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路径研究——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9
/ 2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

布仁别克·布仑巴特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形式,对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以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指导方向,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切入点,发挥教学育人功能、创新实践育人路径、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提升路径

百年来,我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

步入新征程,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本文将从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意蕴、实践基础、提升路径三层面展开,深入探讨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一、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意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高校是各族青年学子的聚集地,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而文化差异也日益凸显。做好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各民族间消除误解、促进理解、巩固团结,促进各族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中华民族共识和力量提供了有效途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也并非凭借某一个人、某一个民族之力就能达成,而是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经验是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了革命理想,成长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干部,在党的革命事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步入新时代,高校应坚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培育少数民族学生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为中心任务,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与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基础

民族团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高度重视,也是当下大学生思想建设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基础。民族团结是一种深切的情感,是各民族深厚的内在联系,是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在长期密切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团结是指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相互尊重、互帮互助。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高校多年来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培养了广大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密切了各民族师生关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并逐步转化为民族团结行动。高校各民族师生崇尚民族团结理念,践行民族团结行为,积极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用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培育了大量爱党、爱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三、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提升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通过发挥教学育人功能、创新实践育人路径、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三位一体育人路径,着力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发挥教学育人功能。深入把握学生成长拔节孕穗期阶段的身心特点,依托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或相关专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引导其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信念,使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教学育人功能。同时,实施学业预警制度,针对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习困难学生,采取多帮一的方式,由学业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高年级学生全方位学习帮扶。此外,学校连续五年开设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辅导班,针对高数、外语等基础课程固定讲师、固定教室、固定时间进行课后辅导,近千名少数民族同学受益。

创新实践育人路径。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需要课堂上的知识讲授,也需要课堂外的实践育人。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成立了少数民族辅导员工作室、学生工作室,各民族同学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与艺术节、文化节、班会等文化活动,并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打造宣传矩阵,积极宣传民族政策,展示民族风采,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并先后在新疆阿勒泰、喀什和西藏拉萨等地建立实践基地和

优质生源基地10余个,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实践调研。打造朝阳爱心志愿服务队”“红领巾双语小课堂等国家级、省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体制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的育人工作机制。探索形成党政领导干部、职能部门人员、任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联动的协同育人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有力地贯穿学生学业生活就业全过程。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开发和建设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定期开展督导,强化督导结果运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落地见效。

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高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结合校史馆、校园景观、公共空间,合理布设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以五四运动、建校纪念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团日活动以及重走抗联路 凝聚爱国情实践活动等。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刊、板报、校园广播、文化墙、学校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发挥教室、阅览室、走廊等场所的润育功能,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校园文化。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让各族学生在共有精神家园中共同成长。

四、结语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既要通过课堂强化学生的价值理性,又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力量,鼓励各族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将价值理性转化为自觉行为,实现知行合一。同时,贯彻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即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德育、智育、体育、美术教育、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落到实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于行,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

注:本文系2022年黑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学生工作)XGW2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