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南区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广东省中山市 528458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林业造林和林业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林业造林过程非常缓慢,需要工作人员深入研究造林技术,采取科学的造林方法,并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基于此,在本文中首先简单分析了林业造林技术,探讨了不同造林方式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几点有效的林业保护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林业造林;林业保护;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同步发展。林业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如果过度砍伐森林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进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力度,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积极推广造林技术,从整体角度入手,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造林技术
1.1 林地规划
开展林业造林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对林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选择适宜的树种,避免由于树种选择不合理,导致后续造林工作无法顺利推进,降低树木的成活率,产生经济损失。进行林地规划,首先就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含水量、降雨强度、土地肥力以及日照强度等,合理规划造林方案选择适宜的树种,并提前做好规划工作。举例来说,提前对计划造林的区域进行土壤改造,从根本上提升土壤的肥力,确保植物能够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选择混交造林的方式,还需要对多种不同的树木种类进行细致的规划,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相性,不同类型树木的种植距离,再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包括降水量日照等因素确定种植距离,保证不同的树种之间能够共同生长,达到平衡的效果。
1.2 造林地整理
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可以将整地工作划分为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两种不同的类型。如果种植区域存在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造林面积相对比较分散,可以使用局部整地的方式;相反,如果造林面积集中且地块平整,则可以使用全面整地方式。另外,采取局部整地的方式还可以根据造林区域的实际状况以及地形特点采取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穴状整地以及高台阶整地等多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整地技术有着适宜的地形特点。例如,如果种植区域为坡度相对较缓的丘陵地区,对种植区域进行整地时,就可以选择带状整地技术,确保造林地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如果种植区域为平原或者丘陵地区,可以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如果种植区域为山地或者相对比较干旱,则可以使用蓄水保墒的方式,通常会采用鱼鳞坑整地的方法;如果现场存在轻度的盐碱地,就可以使用间歇性积水的方式,一般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选择高台阶整地技术。
1.3 树种选择
林地造林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选择合适的树种。在选择树种时,应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树种选择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关系到后续造林效果以及树木的成活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在选择树木品种时,必须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多以选择乡土树种为主。另外,在林地规划以及林业造林过程中,为了能够建造混交林,还可以适当地从外地引进其他的树木种类,在引进树种时,也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明确种植区域的光照状况以及树木对于营养的需求,尽量选择优质的树木种类,确保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林地的抵抗力,保证造林效果。
1.4 造林方法
1.4.1 播种造林
目前可供选择的造林方法非常多,播种造林是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技术手段,一般会采用条播、点播或者撒播的方式对树种进行播种,由于这种操作方式相对比较简单,所以经常应用于大面积或者大规模的造林活动。实际播种过程中,会根据不同树木种子的大小来选择点播、条播或者撒播的方式,不同的播种方式适宜到生长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区别。举例来说,如果树木种子的粒径相对较小,大多会选择撒播的方式,这样更能够保证树种被土壤覆盖,有效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对于树种粒径相对较大的,可以选择穴播的方式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种子暴露在空气中,从而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此外,进行播种造林时,还需要对不同种子的生存能力进行充分考虑,部分特殊的种子生命力比较旺盛,可以在沙漠土壤中种植,而生存能力相对较大的种子对于土壤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更适合种植经济林。
1.4.2 植苗造林
这种方式是对上文提到播种造林的补充,林业造林过程中,部分地区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使用播种的方式树木成活率相对较低,这时就可以采用植苗造林的方式提升树木的成活率,所以,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造林方法。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使用植苗造林的方式需要重点关注苗木的选择环节,必须要选择健康的幼苗,并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还能够抵御病虫害。第二,选择合适的造林地。造林过程中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确保当地的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均符合生长需求,采用正确的栽植方式,包括浇水量、种植深度等,以提升苗木的成长效果。第三,造林以后进行后续管理时,也需要及时开展有效的施肥除草工作,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需要的养分。使用植苗造林的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植物的生长速度,保证成活率,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苗木选择、林地选择以及后续管理的关注度,从根本上提升林业造林质量。
1.4.3 分殖造林
使用分殖造林的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原有树木的生长优势,充分发挥根系的作用,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分殖造林的方式仍然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对造林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殖造林技术的适应能力更强,更适合应用于多种不同的树木培育,促进我国林业的长远发展。使用这种造林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树木原有的生长优势,重点突出根系的价值,但是也需要注意使用分殖造林的方式同样具备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方法对于树种的要求非常严格,只有部分生命力旺盛的品种,例如柳树、松树等,才能适用这种方式。就目前的应用效果来看,这种技术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够保证造林效益。
1.4.4 混交林造林
