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西街小学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然而,传统数学教学思维对教师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导致一些教师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鉴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生存、生活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推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探究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特别提出要引领学生建构“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已经实施五六年,其在一般小学数学课堂上是否真正建构起来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年多的课堂观察,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已逐步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式学习所取代。大多数课堂,特别是在各级教研公开课与示范课上,小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强烈,他们学会了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思考、交流探究新知,并能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并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品尝了成功学习的快乐。
一、精心创设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往往来自于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没用疑问, 是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 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跌宕起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我们可以通过深入钻研教材, 利用教材上给出的每一幅图片或趣味问题, 或者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使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感受数学, 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使学生通过主体活动, 促成数学问题的解决。例如, 在教学《认识长方形》这一节课时, 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把小刀、一个土豆, 对于为什么布置这个任务学生非常期待, 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上课时, 我让学生对着土豆的一边切下, 看有什么图形出现, 然后让学生从一边切到另一边, 一直垂直切, 当四边都切完, 看看又会出现什么图形。在学生兴趣正浓时, 教师就可以开始今天的课程了。让学生自己动手, 就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动追求知识的特质可以丰富学生自己的知识资源, 培养自己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加学习的信心。同时, 这种教学也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成功的转变, 正如当代教育改革先锋郭思乐教授所言, 教师成为了“生命的牧者”。
二、改进学习方式, 采用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 师生关系平等,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小学课堂上, 若师生关系良好, 学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 畅所欲言, 大胆表现自己。教师不能太过于严肃, 小学生年龄小, 相对喜欢和蔼的教师。教师上课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 都被学生看在眼里, 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看法, 才能获得学生的心,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例如“250×40的结果至少有两个零”这道判断题, 有的学生认为是正确的, 因为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 根据因数末尾有零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 一眼就能看出有两个零;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是错误的, 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个零才对, 因为除了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零, 还有25×4结果还有一个零, 也能一眼看出来。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如果教师搞“一刀切”, 否认其中的一种说法, 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信心, 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只能依赖教师或其他人, 久而久之, 思维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反之,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 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 教师还应虚心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 师生之间才会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 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此外, 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出错, 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让学生大胆思考, 积极发言, 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 依然要表扬他们的积极性, 而后再指出错误进行纠正, 这样就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在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敢于发表观点,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二)运用小组机制, 利用生生合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让小组成员在合作中探究, 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 相互讨论, 相互切磋, 相互启发, 从而形成学习的合力。如果时间允许, 教师还可以留出小组成果展示的时间或再次组织合作交流, 这样学生动起来了, 气氛活跃了, 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多多开展数学竞赛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机制组织学生竞赛。不论是复习提问还是新知探索, 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最先完成, 看哪组掌握得又快又好。学生有着极强的好胜心, 这个方法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去预习、听讲,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提高了学习成绩。例如在复习各类运算时, 教师可提前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题板, 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待每个组员都做完才算是整个小组完成了, 然后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了在课堂上取胜, 课前各组的优生都会主动帮助各组的学困生, 从而形成了“兵教兵”的良好学习风气,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结语: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及合作式学习方式都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 并且已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因为它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独立性、自主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合作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它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我们广大小学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 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
参考文献:
[1]徐素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成功,2011(4)
[2]许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0(10)
[3]韩四清,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