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8
/ 2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艳秋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  山东 枣庄 27700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阅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弄清楚每件事写了什么,从而梳理出每件事之间的关系,感悟人物伟大的家国情怀。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他耳闻、目睹的两件事,结合关键词句,品读人物立志的原因,从而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理想的种子,让每个孩子立志做一个有志向的少年!

教学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资料介入深化等方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中华不振的无奈、愤怒。

2.通过品读文字、讨论交流,体会中华不振的社会现状,从而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通过拓展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周恩来诗句的意思,深化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品读文字、讨论交流,体会中华不振的社会现状,从而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难点:

深化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资源与建议:

这篇课文离学生生活比较久远,学生需要在课前认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熟。课前要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课文时代背景,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当一篇文章写了几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抓主要人物、事件,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来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2.指名交流、相机板书。(立志读书救国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

3.你能用上“之所以——是因为——”把这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体会立志。

学习任务一:品耳闻目睹之事,悟中华不振之状。(检测目标1、2)

1.出示学习任务、评价标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边读边标让你感到中华不振”的词句,在一旁写写自己的体会。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温馨提示:

(1)组内互相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把体会说完整。

交流句式:我从——句中的——词语中,体会了————————,我感到中华不振。

(2)小组内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句子。

3.汇报交流,点拨提升。

课件出示:11——14自然段

(1)在周恩来耳闻的这件事中,你从哪儿读出了“中华不振”?

(2)小组汇报交流。

让生结合“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有事、免得”体会中华不振。

还有哪个同学补充?

中国的土地,被别人占据,中国人不能随便出入,出事了找不到说理的地方,真是没有天理了呀!

这句话是谁说的?说这句话他的表情是?那他的心情也是?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

(3))指导朗读句子。

(4)还有哪个句子也让你感到了中华不振?

(5)小组汇报交流:第十六自然段

出示课件:

在少年周恩来亲眼目睹的这件事里,你从哪里读出了中华不振?

6)小组同学汇报交流。

相机点拨:

本指望警察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可她得到的是——,警察可能会说——这足以看出——政府腐败无能,不为国人办事,反而训斥国人。

围观的人们此时紧握拳头,这拳头包含着——我们一起握紧拳头,这拳头包含着深深地愤怒呀!

变换句子说一说。

此时围观的人们是——敢怒不敢言,中华不振呢!

大家只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大家的心情是——无奈,国弱被人打,任人宰割的耻辱啊!

7)指导朗读句子。

     你们能带着这种种的体会,读出这愤怒而可耻的一幕吗?自己试一试。

     指名读、评读。

学习任务二:资料拓展、理解诗句、深悟立志。

1.梳理疑问、引入资料。

同学们耳闻目睹了这中华不振的一幕幕,此时你有什么问题吗?

2.让生提问。

3.引出资料:

这么多问题的还是因为四个字——中华不振,当时清朝政府末年,政府腐败无能,国弱被人欺,外国列强的铁蹄随便践踏我国国土,带来的一系列的灾难。同学们看——展示资料

相机点拨:“华人与狗不准入内!”说明了什么?

4.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华不振)

5.当少年的周恩来刚听到伯父说不能随便出去玩,有事绕着走,他也和我们一样疑惑不解——引读句子。

8.但当他亲眼目睹妇女亲人被轧死的事件后,他深深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此时他一定在默默地想:——

9.所以在修身课上,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齐读课题)

10.他的回答震惊了魏校长,当魏校长再次追问时,他铿锵有力地说——(齐读课题)。

11.周恩来的一生都为这个理想而奋斗,1917年,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在出发前,他写下来的这首慷慨激昂的七言绝句。

出示诗句、齐读: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2.借助查阅资料,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同学们课前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13.周恩来东渡日本求学是为了什么?

还是为了挽救这个被欺凌、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他的一生都为此奋斗! ——再读题目!

14.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周恩来?

15.梳理小结写法:

开篇写结果,后面写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习任务三:拓展练笔、话说志向。

1.周恩来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个诺言,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我的理想是,因为 我希望

2.小结:同学们理想是前进的风帆,愿你们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志少年!朗诵梁启超诗诗句!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    立志振兴中华    

恩     耳闻“中华不振”   志存高远 热爱祖国

来     目睹“中华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