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4
/ 2

思政元素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研究

帅羽,蒲红莉,许晴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智慧建造学院,四川 眉山 620564)

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趋势。新时代高校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认清时代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成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光明之路。将思政元素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设计之中,形成本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本文立足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实践,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和融入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思政方向和思政办法,分析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元素,思考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办法。

关键词:教学实践、思政元素、思政方向、建筑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座谈会中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我们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引入课堂思政,应该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传统建筑文化,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历史、文化、测绘精神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高远志向,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问题,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发展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来说意义重大。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教师亦面临教学积极性的考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陷入孤岛化、边缘化、空乏化的地步。现代高职院校面临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空洞、言之无物、脱离实践等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意味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已经刻不容缓。针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其课程思政元素较难挖掘,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较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造成较少高职院校对本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方面的深入研究。所以,本课题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的研究意义重大。

2 三大思政方向:建筑测量传统优秀文化、“测绘精神”、“工匠精神”

明确《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方向才能对思政元素进行有效挖掘,课程思政方向可以进行多方位探索,从而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进行全方位囊括分析。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能够从建筑测量传统文化、“测绘精神”、“工匠精神”三大思政方向中汲取营养和获取思政资源。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需要新时代新青年传承和发扬,建筑测量传统优秀文化也需要被时代铭记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新时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供了丰富的价值资源。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应该重视中国传统优秀测量文化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在专业课程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中积极融入测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认同感,使学生对测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支点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产生动力和热情。在学习传统测量文化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大国文化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将建筑测量传统优秀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可以从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演进发展为出发点,对比古代测量工具与现代测量仪器,了解时代科技发展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古代建筑文化为切入点,了解古建筑和古代测量技术。以地图文化为又一切入,了解古代地图绘制对于古代国家兴亡的影响。以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视角对其论述,旨在探索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继而从实用论的视角总结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改革及具体方法步骤。

“测绘精神”是建筑工程测量职业的职业精神准则,培养技术型人才不能忽视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测绘精神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重点,锤炼学生心志、养成学生品行是建筑工程测量职业素养的基石,“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十六字箴言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精神口号。在建筑工程测量实训课程学习中不仅是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围绕建筑工程测量员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方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强调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同频共振。“测绘精神”的学习不仅是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不畏风雨、不惧艰难,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是力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部署凝聚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工匠精神”是靠自己的双手使得作品更加完善。每一个行业、职业都需要“工匠精神”,建筑工程测量职业也需要“工匠精神”,需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需要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应该着力于“工匠精神”的教育资源开发和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对测量本职工作执着、专注的工作态度,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3《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课程内容的融合

3.1将中华传统优秀测量文化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

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介绍模块,可以通过介绍中华民族测绘史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祖国深厚的测绘文化底蕴,感受测绘技术时代变迁、薪火相传。可以利用图片、视频、思政故事等形式将中华民族测绘史融入课程。网络能够收集大量测量文物图片作为课程展示。视频可节选《地图传奇》纪录片,其对地图文化发展和测绘技术有较深刻的讲解。思政故事挖掘应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时可以加入以下思政故事:禹奉舜命治理洪水的故事无人不知。在治水过程中,采用“左准绳,右规矩”,测量远近和高低。他铸造的九鼎图,是中国最早的原始地图。从古至今,测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小至房屋建设,家具安装大至行政规划,行军打仗都必须有测绘人员参与。数据的精确度以及准确度影响到了整个测绘行业的发展。古代中国能够领跑全球(据悉宋朝GDP一度达到全球35%)测绘贡献了其不可磨灭的力量。工程测量是一项要求技术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工作,依据就职人所专注的领域,受雇于土木工程﹑路政﹑建筑或房屋等建筑相关部门工作。在讲解水准仪仪器时可以加入以下思政故事:如今,测量高程用的是先进的自动找平水准仪,中国古代三维测绘所用基本道具有“准”、“绳”、“规”、“矩”四大类。从中华民族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变迁中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并且学习在继承和创新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21975年和2020年珠峰测量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

水准测量课程中可以融入1975年和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案例进行课程思政,采用电影《攀登者》、珠峰测绘纪录片、人物采访等素材进行直观讲解。中国政府在1975年7月23日宣布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精确测得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测量同志们经历了极为严峻的环境挑战,不畏艰险,涉足西藏65个县,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许多高原无人地区进行了测绘工作。最终,他们填补了中国大陆的测图空白,出色地完成了对西藏高原大地和地形测量任务。在这次测绘任务中为了完成目标,共有22人光荣牺牲。通过这一“测绘精神”典型案例,使学生铭记“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十六字箴言。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全面展开,5月27日登顶成功。随着时代变迁,5G网络已经覆盖珠穆朗玛峰,为测绘通讯提供保障。仪器变迁,2020年珠峰测量仪器是全国产化的雷达系统和GNSS。时代变迁,测绘精神不变,测绘队员依旧风雪无阻,砥砺前行。珠峰测量从来不是一次简单的高程测量还是国家测绘实力的展示,是科技实力的展示,也是民族精神和测绘精神的展示。

3.3将“工匠精神”融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课中可融入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课程思政。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测量数据的精确度以及准确度将影响到了整个测量过程,同时也说明了测量工作需要精益求精。本课程思政将充分运用“大国工匠”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课程思政工作,2018年度“大国工匠”陈行行,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高级技师,从其个人事迹中深刻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持续专注、开拓进取、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大国工匠精神。为开展大学生“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资源支撑。

4结论

本文立足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实践,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进行研究,探索出以“测绘精神”“工匠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主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思政大方向,分析出中华民族测绘史、1975年和2020年珠峰测量、“工匠精神”等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元素,根据《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内容找出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德毅,等.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2]高德毅,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3]于晓萍,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

[4]胡树祥,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王思震教师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