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10-2023.10,1年内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研究组(50例,实施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呼气峰值流速(P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癌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字】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肺癌;围手术期;心肺功能
肺癌是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肺癌确诊后采用手术治疗进行切除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若术后护理不到位,术后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花销增大甚至死亡。因此需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本研究中,即分析了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2.10-2023.10,1年内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肺癌,并进行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症状。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49.45±5.19岁)和研究组(50例,男26例,女24例,50.38±6.23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吸氧、雾化、祛痰等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仅需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仅需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即在护理过程中详细观察病情,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并对其实施饮食护理、用药指导、解答相关疑问等常规护理。
1.2.2 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干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下肢耐力训练。下肢的耐力锻炼采用蹬功率车的方式进行,其强度在60%~80%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所对应的负荷区间内,每天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负荷会增加5%~10%。每天记录心率、脉搏、呼吸次数及指脉氧。在每一轮的训练开始时,首先进行10 W的热身,持续5 min,然后根据当天的负荷,以60 r/min的速度维持5 min,并休息5 min。这两个阶段交替进行,时间为1:1,最终以10 W的速度慢速踩车5 min作为结束,大约持续30 min。该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健身方法,在运动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电图、指脉氧和血压,持续7天。基于Borg评分的主观疲劳度,我们将运动量维持在11~14分的范围内。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气促、疲劳感或血氧饱和度降低到85%,那么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在休息后重新开始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都需要医务人员的陪同,并配备了急救药物和相关设备。
2.呼吸肌训练。在进行呼吸肌的训练时,选择使用SPIRO-BALL呼吸训练器。当患者坐下并平稳地呼气后,让患者含住咬嘴并缓慢地吸气。在吸气过程中,患者腹部向外凸出,流量球则保持在预定的位置。当活塞达到预定的容量后,需要进行1~2秒的屏气。随后松开咬嘴,缓慢地缩唇并呼气,腹部内收,5次/组,每日3~5组。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静态肺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静态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呼气峰值流速(PEF)。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考察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呼吸衰竭三项,护理人员需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态肺功能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在静态肺功能方面,研究组患者FVC、MVV和PEF指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静态肺功能对比()
组别 | 例数 | FVC(L) | MVV(L/min) | PEF(L/s) |
对照组 | 50 | 2.36±0.38 | 63.81±19.52 | 4.41±1.16 |
研究组 | 50 | 2.81±0.35 | 72.72±13.62 | 5.32±0.95 |
t | - | 6.159 | 2.647 | 4.292 |
P | - | 0.001 | 0.010 | 0.001 |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肺部感染 | 肺不张 | 呼吸衰竭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50 | 8(16%) | 5(10%) | 6(12%) | 19(38%) |
研究组 | 50 | 4(8%) | 2(4%) | 3(6%) | 9(18%) |
x2 | - | 4.960 | |||
P | - | 0.026 |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病情的控制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还取决于患者术后护理的有效与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和生命再次受到威胁,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3]。预防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重点内容,而术前心肺功能状态是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依据。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更好的护理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保证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是有重要意义的。常规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临床效果有限。由于手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应激及炎症反应,患者在术后机体耗氧量增加,因此需要在术前有足够的心肺储备[4]。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护理方法。术前短期康复训练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康复和营养支持。通过该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呼吸能力和心肺耐力,增强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力,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此次研究分析表明,通过对研究组进行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患者的静态肺功能较对照组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对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是显著有效的。
综上所述,在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对患者有显著积极的应用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静态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海丽,刘小艳,沈云.术前诱发性肺量预康复训练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肺功能、运动耐力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1):1318-1320.
[2]杨一枭,冀洪峡,赵娜.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在肺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9):49-51.
[3]肖国泽,陈厚赏,梁小云等.术前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7):181-184.
[4]王宝钗.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训练的护理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0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