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08
/ 2

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卢燕华

(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上肢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FMA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自我决定理论;上肢功能 ;满意度

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卒中后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初期表现为患侧肩、腕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严重影响患者上肢功能[1]。早期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关键。常规护理以功能康复训练为主,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患者功能康复,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周期漫长,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易出现动作不规范、训练强度不够或过大等情况,康复效果较不满意[2]。自我决定理论(SDT)认为人类进行某项活动的动机分为内在、外在和无动机,当受内部因素刺激时,会感到动力,能发展自身技能,增加幸福感。既往有研究指出,SDT对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将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脑卒中诊断标准;经脑血管造影、脑电图等检查确诊为肩手综合征;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肩周炎、颈椎病等其他疾病;伴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行肩关节内旋、外展运动,鼓励患者行患侧手主动运动,由健侧手带动患手和患肢活动;鼓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饮食以低盐低脂食物为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①入院评估:首先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开放、尊重的沟通,以了解他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了解情况。在交谈过程中注意了解患者家庭支持状况,包括是否有家庭成员或照顾者能够提供支持和照顾患者。根据SDT,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动机状态,将其分为以下几类:a.无动机。患者缺乏对自我护理的兴趣或动力。b.外部动机。患者因外在压力或他人的期望而采取自我护理行为。c.内部动机。患者因内在的信念、目标或价值观而愿意积极参与自我护理。②针对性干预:a.无动机的患者。医护人员与家属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营造温馨、支持和理解的治疗环境。定期向患者展示往期康复良好的类似案例,使患者了解其他人成功克服相似问题的经验。医护人员还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与其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向患者提供详细的信息,解释疾病和治疗过程,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现实。在日常治疗中逐步引导患者参与治疗,可以从小而可行的目标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自我护理的难度。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提供患者所需的支持和照顾。b.对于外部动机的患者。使用图表、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示治疗的效果与重要性,同时介绍成功的康复案例,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动力。再通过对比图或数据,清晰展现治疗依从性好与一般的患者之间在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提醒患者主动参与康复对预后有积极影响,还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的微信群,供患者共同参与和交流。群内每日设定一个康复练习的任务,要求患者在完成后在群里进行“打卡”。鼓励群内患者互相监督,分享自己的康复经验和进展。c.对于内部动机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确保每例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和指导。与患者共同制订中长期的康复目标,如达到某种机体恢复或完成某种活动,并定期跟进和调整。组织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克服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挫败感或焦虑,并保持积极的心态。指导家属如何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成为患者康复的良好伙伴。

1.3观察指标 (1)干预效果评估:显效为患者肢体疼痛、水肿等症状完全消失,活动恢复正常;有效为肢体疼痛、水肿等症状减轻,手部、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无效为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采用上肢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上肢功能,包括腕和手的运动功能、腕稳定性,总分范围为0~66分,分数高表示上肢运动功能好。(3)在护理后调查与记录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干预效果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干预效果的比较[n(%) ]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5

15

20

10

35(77.78)

观察组

45

28

16

1

44(97.78)

2

6.109

p

0.000

2.2 2FMA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的FM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2组FMA的比较(x±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5

12.76±3.15

17.89±4.45

观察组

45

12.68±3.22

22.41±4.37

t

0.207

6.712

p

0.653

0.000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

组别

n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5

18

20

7

38(84.44)

观察组

45

34

11

0

45(100.00)

2

4.971

p

0.02

3讨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出现手部肌肉挛缩畸形、萎缩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常规护理以功能康复训练为主,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患者功能康复,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周期漫长,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易出现动作不规范、训练强度不够或过大等情况,康复效果较不满意[4]。本研究将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FMA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自我决定理论下的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卫家芬,周莉莉,俞建锋.温针灸外关穴等穴位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0):1707-1709.

[2]高艳雯,奚广军.针法、耳穴贴压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8,39(1):74-77.

[3]郑燕琦,宁云凤.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运动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21,20(10):702-706.

[4]黄先平,万子超.针药合用辅助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8):219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