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互融共生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09
/ 2

“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互融共生的教学策略

何洁慧

佛山市第十一中学    广东省  佛山市  528000

摘要:“五育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初中物理中包含着丰富的劳育素材,本文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教学策略在物理教学中寻找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促进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承,互融共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互融共生劳动教育  物理教学策略

“五育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初中物理课程中蕴含了大量的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寻找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在物理教学中整合劳动教育,可以实现两者的互融和共生。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他们的劳动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使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学会物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让学生收获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一、学习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唤醒劳动意识,养成勤劳习惯和良好品质。

在物理学科教学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中,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蕴藏着许多培养和激发学生劳动意识的素材。例如:在17世纪之前,人们主要依赖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作为动力来源。但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兴起,广大的劳动者迫切需要能够持续供应动力的设备来满足他们的生产需求。因此,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的时代。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壮大,人们对轻便热机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内燃机应运而生,极大地简化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后来,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比内燃机更为高效且轻便的喷气发动机。这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劳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物理学的进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真正地推动生产力的增长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我们还可以通过分享物理学历史中具有劳动教育意义的资料和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意识。还可以利用物理知识和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目的。例如,法拉第经过长达十年的持续研究和探索,终于揭示了“电磁感应”这一现象。这段历史就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最有力的材料。物理学家展现出的勤勉、坚持、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以及他们在实践中对事实的尊重和对科学的严格态度,都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特质。此外,我们还可以探讨传统劳动的智慧,并培养民族自豪感。比如三国马钧发明了指南车和记里鼓、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便利。通过深入挖掘传统的劳动资源,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确立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

二、开展物理学科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为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实践活动创造了宽广的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利用实验教学进行体验和探究,既符合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操作的项目式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与生活或生产相关的劳动场景,并为他们设计真实的劳动任务。通过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学习策略,学生可以在实验、观察和制作等教学活动中掌握特定工具的使用技巧,明确工具的操作标准,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设计和制作电磁起重机模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杠杆和滑轮的相关知识,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还可以掌握它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在设计起重机模型图纸和制作简单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合理选择材料,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加强对劳动知识的理解,并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促进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劳动能力的发展。

三、利用物理学的知识来 解决劳动问题,强化劳动体验

物理的各种知识和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可以利用物理的知识和技巧来处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劳动者在面对实际生产任务时往往会因为缺少相应的物理基础而无法完成工作要求,甚至出现劳动失误等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劳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当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他们不仅可以从物理学的视角去解读生活中的劳动技巧,而且在掌握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他们还能深入理解劳动背后所隐含的物理原理。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情况。例如,选择较宽的背包带有助于减少压强、在挖掘隧道时采用激光进行准直、菜窖中的放水可以避免蔬菜因冷冻而损坏、掌握了与电学有关的知识后,还能进行小型家用电器的修理,以及对家中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初步的检查和修复。这些都是劳动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在深化对物理学科的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劳动体验也可以得到加强。

四、通过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首先需要掌握仪器的操作技巧。学生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工具,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实验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就是对劳动工具使用及迁移的学习过程,亦是劳动技能的培养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发现各种劳动工具的共性与个性,当相似的劳动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被使用时,学生可以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并将这些工具的操作技巧应用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劳动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长度测量的过程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刻度尺的操作技巧,便可以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米尺和皮尺的使用等;在掌握了天平这一质量测量工具的使用技巧之后,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到台秤、案秤和杆秤的操作中,以此达到提升劳动技能的目的。总之,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将展示或解释如何正确操作实验设备,以及如何以认真、安全和规范的方式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安全和规范劳动方面的习惯和品质。另外,学生的实验活动通常是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培养出相互帮助、合作劳动、珍视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诚实劳动、合作劳动等劳动品质。

把劳动教育融入到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既可以丰富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还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的人文价值。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挖掘劳动教育的素材和资源,积极推进物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使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22(33):57-59

[2]包丽慧.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分析[J]智力,2021(05):39-40.

[3]吴卫锋.渗透劳动教育 提升学生素养--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J].天津教育,2022(28):105-107

[4]王彤,融合劳动教育的物理教学探索[J].中学物理,2021,39(2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