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自然角环境创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2
/ 2

浅析幼儿园自然角环境创设

唐莉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摘要】自然角是幼儿园都会设置的一个活动角,它是幼儿探索大自然的一个缩小的环境,是幼儿获得科学知识的“天然实验室”,也是教师生成教育课题的最好资源。但目前很多幼儿园对自然角的设置并不科学,大多都是美化环境的摆设,没有达到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本文通过列举目前幼儿园自然角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基于儿童视角科学创设自然角环境,给与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自然角、环境、创设、原则、策略

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是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认知动植物生长、生活,获得粗浅科学知识的窗口,是各领域整合课程的载体,幼儿通过这样一个天然的“科学实验室”激发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是丰富幼儿知识的渠道,是教师生成教育课题最好的资源。

一、目前幼儿园自然角创设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一)幼儿对自然角“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例:在老师的组织和号召下,孩子们带来了喜欢的植物盆栽,可这些盆栽被老师放在了高高的置物架上,孩子们每次路过此地,只能伸头仰望或是踮起脚尖观看,无法仔细观察到植物的变化,久而久之,孩子们对植物的探究索然无味。自然角被这样“束之高阁”是很多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自然角的设置只是起到观赏、美化环境的作用,这样的纯摆设不仅是盲目和随意的,剥夺了幼儿观察和探究的欲望,更是脱离了教育意义。

(二)幼儿的兴趣被教师抹煞

例:某班级老师为了开展有关动植物的主题活动,请孩子们带来了植物的种子、漂亮的花卉、可爱的小动物(蝌蚪、金鱼)。老师把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好整齐地摆放在自然角供大家观赏。课间,孩子们惦记自己带来的东西,今天给花儿浇水了,第二天又浇;用小铁锹把土掀开看看种子发芽没有;把小蝌蚪捞起来看看它是否长了小腿......干净整洁的自然角被孩子弄得一团糟,老师又得重新整理,每每这时老师就会向孩子抱怨又把自然角弄乱了,或是将孩子赶回教室,每次只要孩子接近自然角,老师就会及时制止,长久下来,孩子们不敢再靠近自然角,初始的兴趣被抹煞,自然角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虽知道自然角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但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利用自然角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对孩子不当的行为缺乏正确有效的指导,更没有想到利用自然角可以生成相应的活动课题,如:《种子的生长》、《如何给植物浇水》、《小蝌蚪的蜕变》等等,幼儿可以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教师不当的干涉让孩子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被扼杀在摇篮里,科学知识的自然习得也止步于此。

(三)管理的缺失

例: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老师们想丰富自然角,于是要求家园合作,不仅让家长为孩子们准备了瓜果蔬菜的秧苗、容易养殖的小动物、短期能发芽的种子、还请家委会为孩子买了观赏性强的植物放在自然区。可渐渐地,花儿焉了、秧苗死了、刚发芽没多久的黄豆也奄奄一息了,金鱼小鸟也相继死去,于是教师又召集大家重新收集。幼儿不懂得动植物的培养,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养殖知识,或是班级教师分工不明确疏于管理,也没有相应的养殖记录,自然角的设置趋于形式,昙花一现,没有给幼儿创造持续探究的条件和材料支持,探究没有持续性,幼儿无法获得知识和培养持之以恒的品质,教师没有找出问题的根源又重新收集,形成了恶性循环,既废财又废力。

二、自然角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策略

(一)空间开阔、场地安全的原则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也是幼儿习得知识的活教材,自然角的设置应选在空间相对开阔、安全,接近水源、日照充足的地方,这样便于幼儿观察、实践、操作。比如阳台、连廊、底楼开敞空间、窗边、班级种植区等等,这些地方阳光可以直接照射(但要避免长时间直射),有利于动植物的健康成长。

(二)材料丰富多样的原则

    教师要抓住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来设置丰富多彩的自然角,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投放的材料一定要种类多样且易种植和养殖。植物可以选择生命力强、无毒无刺、可随意易触摸的粮食作物、花卉、瓜果蔬菜。如:辣椒、西红柿、茄子的秧苗,多肉、水仙、牡丹花卉,黄豆、绿豆、花生的种子等。动物要选择性格温和,体型娇小、没有危险和攻击行为的小动物,如蝌蚪、小兔、小鸟、金鱼、乌龟等,利用轮胎、旧鞋子、饮料盒、塑料瓶等废旧材料来作为装饰器皿,既实现了环保又打造了富有特色的自然角。

(三)符合四季变化的原则

    幼儿对季节的变化和感知依托于身体和其他的事物,幼儿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动植物在不同季节生长生活的变化规律来认识四季的特性。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们可以在自然角种下植物的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栽培菊花、多肉,静待花开;养殖小蝌蚪,记录下小蝌蚪蜕变的时间线,让幼儿感受万物生长的气息;夏季观察向日葵花朵、收集向日葵种子、静听青蛙的鸣叫、观察蚕宝宝的成长、采摘成熟的小番茄;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可以在自然区采下果实,陈列丰收的瓜果蔬菜,收集种子;冬天捡拾和收集落叶、观察冬天的梅花。根据幼儿喜欢直观感受,注重事物的突出表象和显著变化的特点,还应尽可能选观赏性强、季节变化显著、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外形特征明显、生活方式和习性易于观察和探究的动物。孩子们一年四季都在与动植物亲密接触,从中发现、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惊喜,获得成功的喜悦,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教育意义。

(四)可调整性原则

教师要根据主题,灵动设置内容。如进行《各种各样的昆虫》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幼儿收集的昆虫陈列在自然角的玻璃柜中,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记录昆虫的生活习性;在《秋天的颜色》主题活动中,在自然区陈列幼儿收集的各种形状的秋天落叶,做落叶拓印的实验。在《奇妙的种子》主题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将花生、黄豆、绿豆、土豆种进土壤或水里进行发芽实验。根据主题的变化和幼儿的需求,对细节做出调整和变动,小班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植物的形态和部位特征;中大班可以主动观察和照顾动植物,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进行对比和分析。

(五)可实践性原则

自然角的设置应根据幼儿的身高,让幼儿在方便观察、触摸、感受、探索的范围内,设置在幼儿伸手就能轻易触碰到的周边环境中,而不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教师为幼儿提供可种植和培育的工具,如铁锹、水壶、泥土;可喂养的食物,如米粒、菜叶、饲料;在雨天也可以进入自然区活动的着装准备,如雨衣、雨靴、帽子,有了这些可以操作实践和管理的物质条件,并给与幼儿探索发现和思考的机会,幼儿发现科学的秘密,获得更丰富的认知,激发探究科学的欲望,满足求知欲就不是难事。

(六)层次性原则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自然角中投放的材料应有层次性,呈现方式和种类应有差异,从小班到大班,材料应从简到难,逐层丰富,呈阶梯式递进。如:小班自然角可以投放一些常见的、直观的、特征明显的动植物,如金鱼、乌龟、蚯蚓以及各种蔬菜水果。中大班的材料应该更具探索和实验性,体现动植物生活生长与季节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认识昆虫、秋天的颜色、蚕宝宝吐丝等。

    自然角可以让幼儿习得科学知识,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魅力,陶冶情操,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一定要和幼儿一起用心设置和管理,并丰富自己的培育和养护知识,在幼儿遇到困难和需要解惑的时候给与知识的充实和正确的指导,让幼儿有一个安全、科学、乐于探索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费萍.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几个问题. 《早期教育》2003,(6)

【2】刘小青.浅谈幼儿园“空灵型”环境的创设.《教育导刊》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