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0
摘 要:新时代的小学生在家长的呵护中长大,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紧张的学习任务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抗逆力的培养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本文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浅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生;抗逆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小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学业压力还是人际交往的问题都导致了一些孩子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常常无力承受,并以消极的方式去应对,所以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关注,培养其抗逆力。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新时代应该培养中小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形成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积极心理学就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快乐、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情绪体验的一门科学,关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中,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乐于容“挫”,塑积极乐观心态
抗逆力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不再单纯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而是强调人在面对逆境时激发自我潜能,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抗逆力是学生与生俱来就具备的心理品质,但需要后天的激活与迸发。
(一)接纳:允许挫折存在
在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无处不在,逆境也无时不有,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不成熟阶段,他们身处逆境时,第一反应是悲伤、恐惧、绝望、焦虑等消极情绪,认为挫折就不该出现,所以,培养学生抗逆力的第一步便是让学生接纳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这些消极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不要压抑他们。
儿童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也要让孩子多体验一些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在面对孩子遭遇挫折,处于低谷时情绪时,这便需要家长也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们以适当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同时在情感上支持孩子,让孩子明白有消极的情绪并不可怕,是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会有,重要的是发泄完情绪之后怎样去面对遇到的挫折。
(二)转变:调整积极心态
当前,小学生主要存在两类心理困恼,一类是自身学习,一类是社会适应与交往,这两类问题都有家庭和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家长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为自我发展赋能。
1.关注优点,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
积极心理学从不同的方面对心理学进行研究,其中“积极社会环境”则是其着重突出的观念[1]。针对学生的抗逆力培养来说,也应注重校园文化和家庭氛围的建设。教师和家长的关怀和支持是小学生抗逆力形成的基础,他们的积极关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自信的心理品质,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身上的优势与长处,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潜力,在面对挫折时,有信心去战胜挫折。
2.管理情绪,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情绪,当面对挫折时,应引导学生勇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可以利用“国际心理韧性计划”提出的“3I”策略,即“我有、我是、我能”的操作化策略[2],为学生想法赋能,并且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班级中学生小明平时学习很认真,但在五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却意外失利,发挥失常,他很沮丧,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3I”策略,帮助小明形成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弹性。
“我有”:“我”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学习,老师认真负责,同学们也很乐于助人,互帮互助,“我”还有十分支持“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照顾“我”的学习生活,对“我”充满信心。
“我是”:“我”之前的成绩都很稳定,“我”平时的学习也很认真,这并不是一时的运气决定的,这次意外失利,可能是因为“我”有些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掌握,让“我”发现了自己学习的薄弱处。
“我能”:既然发现了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正常发挥。
引导学生利用“3I”策略进行分析,调整学生的想法,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面对的各种挫折与困难,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善于化“挫”,培坚强意志品质
意志是一个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控制自身的行动,战胜困难,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所以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战胜挫折的关键因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
(一)拓展平台发掘自身优势
小学学习内容丰富,教师可以依托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挫折活动,如利用班会课让学生分享古今中外的名人遭遇的挫折以及应对的方法,从名人中汲取乐观的力量;利用课外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于挫折的认识,将自己的烦恼与面对的困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表达自己的情绪;化身城市净化员加社区志愿者行列,认真地捡拾着公园的垃圾,用实际行动改善环境;在协助楼道劳动、维护餐厅秩序这样的日常活动中
,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走出校园进入福利院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通过多样化的平台,让个性不同的孩子发现自身的优势,培养他们乐观自信、敢于挑战的品质。
(二)多彩活动内化坚强品质
孩子顺利完成学业需要良好身体素质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每学期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年级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徒步活动、亲子晨跑等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体质,在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收获意志力。
同时可以依托学习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比如依托学校的山水家园建设,让学生参与到拔草、种植、浇水的劳动中来,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或者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也要主动做家务,通过自己的劳动把家收拾的更舒适、整洁,使他们懂得美好的生活是需要劳动来创造的,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多元评价提升自我效能
在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依托着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还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文明礼仪、心理品质、兴趣特长、劳动技能等,让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评价不单单是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进步,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内在潜力,让他们相信自己充满能量,让他们信心倍增,积极踊跃,即使面对挫折,也能微笑着面对,在磨砺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巧于思“措”,寻外部力量支持
困难与挫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小学生由于心理较为脆弱,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的保护,所以在面对挫折时需要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但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遇到自己难以承受的挫折时,与同伴沟通,与亲人倾诉,既能发散自己的思维,排解自己的情绪,又能寻找到抗挫折的有效方法。
提升现阶段小学生抗逆力水平是促进新时代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激发自身潜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小学生抗逆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生自身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也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配合,使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挖掘和提升自我效能感,能够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国秀. 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1): 14-18.
[2] Rudy B M , Lii T , Matthews R A .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fficacy, negative self-referent cognitions, and social anxiety in children: a multiple mediator model[J]. Behav Ther,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