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9
/ 3

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合

尼玛德勒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桑多镇人民政府文化服务中心    855600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合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西藏昌都为例,探讨了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有效融合这两者的策略。通过对西藏昌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和其在群众文化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为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群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合;西藏昌都

引言西藏昌都(又称:藏东明珠),说起昌都,要说的话还是很多的。昌都既是康巴藏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康巴藏族文化的重要集散地。这是因为从文化地理看,昌都坐落在内地通往涉藏地区的必经之路上,向北可以进入青海,向东可以进入四川、云南,向西可以进入西藏,向南可以进入缅包/五方杂处的地理位置,自然会吸纳到更多的外来文化,这也使得昌都的石刻秃興、泥想:金属加工以及制陶工艺,具有了更多的五方杂糅的特点。从自然地理看,这里地处三江并流之地,山高水深,海拔每上升或下降百米,就会产生正负0.6°C的温差,从而造成这里农牧生产、日常生活以及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方,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西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如何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相结合,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基础构成之一,不仅表现为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涵盖了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文化意识和行为模式。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文化与那些具有历史、艺术、社会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那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增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碧如舞蹈方面的锅庄(卓舞)、热巴、弦子,戏曲方面的昌都寺藏戏、江达岗托藏戏、察雅香堆藏戏、察雅新卡俗人藏戏,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并使这里成为不可多得的藏族文化物种基因库。要想寻找藏族文化的最早源头,要想寻觅藏民族的文化基因,要想探寻藏族与汉族文化的关联,不了解昌都的传统文化是万万不能的。反映了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这种以群体为单位的文化表现,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社会文化生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历史发展的结晶,凝聚了特定时间段内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生活经验。这些文化精华,包括语言、传统手工艺、风俗习惯和民间艺术等,构成了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为群众文化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还为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在现代社会,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群众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这些传统文化,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西藏昌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西藏昌都拥有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形式不仅包含了民间歌舞和传统手工艺,还涵盖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如藏历新年、茶马艺术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藏传佛教仪式和祭祀活动。这些文化活动不仅展示了西藏昌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还传承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反映了西藏昌都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集体智慧。在这些文化表现形式中,锅庄(卓舞)、弦子、热巴、藏戏等,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西藏昌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城市化的扩展、年轻一代向大城市的迁移、现代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等因素,使得许多传统技艺和文化活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传承环境。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缺少继承这些技艺的动力。而举办这些活动所需的经济支持及人才储备也在逐渐减少。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我们需要在政策支持、教育推广、社会参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这包括通过举办文化节、设立文化保护基金、鼓励社区共同参与等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代群众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合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环节。首先,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利用现代媒体和技术,如电视、广播、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这不仅包括传统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还应开发互动性更强的内容,如纪录片、线上讲座和虚拟现实体验等。这些多样化的宣传手段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人群参与,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兴趣。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中,通过专题课、课外活动及研学旅行等形式,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意识。同时,鼓励学校与当地文化传承人合作,邀请他们走进课堂,通过亲身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在体验与互动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授,还能激发年轻一代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传承意愿。

2.开展文化活动

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是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传统节日的庆典、民间艺术的专场演出和手工艺品展览等,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生动的呈现形式,让群众在娱乐和学习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例如,在藏历新年、茶马文化艺术节、各县的传统节日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大型庆祝活动,邀请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参与,体验藏族传统的歌舞表演和宗教仪式。

社区主导的文化活动也应得到更多的支持与鼓励。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还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活跃的平台。通过社区文化节、小型手工作坊、文化主题市集等活动形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让文化遗产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自下而上的传承方式,有助于将文化内涵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3.培养传承人才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是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首先,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应设立专项奖学金和资助项目,支持有潜力的年轻人接受专业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培养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兴趣。在学校和社区中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和教学,使群众在学习中逐渐理解和掌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不仅能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热情。通过提供奖学金、设立研究生项目或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文化遗产的传承事业。同时,建立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他们不仅能学习理论知识,还能获得实际操作能力。

应该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人在社区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设立社区文化工作坊和校园艺术社团等方式,鼓励文化传承人与年轻人互动,分享其技艺和经验。这些活动不但传授了传统技艺,还创造了文化传承人与年轻一代相互学习和启发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出一批既掌握传统技艺,又能结合现代视角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人才队伍,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4、建立传承机制

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积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

在传承机制中,我们还应当注重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在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传承人进行适度的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可以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教育、文化创意等产业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习俗、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形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包括记录和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技艺传承、以及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这些文化形式。政府、社会团体和文化机构应当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计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和资金支持。

传承文化则是指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这不仅需要老一辈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将技艺传授给年轻人,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推动。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节庆、展览和工作坊,可以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和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论

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和方法来推动这一进程的深入发展。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文化活动和培养传承人才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为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这种融合也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楚莹.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幸福感[N].佛山日报,2024-10-23(A06).

[2]李超.文化润“新”乡味浓[N].新乡日报,2024-10-16(001).

[3]张文骁.文化润乡土墨香沁田畴[N].光明日报,2024-10-12(005).DOI:10.28273/n.cnki.ngmrb.2024.004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