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海拔山区变电站变电土建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0
/ 2

新疆高海拔山区变电站变电土建设计研究

曾 杨   石 旭   吴秀婷

(新疆光源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新疆地大物博、地形复杂多样丰富的矿产资源较多位于高原山地区域,为发展经济,对此处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是十分必要的,而当地落后的电力设施制约着资源的开发。高原山地自然条件恶劣,适合于变电站建设的平地少,造成变电站的选址困难。本文以和田地区某220kV高海拔变电站为例,论述了高原山地变电站变电土建的部分设计经验建议高原山区变电站沿河道选址,选址在稳定的河道阶地、场地平整按河道阶地坡度,同时考虑高原的气候特点,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强防腐设计。

关键词:高海拔;变电站;山区;变电土建

1引言

新疆的总面积约为160多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域内的高山、湖泊众多,包括高原、山地、盆地等多种地貌。根据资料,新疆的山地占37%,丘陵占19%,平川地44%。同时新疆是世界能源和金属矿产重要富集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区,而大部分矿产都位于人烟稀少的高原山地。为开发资源,首先在高原山地进行电力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变电站作为输送电力的心脏显得尤为重要。与平原丘陵地区相比,在高原山地区域进行变电站的设计,往往会遇到选址困难、高原冻土、高原季节性河流以及气候影响等各种问题。因此,对高原山地区的变电站设计进行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以新疆和田地区某220kV变电站为例,对高原山地变电站变电土建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2工程概况

拟建220kV变电站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地貌单元属于喀拉喀什河阶地,场地内可见生产红柳,地形较平坦。根据变电站建设规模、工艺布置、进出线方位及站址条件综合考虑。220kV变压容量规划2台63MVA,本期建设2×63MVA。变电站围墙内区域占地面积12012平方米,长度为132米,宽度为91米,整体方位按长向-西北、东南布置。全站设建筑物5栋,分别为220kV GIS室、35kV 配电装置室、辅助用房、临时电源室以及水泵房。变电站围墙、场坪、道 路、电缆沟、全站构架、全站建筑物、事故油池、化粪池均统一规划,按变电站最终规模一次建成。

3地质概况

根据地勘报告,勘探深度范围内,站址及周边主要分布的地层基本特征如下:第①层圆砾:灰褐色、青灰色,饱和,密实,母岩成分以沉积岩、变质岩为主,颗粒形状多为椭圆状,骨架颗粒不连续接触,一般粒径大小为 0.5~2.0cm,约占 55~60%,最大可见粒径约 8.0cm,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充填物以砂土及少量粉土为主,最大揭露深度 20.0m,未揭穿,场地内均有分布,地基承载力fak=300kPa。

4变电土建设计方案

4.1站区总体规划

本工程处于高原山区区域、群山环绕,适合于变电站建设的平缓地带较少,同时站址选址要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以及考虑对外交通及大件运输等综合因素。这些因素导致站址选址十分困难。本工程选址多处站址,经过比较,最终参考山区公路沿河选线这一原则,将站址选址在河道阶地上。变电站站址与G219相接,交通便利。

4.2站区总平面布置

站内总体布置简洁紧凑,功能分区明确。本站采用户内GIS布置方式,主变压器、电抗器、接地变兼消弧线圈和SVG设备均采用户外布置,35kV配电装置楼按单层布置,包含35kV高压室、二次设备室、工器具室、资料间和蓄电池室。 主变布置于配电装置楼的西侧;220kVGIS室布置于站区中心;水泵房、临时电源室、辅助用房位于站区北侧;220kV架空出线规划两回,本期一回,向西北侧出线;35kV户内配电装置采用充气式开关柜单列布置,主变进线至穿墙套管之间采用铜母线连接,35kV电缆出线。

4.3站区竖向布置.

本工程站址处于河道阶地,此阶地自然坡度约为3%,为节约造价,减少场地平整的土方,故变电站场坪为平坡式布置,坡度取3%,土方量挖方约为47m³,填方约为5300m³。整个场地区域地形开阔,站址参考G219考虑防洪要求,站址平均高程为4189米。

4.4管沟布置

站区内电缆沟布置时均以沿道路、建构筑物平行布置的原则,从整体出发,统筹规划,在平面与竖向上相互协调,远近结合,间距合理,减少交叉,同时考虑便于检修与扩建。 根据电气工艺要求,站内电缆沟主要断面为 0.8x0.8m(宽×高)、 1.1x1.0m(宽×高)和 1.1m×1.4m(宽×高)。电缆沟采用混凝土现浇电缆沟,盖板采用互卡式复合盖板。

4.5道路及场地处理

站内道路采用C40混凝土城市型道路。配电装置室及主变区周围的道路布置成环形路,站内大型设备运输道路宽度为4.5米,消防通道为4.0米,所有接入建筑物的人行道宽度为1.5~2.0 米。220kV主变运输考虑为直进直出式,不考虑运输车辆的转弯半径要求;消防道路转弯半径为9米;人行道转弯半径为3米。站内巡视道路采用花砖硬化道路,其余配电装置区裸露的场地采用碎石封闭。

4.6建筑及结构

4.6.1建筑物概述

所区内建筑物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布置有5栋单体建筑:220kV GIS室、35kV配电装置室、辅助用房、水泵房及临时电源室。

A.220kV GIS室:地上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505㎡。

B.35kV配电装置室:地上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488㎡,内设35kV高压室、资料室、工器具室、蓄电池室、二次设备室。

C.辅助用房:地上一层建筑,建筑面积83㎡,内设走道、休息室、值班室、备用间。

D.消防水泵房: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建筑,建筑面积36.4㎡,紧邻消防水泵房设置500m³消防水池一座。

E.临时电源室:地上一层建筑面积55.3㎡,内设设备间、储藏间、工具间。

4.6.2建筑结构

目前变电站的结构形式主要为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高原山区路途较远,钢构件运输成本高,故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同时考虑高原辐射强、温差大,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更高,因此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40。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框架抗震等级二级。本工程冻土为3米,基础埋深均超过冻土深度,同时提高防腐等级,进一步保证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建筑质量。

5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建议高原山区的变电站选址在稳定的河道阶地上、阶地的地基承载力普遍很高,地层稳定,适合变电站建设。按河道阶地坡度进行场地平整可大量减少平整土方,满足经济性要求。高原山地运输不便,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同时考虑高原的高辐射、温差大,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防腐。

参考文献

[1]唐滔,易建山,罗晓康,等.西藏4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设计实践[J].电力勘测设计,2021,(05):1-6.

[2]庄锦.浅析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区变电站工程建筑物钢结构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102.

[3]苏松毅.浅谈山区变电站土建设计思路[J].通讯世界,2018,(05):134.

[4]王乙斐,欧阳友.高海拔地区400kV变电站屋外配电装置的选择与布置方案[J].电工技术,2021,(19):147-148+153.

[5]何恩家,曾光昌,刘清培,等.高海拔寒冷地区变电站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