混交造林技术主要就是在选定的种植区域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树木种类进行混合栽植,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树种的优势,切实提升造林效果。使用这种造林技术需要注意选择树木种类时,必须要保证树种之间具备互补性,避免后续成长过程中出现排斥的现象。根据不同树种对于阳光照射的接受程度,将喜阳的树种种植到地势较高的区域;将部分对于阳光照射要求较低的树木,种植到下方的位置,同时还需要控制好树木的种植密度,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利用价值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另外,根据造林地区的实际特点,还需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可以将具备较强病虫害抵御能力的树种,与其他树种进行混合栽植,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更好地保护树木。与单一种类的造林方式相比,这种造林技术具备极强的互补性和均衡性,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还能够有效保护造林场地。
1.5 补栽、抚育
完成造林工作后,通常在半个月内需要持续进行树木的补种,补种过程中也需要重点关注补栽的质量,确保每一棵树木都能够得到精心的照顾,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如果幼苗无法正常生长还需要进行更换和补种,避免出现空穴。林地后续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项目非常多,包括除草、施肥、浇水、杀虫等,通常应保证每年进行两次除草,适当的开展施肥和浇水,确保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根据不同的树木特点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林地造林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开展补种和抚育工作,能够使林地规划更加科学,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切实提升林地建造质量。
2 林业保护措施
2.1 加强林间管理
第一,应将种植区域内的所有杂草和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对于林地内存在的垃圾可以使用填埋或者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是杂草一类的生长物,可以定期喷洒除草剂或者人工拔除。对林地进行有效的整理,不仅能够清除树木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还能够为树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养分被其他无用生长物吸收,确保植物的生长效果,以实现生态造林的目的。第二,选择合适的树种。综合种植区域内的土壤特点和气候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具备较强适应能力且易生根发芽的树种。对于林业造林来说,其具备特定的场合,所以对于环境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为了能够顺利完成造林目标,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树种,以提升林业造林的经济效益,实现林业长远发展的目标。第三,确定合适的播种方式。在整地过程中,需要根据树木种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举例来说,我国某国家级保护区,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当地降水相对较少,主要以沟谷和山峰为主,而且山谷间有河溪,所以在这种地区进行造林时,应尽量选择粒径较大的种子,保证植物能够尽快发芽生根。
2.2 森林火险预防
林业造林过程中一旦出现森林火灾,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影响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森林火灾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尽量减少火灾隐患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火源管理是防范火灾出现的关键,对于人为火源,需要尽量加强对火源的监管力度,明令禁止野外用火,并且开展森林火灾的宣传和预警工作;对于自然火源,需要密切关注周围地区的天气变化,特别是干旱闪电等天气状况,一定要适当的提升森林防火等级,尽早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进行森林防火处理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阻止火灾快速蔓延的重要手段,所以需要根据森林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建立多级指挥中心,从根本上提升救援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建立火塔、监测站等对火情进行实时监管,确保能够实现快速响应,以最快的速度扑灭火灾。
2.3 林业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负担,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进行森林保护时,使用生物防治方式具备环保高效的特点,所以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主要就是通过放养生物控制剂、引入天然捕食者以及昆虫素信息等方式,有效提升病虫害的调节能力,抵御病虫害风险。使用生物防治的方式,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破坏,能够尽量减少污染现象的产生。但是,生物防治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病虫害的爆发阶段,最为快速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化学防治法。通过科学分析病虫害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农药,确定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方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抑制病虫害的快速蔓延,使用这样的防治对策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就是过度依赖化学药剂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会提升病虫害的抗药性。所以,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生物防治手段的控制力度,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为了能够保证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协调两种不同防治对策的优势和缺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使用生物防治策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当进入到病虫害的爆发期,则优先选用化学防治的方式,这样就能够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林业造林和林业保护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造林区域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土壤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造林方式,对树木生长进行调控,选择合适的树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平衡。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严格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对林业造林的重视力度,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雷.浅析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J].新农业,2021,(20):68.
[2] 马贵平.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探析[J].种子科技,2021,39(18):125-126.
[3] 卓涛.探析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8):189-190.
[4] 王斌.对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的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07):117-118.
[5] 刘芳.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探析[J].湖北农机化,2021,(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