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07500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文章针对康养产业方面医疗服务养老情况,分析当前医疗服务养老的现状与工作对策,推动张家口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医疗服务、深化改革、体系
一、张家口基层医疗服务养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高
1.医疗资源不足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不足,影响服务水平。一是医疗设备配备不足,全市约有30所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备不全;二是医疗人才少,所有村医中,本科及以上114人,占比3%,大专979人,占比25.6%,中专2524人,占比66%,初中及以下204人,占比5.4%;乡镇卫生院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师也仅占51.66%。同时,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经验不足,约40多所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医师数量不足。三是主城区及县政府所在地家医服务力量薄弱。经调查,我市在主城区(县政府所在地)居住的老年人约有25.66万人,为其提供家医服务的团队499个,团队成员(医师、护士、公共科医师、村医、专干等人)1718名。平均每个团队约3-4人,服务514名老年人,服务对象广,服务内容多,加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常工作繁杂,导致为老年人提供的家医服务有限,难以全覆盖。
2.服务质量不高
家医服务内容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在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对慢性疾病管理、要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精神健康支持等方面有较强的的需求,但在公共卫生管理中家医签约服务主要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定期体检,一般的老人不愿意自己花钱去享受个性化签约服务,因此家医签约目前的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其他需求。
3.政策壁垒有待破除
北京老年人在张享受补贴等政策福利与原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市场投资吸引力不足。而且目前河北省、市卫健部门没有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效质控手段,只能通过考核和督导暗访,抽查部分履约纪录和健康档案,对发现问题点对点通报,基层单位也是点对点整改,虽然卫健部门要求各级单位举一反三,但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做到不得而知,导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签而不约”的现象,居民获得感不强。
(二)医养结合机构运行机制不健全
1.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意愿不强。虽然医养结合机构市场需求大,但仍属于微利行业,在建设初期,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收益率低。即使建设完成,根据国家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标准要求,需要配备的医护人员比较专业,经营成本也较高。导致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医办养积极性不高。
2.医养结合机构政策资金保障少。一方面各级财政资金对医养结合保障不足,目前只对养老机构发放建设、运营补贴,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没有补贴资金。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缺乏相应投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下沉社区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拓展上门服务也缺少配套经费,导致各级医疗机构服务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医保报销范围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病的概率增加,医疗需求也相应增大。
3.多部门协作机制有待加强。医养结合机构主要针对失能关失能老人养老需求设立,但在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中,民政、卫健、医保等相关部门在不同层面各自推动为老服务,服务碎片化问题突出。
(三)推介机制有待健全
主要依托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为老服务平台推介项目,与北京企业、专业机构和老年人市场精准对接不够,合作渠道单一,市场化运作不够。在社区调研中发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社区日间照料站等涉老机构基本都给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但是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站、居家老年人、不同地区之间的健康信息没有达到信息互通共享,存在重复登记、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而且决策缺乏数据支持,信息化建设滞后,可能导致相关数据统计不准确或不及时,影响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的科学性。
二、医养结合,加快建立完善康养产业医疗服务体系的路径
(一)建立完善机制坚持同质同标,打通协同政策壁垒。
用好京张携手筹办举办冬奥会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和协作帮扶机制,落实《关于推进京津冀养老政策协同的若干措施》,加强京张养老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对接沟通,聚力打通异地养老补贴通道、支付通道,争取纳入《京津冀运营补贴资金拨付、监管委托协议》保障范围,在我市能够使用北京养老助残卡消费。同时,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等标准互通互认长效机制,出台奖励实施办法,逐步提高养老机构运营补贴。
一是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招聘编制供给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提高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人员比例,推广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落实大学生村医编制;二是医保部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保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担,制定符合张家口实际的长期护理险制度;三是疾控部门研究制定老年人疫苗接种的惠民政策;四是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综合考评机制。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效,完善考核标准,对服务质量、履约情况、签约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考评。五是建立医疗、医保、民政部门协作机制。
(二)坚持共建共享,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医疗服务质效。
以京津冀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北京医疗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快推进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全面完工,市第一医院与天坛、安贞、朝阳医院完成三个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市第四医院以北京“同仁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带动市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同时,立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的专业医疗资源,共建老年病专科诊疗中心,提供就近城市医养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医养照护体系。各类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均享受机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四是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老年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以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产品。
(三)建立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老人医养服务供给,使有条件有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局、国家疾控局制定的《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服务能力,逐步落实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医疗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医疗、中医药、心理精神支持、转诊8项服务内容。建议以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为抓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以嵌入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资源为依托,以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等机制为抓手,构建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家多层次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建立辖区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和家庭相衔接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