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视角下许渊冲英译版《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8
/ 2

三美论视角下许渊冲英译版《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研究

牛玉娇  李春燕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

摘要:本研究以许渊冲英译版《西厢记》为研究文本,深入探讨了三美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首先分析了《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特点和分类,然后结合许渊冲的《西厢记》译文,详细探讨了其在三美论指导下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对于深入理解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西厢记》;文化负载词;许渊冲;三美论

1.许渊冲三美理论介绍

许渊冲的“三美”包括三个原则:三个原则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即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原文内容的准确完整表达,避免误译、遗漏和多次翻译。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美的词语,尽可能地表达原意境之美。其次是音美,即在翻译时尽量保持原诗在发音上的优美。许渊冲先生认为,即使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没有韵脚,也不能保留原文的风格和味道。翻译诗歌应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尽量表现原文的音韵美。形式美主要是强调译文应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征,徐渊冲先生把它放在了三美的最后,形式美使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魅力,形式美体现在原文的结构上,主要针对的是句子结构和行数,并要求翻译应在段落上整齐、对等。总之,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追求意美,其次音美,最后才是形式美。如果这三个原则不能同时满足,那么我们首先要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考虑到声音和形式的美。它在诗歌翻译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2.意美视角下《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

意美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意象和典故的翻译上。本文主要从形象翻译和典故翻译两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西厢记》第二幕第四场中崔莹莹焚香祈福的叹息,引起了张生的思考,有了以下诗歌。诗中张生把自己比作“司马相如”,把崔莹莹比作“卓文君”。“小生岂敢自称相如,只是小姐呵,教文君将甚来比得你。”

Though I cannot presume to compare myself to the ancient sage,Miss Oriole, you are in every way a worthy rival of the beautiful lady. (Xu 189)

这篇文章采用了典故翻译。根据这个故事,汉代著名作家“司马相如”用“古琴”演奏了自己的歌曲《凤凰求偶》,表达了他对才华横溢的女人“卓文君”的无限崇拜和热情追求,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广泛传播。在《西厢记》中,张也演奏了这首歌来表达他对崔莹莹的爱慕。“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属于承载社会文化的典故词。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有其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译者对其进行翻译并不容易。这种翻译手法体现了徐渊冲先生对意义美的要求。此外,这种翻译技巧可以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更容易理解,减少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3.音美视角下《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

中国诗歌的音美主要体现在韵律和重叠词上。本文将从韵律翻译和重叠词翻译两个方面阐述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例如许渊冲先生将“永志无别离  万古常相聚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 484)。”翻译为:“And you will never  One from the other sever.May lovers neath the skies  Be United for ever and ever! ”(Xu 485) 这段话在翻译中采用了重叠词翻译。在这三句话中,“永不”、“断绝”、“爱人”和“永远永远”相互呼应。从韵律的角度来看,它充满了韵律,就像一首优美的旋律,回味无穷。不仅有韵律之美,还有对称之美。再如:“九曲风涛何处险,正是此地偏。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王 8)许渊冲先生将此翻译为:“Of the tortuous, turbulent Yellow River, where Is the perilous part? Surely it’s there. White-crested waves upsurge as high。” (Xu 9) 这段话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韵律翻译。“九曲”是黄河的另一个名字,因为黄河蜿蜒曲折。“雪浪”指的是像雪一样汹涌澎湃的黄河。这两句话勾勒出黄河的壮美,也暗示了张生在公开场合的远大抱负。许渊冲先生根据音韵美原理,采用意译的方法,将“九曲”译为“Yellow River”,并在前面加上“曲折”,更好地诠释了“九曲”的意思。“雪浪”一词被翻译成“White-crested waves”,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海浪的壮丽景象。此外,译文中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都押韵,便于阅读。这种英语翻译非常贴近文本的内容和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原文中的音美。

  1. 形式美视角下《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
    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形式对偶上。例如:恨成就得迟,怨分去得疾。(王 350)译为:It is my regret    So let we met  

It grieves my heart  So soon to part (Xu 351)

这段话的第一句和第三句以“It”开头,第二句和第四句以“so”开头。所以这篇文章的形式是对立的。而结尾词“regret”、“met”、“heart”和“part”都押韵,读起来节奏感很好,徐渊冲先生在这首歌中将形式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西厢记》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为研究对象,从“三美”的角度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发现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巧妙地将“意美”“音美”和“形美”融合在一起,使译文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又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参考文献

[1]许渊冲. 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M]. 北京:中国翻译出版社,2021.

[2]黄琳.文化“走出去”视角下《西厢记》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文化学刊,2020(9):4.

[3]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张琳.美学视角下许渊冲古典诗歌翻译研究[J].名作欣赏,2024(9):17-19.

作者简介:牛玉娇 女 山东协和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李春燕 女 山东协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传播与跨文化研究。

论文来源:本论文依托2024届毕业论文:三美论视角下许渊冲英译版《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