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纪念馆单位 716000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中赞誉他爱国兴学,投身救亡斗争,推动华侨团结,争取民族解放,是侨界的一代领袖和楷模。
生于1874年的陈嘉庚,在他16岁的那一年,从家乡福建集美漂洋过海来到了新加坡,留在了早年到新加坡经商的父亲身边,学着打理生意。不久后,他开始自已创业,凭借着出色的商业头脑和管理才能,陈嘉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橡胶、木材、种植等多个领域;先后开办了几十家工厂,100多家商店等,成为了东南亚知名的大企业家。
久居南洋,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陈嘉庚更加心怀祖国。在南洋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国遭受的内忧外患,亲历了海内外同胞受人欺凌的屈辱。他开始探索民族自强和复兴的道路。他认定,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学是国民的使命。
怀着一腔教育救园的热血,1894年,陈嘉庚用仅有的2000银元,开始在家乡创办学塾,拉开了他在国内兴办教育的序幕。从1913年开始,陈嘉庚和弟弟陈敬贤在故乡集美创办了小学、师范、中学、幼儿园、水产、航海、商业、女师、农林、幼师、国学等,形成了中国仅有的,由个人独资创办的学村。然而,陈嘉庚还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那就是创办一所大学,他怀着"为吾国放一异彩"的宏愿,自新加地启程回国。
风尘仆仆回到家乡的陈嘉庚一刻也没有停歇,来回奔波。拜访政府官员、请教学者名流、寻找校舍、聘请教师。
厦门大学筹办于中国东南沿海一个孤岛上,一时间群贤毕至。鲁迅、顾颉刚、孙伏国等当时的著名学者纷纷南渡,来厦门大学任教。然而不久后,陈嘉庚的事业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危机,全球橡胶行业急剧下滑,陈嘉庚的生意遭受重创。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运营大学令陈嘉庚不堪重负。但是,为了支撑持厦大办学,陈嘉庚卖掉了自己名下的橡胶园,还卖掉了自己和儿子共同居住的别墅。陈嘉庚当时说了一句话:公司可以关门,学校不能不办。
直至1937年,为了厦门大学有更好的发展,他把学校无偿捐给政府,更名为国立厦门大学。也正是在这一年的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烽火随即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东南亚,各地的华侨群情激奋,积极捐物,支援祖国抗战。
1938年10月,“ 南洋华侨筹振祖国难民总会 ” 宣告成立,时年64岁的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南侨总会成立后,将东南亚各地的80多个等振会、1000多个分会的上千万华侨华人团结在了一起,为中国抗战筹振捐款。陈嘉庚在自己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仍每月捐款2000元,一直到抗战胜利。
陈嘉庚时刻关心着国内抗战的情况。1940年,他组织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实地了解目前的抗战局势和祖国人民的生活,并亲自到抗日前线慰问抗战将士。
在国内慰问考察期间,陈嘉庚也来到了重庆,他利用欢迎会、个别交谈、参观、访问的机会,考察着国内抗战的情况。然而,一个多月下来,他在重庆亲眼目睹了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腐败,生活的奢靡。使陈嘉庚对国民党政府深感失望。
1940年5月底,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陈庚来到了延安。在这里,陈嘉庚受到了各界5000余人的热烈欢迎。在杨家岭的窑洞前,毛主席在一张石桌上招待了陈嘉庚。饭菜端上来后,只有白菜、咸萝卜干、外加一碗鸡汤。毛主席介绍说:这个鸡汤是邻居听说我有远方的贵客来,杀了鸡做成鸡汤特地送过来的。这个菜是我自己种的。随后,毛主席向陈嘉庚描绘着中国的未来,这让陈嘉庚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
后来,他在回忆录中说:那个桌子非常简陋,吃的饭呢,也非常的简单。他当时就想到了相对于重庆的灯红酒绿,延安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他发现毛泽东用的书桌只是比一般学生用的课桌稍微大一点点,所有的陈设都非常的简单。他确实看到了一个和国统区,和重庆不一样的一个世界。
在访问期间,毛主席曾与陈嘉庚多次交流。每次都有南洋学生来参加,大家进屋后随便坐,谈笑风生,无拘无束。毛主席的勤俭朴素、平易近人给陈嘉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毛泽东主席,陈嘉庚也见到了朱德等其他中共领导人,都给他以深深的触动。
在延安,亲眼目睹了共产党军队的官兵平等,领导人的勤俭朴素,以及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陈嘉庚对中国共产党愈发钦佩。在延安考察的一周期间,他还参观了延安的学校和工厂,与各界人士及青年举行座谈会等,短短几天的访问经历,使陈嘉庚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返回南洋后,陈嘉庚对大家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从此,在陈嘉庚的心中,便认定了共产党,并最终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终身。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务。2009年,在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陈庚的名字赫然在列。陈嘉庚的精神激励和感召无数民众和海外华侨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失志不渝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