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 615000
所谓尿失禁,就是膀胱中的尿液无法控制而自行排出。任何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尿失禁。主要的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手术、尿潴留、膀胱不稳定、分娩障碍等。那么,尿失禁的护理有哪些方法呢?尿失禁的疾病不仅危害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很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发生尿失禁时,如何做好护理配合吧。
一、生活护理
患者应该重视维持和提高自己的日常生活功能。日常生活护理包括饮食、排泄、卫生、服装、房间环境、活动和休息。首先,经常检查内衣,处理脏衣服和床单。同时,老年人由于身体虚弱,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来减少能量消耗。卧床的人的房间最好是朝南、光线明亮的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把随身物品放在容易拿取的位置。偏瘫的老人,增加床框,防止从床上掉下来。
二、制定饮水计划
饮水量和食量会影响排尿的次数和量,也会影响肾功能,所以正确的饮水计划很重要。尿失禁的人建议每天1500 ~ 2000毫升,夜尿症多的人建议睡前3小时减少饮水。当失水严重时,应鼓励用大量饮水或补液,防止水的损失、电解质的流失。计算液体的量时,必须从粥、汤、果汁等流质中减少水分。尿失禁的患者和护理者要正确记录每天的液体出入量,根据排尿日记的结果和尿失禁的状况,调整饮水的时间表,还要注意脱水和意识不清等症状。
三、饮食护理
根据症状的不同,吃流食、半流食、普通食物等各种各样的食物时,最好咨询医生。总的原则是给予易消化、易吸收、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各营养素、维生素、盐分的平衡很重要。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便秘,食物中纤维素很重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大便通畅。老年人的咀嚼、消化功能较差,最好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四、膀胱功能训练
意识清醒的人可以使用便器来恢复排尿功能。初期白天1 ~ 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4h使用一次马桶,间隔越来越大,这样做可以消除病人的焦虑。
五、盆底肌运动
开始前排空膀胱,只收紧骨盆底肌,放松其他肌肉,集中注意力不要憋气。一只手放在腹部,完全放松腹部力量。选择舒适的场所,无论是坐在椅子上,还是仰卧在地板上,都需要放松臀部和腹部的肌肉。仰卧时,背部挺直,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膝微微弯曲并拢。头部也放平,以免脖子痛。每天重复150到200次,可由仰卧位逐渐转为随时随地练习,坚持3个月。
六、尿失禁用品及辅具
尿失禁虽然不是致命的,但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因此,尿失禁需要选择正确的用品和辅具。长期卧床的尿失禁患者在选择用品和辅具时应考虑性别,并选择合适的型号:女性接尿器、男性尿套;白天活动的尿失禁患者应考虑使用尿垫;阴茎夹用于无感觉障碍的完全性尿失禁或严重压力性尿失禁,每2小时打开一次。
七、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可以在医院、疗养院和家庭环境中单独进行,也可以在其他人的指导和/或帮助下进行,需要护理人员定期提醒和帮助意识受损的人如厕。在实施如厕训练之初,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尿失禁患者的尿垫/尿不湿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的排尿间隔。另外,每天定时排尿,一般每2-3小时排尿一次,不仅可以减少尿溢的情况,还有助于训练膀胱功能。尿失禁患者的厕所环境应封闭,并设有扶手。根据老人的视力,看护者可以设置醒目、容易识别的标志、文字和颜色,标明老人厕所的位置。
八、皮肤管理
尿失禁患者可根据需要放置导尿管,尿失禁患者可使用可吸收垫,并持续监测皮肤状况。对于尿失禁的患者,及时更换尿垫、床单,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和肛周皮肤,必要时使用软膏或消炎药。日常洗涤或每次大小便失禁后,选择温和的方式将洗过的皮肤擦干,保持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龟裂,并使用适当的皮肤保护剂,避免或减少皮肤与尿液的接触和摩擦,必要时选择润肤剂促进皮肤修复。
九、心理护理
尿失禁患者可能因排尿异常而引起羞愧等心理活动,并会出现过度的精神抑郁,家属应细心耐心地安慰,消除其抑郁情绪,并使患者配合医生治疗。鼓励尿失禁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家庭人员应主动照顾尿失禁患者,需要保持耐心,用良好的语言和行为唤起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帮助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还可以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参与积极的社会活动。对于过度紧张焦虑的老年人,家庭人员应经常与他们沟通,周到的照料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平衡,可以预防尿失禁的发生。
小结
尿失禁患者以及其家庭人员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心理护理要求患者家属耐心,用良好的护理语言和行为激发患者康复的信心,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生理护理方面,要注意遮盖暴露部位,排尿后及时清洗,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此外,在治疗尿失禁时应考虑患者和/或其家庭因素,包括调整生活环境、使用如厕替代品、避免医源性尿失禁因素、调整利尿剂、控制液体摄入、治疗便秘、保护皮肤等,因此,尿失禁患者以及其家庭人员需要密切配合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