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四川总队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的传染病,其主要侵害肝脏,并有可能引发多器官的损害。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提升公众对乙肝的了解,促进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本文将从乙肝的科学认知、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防治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与解读。
一、乙肝的科学认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发的传染病,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脏。HBV的基因组构成独特,为双链、环形且不完全闭合的DNA结构。该病毒的最外层覆盖有外膜,亦称为衣膜,而其核心抗原(HBcAg)在血清中是无法被检测到的。HBV在外界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能够耐受一般浓度的消毒剂作用,甚至在60℃的高温下能持续存活4小时。然而,通过煮沸10分钟、高压蒸汽消毒或是使用2%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的方法,均可以有效地将其灭活。
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胆型和重症型乙肝。急性乙肝通常表现为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而慢性乙肝则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的潜伏期较长,平均在120天左右,总病程为2至4个月。
二、乙肝的临床表现
乙肝的临床症状呈现多样性,且在早期可能相当隐匿,与重感冒相似,表现为轻微发热、全身乏力、肌肉疼痛、头痛、食欲下降以及不愿吸烟等。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更为明显的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胀痛,以及便秘或腹泻。黄疸是乙肝的一个标志性症状,体现在皮肤和眼白变黄,同时尿液颜色加深。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性的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感到不适或疼痛、腹胀以及低热等症状。在体征方面,患者的面色可能显得晦暗,巩膜出现黄染,皮肤上可能出现蜘蛛痣或肝掌,肝脏增大并伴有中等或充实感,触诊时可能感到疼痛,脾脏也可能增大。在病情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表现出黄疸加剧、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倾向以及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三、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涵盖血液、母婴传播以及性接触三个方面。首先,母婴传播意味着患有急性乙型肝炎或携带HBsAg的母亲可能会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其次,血液传播涉及多种情况,比如接受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还包括在不洁操作下的传播,比如注射、手术、拔牙、文身、针灸、穿耳孔、内窥镜检查等医疗过程中,以及医务人员可能遭受的意外针刺伤害。此外,还有医源性传播的风险,这往往是由于使用了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例如注射器、内窥镜等。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如果存在体液交换的情况,如家庭成员间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也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约有40%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唾液中含有病毒,因此,唾液也是潜在的传播途径之一。
四、乙肝的易感人群
乙肝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病,但不同年龄获得感染者,其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概率不同。乙肝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约有2.4亿乙肝感染者,其中每年约65万人死于乙肝相关性肝病。我国1-59岁人群乙肝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为0.96%。
五、乙肝的防治
乙肝的预防主要包括接种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加强血液制品管理等方面。接种疫苗是控制和预防乙肝流行的关键措施。新生儿应尽早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剃刀等个人物品,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加强血液制品管理,对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不建议进行献血,以免通过血液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乙肝的治疗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治疗是基础,它要求患者全面且客观地认识疾病,并建立对治愈疾病的坚定信心。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卧床休息。与此同时,药物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恩替卡韦胶囊、拉米夫定片和阿德福韦酯片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损害。而对于那些处于肝病终末期的患者,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迹象,就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肝移植手术。肝移植被视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除了上述治疗方式外,患者还可以采用中医药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中医药在乙肝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和不当治疗。
总之,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认知和正确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的流行和危害。公众应加强对乙肝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乙肝防控工作的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积极开展乙肝相关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工作。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乙肝这一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