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鸡黍镇杨庄小学 山东省济宁市 272200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可以更好、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此外,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强化其他科目的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进行独立阅读,然后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逐步培养出一种阅读能力,既能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又能让他们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上取得突破,锻炼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和综合思维的发展。同时,阅读文本是文化信息的有效载体,阅读文本体现出文字美、语言美、思想美,有助于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此外,阅读教学还具有德育功能,对于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阅读教学要突破知识层面的束缚,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综合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能得到长足发展,体现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与意义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从学生第一天开始识字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不断地通过阅读涉猎语文知识,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知识的运用并不断地进行思考。由此可见,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否深入的重要原因。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不仅难以体会各类文章中所含有的深意,更是连一些基本的句式结构与语法脉络都无法理解,又如何能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及文章所流露的信息。纵观文学史上各种赫赫有名的文人墨客,无不都是博闻广识之人;各种流传千古的绝笔名篇,都难以离开引经据典。而这一切都与阅读息息相关,唯有学会阅读,才能逐渐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才能在阅读中感悟人生,才能在博闻广识的基础上做到厚积薄发。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初期,他们对于各种知识的认识是浅薄的、片面的,而利用教学环节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则如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潜能与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本领,可以在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让他们通过广泛阅读,获得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正是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来了解语文知识与掌握写作方法的,教师才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导向来设计教学环节与改进教学方式。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2.1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性与探索性思维,就要把大量的阅读时间留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要积极地开展阅读教学。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阅读笔记,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去和作者进行交流。教师还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小真的长头发》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来默读课文,让他们对课文有个大概的认识,理解自己的疑问,然后在教师的解释中找到答案。随着教师对文本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和解释,自己原本存在的疑问就会得到解决,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对文章的技巧进行鉴赏。因此,要把握好课堂开始前的时间,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在听讲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2.2领悟阅读文本思想情感,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阅读文本文字信息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经过欣赏、体验、表现和创造等一系列过程,理解作者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形成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比如《少年闰土》中作者通过描述闰土的巨大变化,揭露了封建社会下普通劳苦大众苦难的生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章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表达、思考中体会情感,在美的情感指引下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成为美的创造者,最终实现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4.挖掘阅读文本文化内涵,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阅读文本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可通过阅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文化要素,树立文化自信。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鲁迅精神和他的作品传递出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好文化内涵的挖掘工作,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2.3引导反思,提升阅读效果
引导学生反思并提升阅读效果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阅读过程和理解水平,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升阅读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程进行反思,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理解感受。例如,可以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阅读日志,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在每次阅读后,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理解体会和思考问题,通过不断地记录和总结,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提升阅读效果,教师也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日志,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不断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体验分享会或阅读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收获。通过与他人分享,学生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发现自己阅读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和改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保持持续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不断提升阅读效果,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个别辅导或小组讨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实现阅读的自我完善。
结束语
总之,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目标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以往陈旧的阅读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并且让他们从情感体验的视角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更是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才能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要想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必须把学生引入教材中,给予更多的激励性评价。
参考文献
[1]陈蓓蓓.小学语文学科认知情境的建构[J].语文建设,2023(10):76-80.
[2]李倩云.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8):194-196.
[3]项小燕.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