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赞皇县第一中学
摘要:情境性、任务性、实践性的融合是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需求的必然选择。情境性为语文学习搭建了生动的舞台,它让学生不再面对枯燥的文字,而是进入特定的场景去理解文本。例如在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创设古代文人雅集的情境,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诗词意境。任务性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使他们在目标的引领下进行知识探索。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布置分析文章结构的任务,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本分析能力。这两者与实践性的结合,开启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语文新教材;“三性”特征;融合;创新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语文新教材的“三性”特征带来了新的活力。情境性为语文知识的传递营造了适宜的氛围,它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小说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描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等情境元素,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小说的世界。任务性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保障,它为学生的学习规划了路径。在写作教学中,设定特定的写作任务,能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素材收集和构思。而实践性则是将前两者落到实处的关键,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把情境中的感悟和任务中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一、三性的概念
在初中语文教学领域,情境性、任务性和实践性这“三性”对达成育人目标、培育核心素养意义非凡。情境性要求在教学中构建贴合教学内容的场景或氛围。这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的距离,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教授鲁迅的《故乡》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任务性意味着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的学习更具目标性。如在文言文学习中,布置让学生梳理文中实词、虚词用法的任务,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性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如组织课本剧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课文的理解、语言的表达以及人物情感的把握都会得到锻炼。这“三性”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初中语文教学。
二、语文新教材“三性”特征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教材的“三性”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意义重大。情境性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知识,如学习古诗词时,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境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涵,包括字词的特殊用法、情感的表达等。任务性为知识构建明确方向,像阅读理解任务促使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结构、人物形象等知识。实践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如通过写作实践巩固字词、语法知识,同时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三性”相互配合,让学生从多方面获取知识,将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逐步构建起完整、扎实的初中语文知识体系,为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对教学方法改进的推动
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三性”有力地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情境性促使教师突破传统讲授法,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例如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呈现故事发生的背景等情境元素,这就需要探索多媒体、角色扮演等创设情境的方法。任务性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任务,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为任务驱动教学。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布置实词虚词辨析任务,教师就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改进教学引导方式。实践性推动教师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像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教师要思考活动的组织流程、评价标准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适应“三性”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三)对教育目标达成的助力
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三性”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助力颇多。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情境性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入理解知识与技能,任务性明确学习任务,实践性确保学生熟练运用。例如在口语交际课上,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并让学生实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情境性提供问题情境,任务性引导探究方向,实践性让学生在操作中总结方法,如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在情境里发现问题,按任务探究并总结学习方法。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境性引发情感触动,任务性培养积极态度,实践性促使价值观内化,如在爱国主义主题的课文学习中,这“三性”共同助力达成教育目标。
三、语文新教材“三性”特征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与创新策略
(一)情境性融入微调课文
在教材课文出现微调之时,教师能够借助课文里的元素来创设情境。具体而言,针对那些与革命家相关的作品,教师有必要深入探寻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从而把学生引领到当时的革命情境里去。就拿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来说,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展示旧中国的图片、影像资料等方式,营造出当时中国遭受列强肆意侵略、民众深陷于水深火热境地的情境。这一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作者为何会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毕竟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情境下,作者依然心怀希望,这种希望源于对祖国深沉的爱以及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如此一来,情境性也得以增强。
(二)境性与三大文化
在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充实的进程里,情境性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就革命文化而言,其中包含众多革命家相关的作品。教师可精心创设角色扮演之类的情境。比如在研习《老山界》这一作品时,安排学生分别饰演红军战士和当地的百姓,模仿红军长征时翻山越岭之际与百姓相互交往的情景。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教师能够创设与当代社会生活场景相关的情境。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且快速发展的社会,作品往往反映着当下的社会思潮、价值观等,创设这样的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将作品与现实联系起来。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古代文人雅集的情境。古代文人雅集往往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交流思想的聚会,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所营造出的独特意境,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感受诗词之美,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境性在“阅读综合实践”中的运用
在新设的“阅读综合实践”栏目中,情境性可以为单元学习综合性任务提供背景支持。在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阅读综合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态危机的情境,如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的图片和数据,然后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从本单元的阅读中能得到哪些启示?”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新教材“三性”特征的融合与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情境性使语文学习充满趣味与深度,任务性让学习过程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实践性则保证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将这“三性”融合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语文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充满活力与创新的语文课堂中茁壮成长,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云娟.优化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三策略”[J].语文世界,2024,(29):91-92.
[2]梁东霞.优化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三策略”[J].语文世界,2024,(17):22-23.
[3]刘金玉.凸显“三性”,让教学生动而深刻[J].初中生世界,2022,(04):70.
[4]张清媛.突出语文文学性特征重铸课堂教学支撑点[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2(07):69-70.
[5]孙宗良,许爱春.文学、人学与语文教学——从文学性格分析看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建构性特征[J].语文学习,2022(1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