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7
/ 2

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探究

李珊珊

垫江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重庆市 408300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中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护协作;无缝隙衔接护理;艾滋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1]。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艾滋病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治疗依从性差、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提供个性化、全方位、延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医护协作和无缝隙衔接护理强调医护人员间的密切配合以及院内外护理的有效衔接,已在多种疾病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2]。但目前将二者相结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效果,以期为艾滋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74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西方印迹试验(Western Blot)确诊为HIV阳性;(2)年龄≥18岁;(3)神志清楚,能配合治疗及调查;(4)预期生存期≥6个月。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史;(3)依从性极差,无法配合治疗;(4)资料不全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及运动指导、心理支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医护协作小组:由医师、护士、心理医生、营养师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患者病情变化,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2)优化就诊流程:简化挂号、缴费等环节,为患者提供绿色通道,缩短候诊时间。医护人员态度亲切,耐心解答患者提问。

(3)规范治疗护理:执行ART规范化治疗,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口服用药指导,告知服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等。

(4)加强健康教育: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教手册等方式,向患者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包括感染途径、预防措施、治疗原则、自我管理等,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5)营养支持: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合理膳食计划,纠正营养不良。嘱患者少食多餐,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6)心理疏导: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倾听、支持等方式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转介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至心理科就诊。组织患者参加心理沙龙、趣味活动等,缓解压力。

(7)院内外衔接:护士与社区医护人员建立联系,制定出院后护理计划。定期家访或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用药及复查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必要时安排转诊。

1.4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参照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3]进行评估,总分08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2)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1]进行评定,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维度,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焦虑抑郁情绪:分别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进行评定,总分均为208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重。(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7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上述指标均于护理前、护理12周后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两组MMA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MMA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7

4.22±1.03

5.84±1.26

观察组

37

4.35±1.12

7.08±1.41

t值

0.524

4.081

P值

0.602

0.000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

总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7

35.62±6.44

51.38±8.25

32.49±5.27

48.73±6.69

30.81±4.96

45.22±5.57

37.55±7.12

53.09±9.38

34.12±5.39

49.61±7.51

观察组

37

34.85±6.71

59.16±7.82

31.74±5.54

55.61±7.43

31.39±4.83

52.08±6.14

36.92±7.35

60.44±8.66

33.73±5.62

56.82±7.79

t值

0.475

3.974

0.553

3.933

0.459

4.694

0.353

3.316

0.282

3.805

P值

0.636

0.000

0.582

0.000

0.648

0.000

0.725

0.001

0.779

0.000

2.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7

57.36±6.92

48.25±5.08

59.41±7.54

51.63±6.17

观察组

37

58.09±7.15

41.77±4.33

60.22±7.71

44.85±5.23

t值

0.432

5.563

0.446

4.825

P值

0.667

0.000

0.657

0.000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7

16(43.24)

14(37.84)

7(18.92)

30(81.08)

观察组

37

24(64.86)

12(32.43)

1(2.70)

36(97.30)

χ2值

4.907

P值

0.027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常面临治疗依从性差、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抑郁等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护协作与无缝隙衔接护理可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医护协作强调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针对患者个体化特点制定诊疗护理计划,而无缝隙衔接护理强调院内外护理的连续性,保证患者出院后能够获得持续指导和随访。两种模式相结合,可全程、全面地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本研究尚存在样本量偏少、随访时间较短等局限,未来还需扩大样本、延长随访,进一步验证该护理模式的长期效果。此外,如何建立高效的医院-社区协作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秀萍,刘洛红,陈静婷,王桂华,黄爱琼,倪海星,张静,郑玉平.艾滋病合并肿瘤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24,46(1):167-169.

[2]庞丽敏,武宁,李菲.老年宫颈癌患者全麻下核磁引导近距离放射治疗医护协作联合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3,44(6):696-700.

[3]郑义春,黄映.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4):170-171.

[4]黄华.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33):135-137.

[5]刘韫仪,廖思兰,曹滨燕.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医护关系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9,39(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