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中医骨科护理,促进愈合与功能恢复

/ 2

骨折后的中医骨科护理,促进愈合与功能恢复

闫珊

成都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

骨折,简而言之,是指骨骼因外力作用而发生断裂的现象。中医理论认为,骨折不仅损伤了骨骼本身,还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从而引发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因此,中医骨科护理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接骨续筋等方法,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

一、初期处理与复位固定

1.止血与镇痛

止血:当骨折发生出血时,应采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衣物等按压在出血部位,以减少出血。按压时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持续几分钟,直至出血停止。根据出血性质(如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或毛细血管出血)和部位,灵活选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如点压止血、捆扎止血等,以确保止血效果的最大化。

镇痛:骨折带来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干扰治疗进程。中医通过中药汤剂或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等,来活血化瘀、止痛消肿。云南白药作为中医外科经典用药,其成分中的多种草药具有抗炎、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有效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还会辨证施治,调整药方,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2.手法复位与外固定

手法复位:中医手法复位强调“以柔克刚”,即在不造成二次损伤的前提下,通过医生熟练的手法技巧,如拔伸、旋转、折顶等,将断裂的骨骼轻柔地恢复到原位。这一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判断骨折类型、移位方向及程度,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复位方案。手法复位不仅要求技术精湛,更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直觉,以确保复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外固定:在完成手法复位后,为了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防止再次移位,中医通常采用小夹板、石膏等固定材料进行外固定。小夹板固定具有轻便、灵活、易于调整的优点,适用于四肢骨折等较轻的伤情。而石膏固定则更为坚固,适用于骨折较为严重、需要长时间固定的情况。在外固定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骨折部位、复位后的稳定性以及患者的舒适度,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和材料,同时密切关注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避免固定过紧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

二、中药护理

中药内服: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中医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可选用复元活血汤、桃红四物汤等;中期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常用接骨丹、续骨活血汤等;后期以养气血、补肝肾、强筋壮骨为主,如壮骨养血汤、左归丸、右归丸等。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中医骨科护理的重要方法。早期可以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药膏,如定痛膏、双柏膏等;中后期可以使用具有接骨续筋作用的中药药膏,如接骨散等。中药外敷能够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

中药熏洗:在骨折的后期,当骨折部位基本愈合,但关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可以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进行护理。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作用的中药煎煮后,先利用蒸汽对患肢进行熏蒸,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再将患肢浸泡在药液中。中药熏洗能够有效地松解粘连的瘢痕组织,改善关节的功能障碍。

、饮食护理

早期饮食:骨折后的1-2周为早期,此时患者的骨折部位肿胀、疼痛较为严重,消化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燥热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肿胀和疼痛。

中期饮食:骨折后3-6周为中期,此时瘀肿逐渐消退,但骨折尚未完全愈合。饮食上应增加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瘦肉、豆类等。同时,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黑木耳、洋葱等。

后期饮食:骨折7周后进入后期,此时骨折基本愈合,需要进一步加强营养,以恢复肢体的功能。饮食上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的食物,如枸杞、核桃、黑芝麻、山药、牛膝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功能锻炼

早期锻炼:骨折后的早期,在保持患肢固定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锻炼,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这样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中期锻炼:骨折后的中期,随着骨折的逐渐愈合,可以适当增加功能锻炼的强度和幅度。例如,可以进行关节的屈伸运动、旋转运动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后期锻炼:骨折后的后期,骨折已经基本愈合,此时的功能锻炼应以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为目标。可以进行一些负重训练、行走训练等,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情志护理与预防并发症

1.情志护理

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常常伴随着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担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骨折的成因、治疗过程以及预期的康复时间,帮助患者建立对骨折的正确认知。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

2.预防并发症

感染预防:感染是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大威胁。为了预防感染,应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可以使用中药外洗、热敷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的愈合。中药中的抗菌成分还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降低感染的风险。

深静脉血栓预防:由于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应早期进行床上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如踝关节的屈伸、肌肉的等长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穿戴弹力袜或使用间歇充气装置,通过物理方法增加静脉回流,降低血栓的风险。
    压疮预防: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可以使用气垫床、海绵垫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

结束语

骨折后的中医骨科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康复过程,涉及初期处理、复位固定、中药治疗、饮食调养、针灸推拿、功能锻炼、情志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中医护理手段,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还能加速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