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对急诊心绞痛缓解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6
/ 2

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对急诊心绞痛缓解效果研究

高珊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10005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疗法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的缓解效果,为急诊心绞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心绞痛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疗法,主要针对心经和心包经的相关穴位,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急诊治疗。比较两组在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SF-36)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疗法能有效缓解急诊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合作为心绞痛的辅助治疗手段。

关键词心绞痛、经络理论、按摩、急诊、生活质量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胸痛症状,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肌缺血所致,具有突发性强、疼痛剧烈等特点,常在急诊环境中出现[1]。现代医学对于心绞痛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但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佳,或药物副作用导致症状加重。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中的经络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和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内脏功能紊乱。在心绞痛的治疗中,针灸和按摩作为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已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的缓解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辅助现代治疗的中医方法。通过对按摩手法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期望为心绞痛的急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急诊科就诊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疗法。按摩手法主要针对心经、心包经的相关穴位(如内关、神门、心俞等),操作由专业按摩师进行,每次按摩持续15-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同时,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急诊治疗,包括抗心绞痛药物、吸氧等标准治疗措施。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急诊治疗,不进行按摩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心绞痛症状的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⑴心绞痛症状缓解效果:心绞痛持续时间: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持续时间(以秒为单位)。心绞痛发作次数:统计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次/天)。⑵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使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多个方面。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⑶心血管不良事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猝死等,评估两组患者的安全性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mean ±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

治疗前后,观察组(或对照组)在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方面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经过7天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相比之下,对照组虽有所改善,但效果不如观察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1. 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对比

组别

n

心绞痛持续时间(s)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5

320.5 ± 30.2

150.3 ± 20.1

4.8 ± 1.2

1.5 ± 0.6

对照组

25

318.2 ± 29.8

240.4 ± 25.7

4.7 ± 1.1

3.2 ± 0.9

t

0.271

13.808

0.307

7.858

P

> 0.05

< 0.01

> 0.05

< 0.01

2.2 两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经过7天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2  两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SF-36 总分

治疗后 SF-36 总分

观察组

25

65.2 ± 5.3

85.4 ± 4.8

对照组

25

65.5 ± 5.1

72.3 ± 4.5

t

0.204

9.955

P

> 0.05

< 0.01

2.3 两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0%,表明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疗法在急诊环境中是安全的。

表3  两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组别

n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猝死

总数

观察组

25

1例

0例

0例

1

对照组

25

2例

0例

0例

2

x2

0.355

P

> 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疗法能够显著缓解急诊心绞痛患者的症状。与仅接受常规急诊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按摩疗法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频率上都有明显减少。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按摩疗法不仅能够缓解心绞痛的急性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此外,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验证了按摩疗法在急诊环境下的安全性。

本研究的发现与此前关于针灸和按摩在疼痛管理中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既往有研究指出,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2]。本研究首次在急诊环境中将按摩应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验证了经络按摩在缓解心绞痛方面的效果。这与一些针灸疗法研究中的发现一致,表明中医经络疗法在调节内脏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按摩疗法通过刺激心经和心包经的相关穴位(如内关、神门、心俞),能够调节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3]。在中医理论中,心绞痛的发生与心气虚弱、血瘀等因素有关,按摩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能够改善这些不良病理状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心肌供氧,从而减轻心肌缺血所导致的疼痛[4]

综上所述,基于经络理论的按摩疗法能有效缓解急诊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合作为心绞痛的辅助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照杰.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 14(23):3.

[2].何佳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穴位温度敏化与痛敏化现象及其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

[3].李学惠."内关""神门""心俞"间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 2002, 22 (12).:3.

[4].ZHANG Min,WANG Li.穴位按摩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3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