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646000
摘要:内在驱动力是个体心灵深处的原发动力,它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具体的行为实践操作,但对指导、稳定和增强行为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具有显著而独特的正能量效应。文章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思考,围绕“激趣”“设疑”“拓展”“求变”等四个主要维度进行了论述,意在探索和阐述怎样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本文通过实施这四个方面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行的路径,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关于如何促进学生内在动力发展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学习内驱力;初中语文教学;激趣策略;设疑策略
引言
在现阶段教育改革大环境下,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习内驱力是个体学习行为中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它对学生学习效果、学习兴趣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以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的策略为目的,在对目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激趣、设疑、拓展和求变等四种主要策略,以期望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有所帮助。
一、概述
激趣策略是以多样化教学手段、贴近生活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从而给语文学习带来恒久动力[3]。设疑策略是一种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方法,旨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加学习的内在动力。拓展策略促使学生从课本局限中跳出来,在课外阅读、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大量涉猎、开阔眼界、充实知识储备,从而为语文学习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求变策略强调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全过程中,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个持续探索和不断进步的旅程。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注重知识传授,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忽略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能动性与兴趣差异。这一单一教学模式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厌烦与排斥。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缺少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材料及主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很难体会到实用性、趣味性,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学生思维能力受限
目前,一些教师过多地强调知识点的识记与应试技巧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少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缺少对学生思维历程的指导与启迪,这也使学生很难养成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的局限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职业发展。
(三)学习模式固化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导着语文课堂,即“教师讲述,学生倾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凝固的学习模式无视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需要,制约着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发展。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单一性还加重了学生学习模式的凝固,使语文课堂缺乏活力与创新。学习模式固化既压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又妨碍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内驱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元素整合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互动方式使学生切身感受文本情境,提高学习参与感与趣味性。最后,还可引入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寓学习任务于游戏之中,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完成学习任务,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兴趣。
2.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话题
通过贴近生活案例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同具体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提高学习实用性、趣味性。探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与思维的活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不已的良好氛围。
(二)设置巧思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这类问题要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层次性强,能引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挖掘其深层含义及作者意图。教师通过巧设问题,能促进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探究知识过渡,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在设疑策略中,鼓励学生发表质疑与看法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促进教师与学生有效交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感受。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鼓励学生独立质疑、发表观点,是设疑策略在教学中的深化和延伸。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习惯接受教师预设好的问题与回答,缺乏积极质疑与发表个人意见的胆量与能力。教师有责任积极地激励学生提出他们的疑虑和观点,并在课堂环境中营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以便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观点得到了尊重和重视。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耐心地听,引导他们在讨论和探索中找到答案;教师要在学生发表看法时及时反馈并予以肯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看法。
(三)改变教学方式
1.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求变策略是发展学生学习语文内驱力过程中促进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和应试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创新性等。新型的教学模式还需继续探索与实践,其中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合作学习以及其他注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藤野先生”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项目目标,即探究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以及这一沟通对于鲁迅个人成长及教育观念上的启示。学生们分组讨论,各组负责收集有关鲁迅留学背景、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情况、藤野先生生平等有关材料。鼓励学生们阅读鲁迅其他著作,以便对其思想脉络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每组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制作PPT,微电影和海报或者编写研究报告。
2.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
实施求变策略时,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与评价过程,是其中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与评价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地位。为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应积极激励学生在教学设计与评价过程中。通过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中,能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学习需求与目的,增强学习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估活动中,例如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使他们能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而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他们的学习策略。
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内驱力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结合激趣、设疑、拓展和求变的策略。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介绍贴近生活的事例与主题,巧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与感悟,实施拓展性学习项目,促进教学模式创新,这样做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驱动力,也能培育他们的独立学习技巧和创新思维。在教学设计与评价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参与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与责任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成红梅.激趣 设疑 拓展 求变——摭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内驱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7).
[2] 成红梅.激趣 设疑 拓展 求变——摭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内驱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
[3] 张玉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摭谈[J].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