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既是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持续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抓手。本研究以“探寻乡村发展足迹,助推美丽乡村振兴”为目标,对哈尔滨市双城区幸福满族乡久援村展开调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互动交流等形式,充分了解特色乡村风貌、当地自然与文化资源、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情况等。
该村是乡政府所在地,距省城哈尔滨市区30公里,距离双城的城区10公里,辖1个自然屯,幅员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28万亩,林地660亩,102国道在村边通过,交通运输十分便捷。村中现有721户,常住人口2431人,其中满族人口1315人,占人口总数的54%。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交通及位置优势得天独厚。
1 充分发掘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历史文化悠久。久援满族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从京城、盛京、吉林等地迁移而来的移民开荒垦田,经过二百多年的人丁繁衍,形成了如今的村落,号称“关东京旗第一村”。村里还保存着女真遗址、玉历祠、满裔关家神堂、屯田肇兴地纪念碑、古井遗址等满族遗迹。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久援村进行过调查访问和参加农业生产,包括伟人邓小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国务委员陈俊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中共松花江地第一委书记强晓初等。
因地制宜,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村横向街道7条,纵向街道5条,道路水泥硬化率达到100%,排水沟约6000余延长米,道路两侧栽种金叶榆等景观树,村民住房砖瓦率达到98%,自来水入户率100%,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厕所改造工程和污水管网工程基本完成。村内有垃圾清扫车5辆,各户配备垃圾桶,实行门前“三包”。先后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省住建厅评为“宜居示范村”,被双城区授予“旅游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村书记赵喜忠说,村委会大力开展能力作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和文明道德评选活动,成立乡村建设村民理事会,让群众的参与贯穿美丽乡村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的各个环节,倡导和睦家庭、邻里、家园、社会文明新风尚。
美丽乡村建设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满族文化传统和民俗。村口建设了一座具有满族色彩的牌楼,上书“京旗屯田第一村”,集满族图腾“海东青”、八旗旗徽、久援村村徽于一体。主街道两侧临街的商户统一制作了满汉文八旗色彩的牌匾,建有5000余米的仿古文化墙,展示了满汉民族的发展沿革,建有占地3600平方米的巴图鲁文化休闲广场,定期举办“颁金节”、“柳母节”祭祀活动、“索伦杆”祭祀活动等满族民俗文化活动,让村民、周边群众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带动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2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强化管理,健全长效机制。久援村坚持科学发展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设计执行“强牧业、优农业、兴工业”促进村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交通地位、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主导产业为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以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业持续稳定高产,支持相关企业发展,争当全乡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传统农业持续稳定高产。村里种植的作物包括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以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业持续稳定高产,推行玉米大垄宽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一喷多促”、生态化种养结合、秸秆还田等技术,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村里有4000亩的西瓜,陆地菜为主的经济收入已占到了种植业收入的46%,且呈现逐年扩大规模的态势。
养殖业呈现良性发展。奶牛存栏达到1600余头,鸡蛋饲养量达5万余只,养殖业的总收入以占到了农业收入的53%。村里的企业包括黑龙江八旗水棉袄酒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仓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北方奶牛繁育有限公司、黑龙江铧镒农机合作社等。村书记赵喜忠表示在未来的几年里,村里将继续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加快规模高效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建议
存在的问题。在环境卫生方面仍然存在生活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农户家大多没有排水设施,普遍使用的旱厕卫生情况令人堪忧,尤其是夏季,气味难闻,蚊虫也多;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亟待解决。村屯绿化方面存在一定的管理不足,村民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植树完成后出现树木死亡、生长异常等问题。在粮食单产提升方面,存在品种越区种植现象、一家一户地不多但品种选了好几个、购买种子渠道不正规等问题,影响最终的农作物产量和农户收益。产业发展方面,还有散户饲养奶牛、鸡、猪等畜禽,部分农户养殖技术不过关,存在风险大、收益低的问题,村里留守的劳动力多数年龄偏大、素质偏低,限制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未来发展建议。(1)建议村委会聚焦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同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和粪污治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建议进一步搞好村屯绿化的规划设计和造林实施,形成独具特色的村屯绿化模式,同时提升基础设施,打造满足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3)建议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探索特色栽培、高产创建模式,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尤其是玉米品种,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挖掘土地潜能,向产量要增量,同时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农业数字化。(4)建议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特色产业,加快构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实现多元化、效益化乡村产业发展。
1
[*] 通讯作者,张嘉月(1995年-),东北农业大学讲师,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工作。Email:5268261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