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干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31
/ 2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干预效果探讨

周玉娇

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9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PICC置管护理,按随机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静疗小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一次穿刺率、一次置管率和上腔静脉到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静疗小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有利于提高一次穿刺率、一次置管率和上腔静脉到位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癌化疗PICC置管护理静疗小组干预效果不良反应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的一种,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环境、二手烟暴露、吸烟等导致肺组织受损联系密切。这些损伤的出现,是致癌以及增加异常细胞的主要原因[1]。大部分肺癌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发现时基本上已经到达晚期,增加了治疗难度,生存率不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是介入手术的一种,通过对静脉进行穿刺,给患者治疗提供便利,降低因反复穿刺引发的不适感,确保治疗的效果[2]。虽然传统护理干预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有一定的缺陷。而静疗小组是现代化干预方式之一,其在静脉输液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院将静脉小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9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PICC置管护理。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区间47~89岁,平均(65.75±7.90)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49~90岁,平均(64.89±7.76)岁。两组资料比较,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期间对其生命体征以进行密切监测,同时观察其皮肤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变化等,对其耐受度与不良反应进行全面评估。化疗期间,密切关注其机体情况,给其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确保其营养供给充足。告知患者家属和化疗有关的注意事项,正确识别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的方法,提高护理效果。

观察组接受静疗小组干预:(1)成立静疗小组。静疗小组的成立主要为5名资深护士,小组长为项目负责人,全体小组成员均已经取得PICC资格证书,操作经验不低于3年。(2)规范操作流程。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提前消毒穿刺点,轻柔置管,避免出现强力插管的问题,预防血管壁受伤。(3)并发症预防。第一,血栓预防。提醒患者适当活动血栓置管侧肢体,让其握拳,坚持10s后松开,每日2次,每次15min。使用弹力球这一工具进行锻炼,让患者用力将弹力球按住,而后将手指伸展,以患者身体素质为依据调整训练强度,置管期间应避免上肢体过度上举或提拉重物,预防血栓发生率。第二,导管感染预防。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消毒,洗澡时可以食用保鲜膜包裹,预防导管感染。若发现有局部感染或发热的征兆,需要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第三,导管堵塞预防。待患者输液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导管,定期更换输液器和贴膜,预防导管堵塞。第四,静脉炎预防。合理使用水胶体敷料妥善固定穿刺点,液体输注期间应注意对穿刺点进行密切观察,了解其有无出血、红肿等,主动询问其个人感受,若其穿刺点出现条索线或发热症状,应警惕静脉炎,可用毛巾热敷,且在输液前后于穿刺点上方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根据输液方向动作轻柔地按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PICC置管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软件计算相关数据。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表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PICC置管情况

观察组一次穿刺率、一次置管率和上腔静脉到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PICC置管情况[n(%)]

组别

例数

一次穿刺率

一次置管率

上腔静脉到位率

对照组

48

40(83.33)

39(81.25)

36(75.00)

观察组

48

47(97.92)

47(97.92)

45(93.75)

2

-

6.008

7.144

6.400

P

-

0.014

0.008

0.011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导管堵塞

静脉炎

导管相关感染

血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8

4(8.33)

2(4.17)

3(6.25)

2(4.17)

11(22.92)

观察组

48

1(2.08)

1(2.08)

1(2.08)

0(0.00)

3(6.25)

2

-

5.352

P

-

0.021

3讨论

静疗小组模式的应用,可以给临床决策提供充足的支持[3]。对治疗以及护理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可以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制定完善的护理模式,从而确保整体治疗的效果,进而让护理管理的空间和得以优化,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科学性。然而,传统护理模式的应用,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4]。为了提高预后效果,我院探讨静疗小组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一次穿刺率、一次置管率和上腔静脉到位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静疗小组的应用,有助于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因为护理期间建立了专业的静疗小组,保证全体小组的职业技能,给患者提供高质量与规范的护理服务。完善了操作流程,包含选择穿刺部位、消毒的方法、合理操作等,通过轻柔地操作,减少血管手术,预防不良反应。并发症预防中,从血栓、导管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等方面着手,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静疗小组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肺癌化疗患者护理期间PICC置管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芳婷,郑雪云.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干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24,43(14):150-153.

[2]邓思思.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9):120-122.

[3]唐俐.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2024,24(4):287-289.

[4]杨婷婷.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6):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