轻人的压力问题与特殊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增强农村人口的发展能力。毕节“十三五”时期1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占全省脱贫人口的近1/5,全国1/50,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实现,但基础还十分薄弱,产业总体仍处于“小散弱”状态,产业增速还不够快,带动就业收入效益还不够显著,极大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是需要加快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与产业链延长,全面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收入水平,增加致富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和“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联结功能,动员有乡土情怀、创业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大学生、外来人才参与农村发展,解决农村“空心化”,重塑农村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