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地理因素促进封建集权专制的长期稳定---中国古代优秀传统之抗灾济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8
/ 14

气象地理因素促进封建集权专制的长期稳定---中国古代优秀传统之抗灾济民

李德瑜

本文思考的因果链:气象地理→水、旱、蝗灾→封建政府救灾→社会矛盾缓解→集权专制长期稳定,释放古代中国救灾济民的优良传统。

一、导致中国灾害的气象、地理因素

(一)季风

1、季风的概念。季风是地理气象学概念,别称有信风、黄雀风、落梅风、舶风等。本文所称季风,是指被大气下层海洋和陆地的热力差异驱动的大气环流。

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全球夏季风有亚洲夏季风、北非夏季风、北美夏季风、澳洲夏季风、南非夏季风和南美夏季风六个夏季风环流系统。现代气象学上的季风概念,是17世纪后期由英国人哈莱(Halley)首先提出来的。哈莱指出季风是由太阳对海洋和陆地加热差异形成的。夏季,海洋热容量大,加热缓慢,海面较冷,气压高;而大陆则热容量小,加热快,形成暖低压;夏季风由较冷洋面吹向较暖大陆,冬季风则由较冷大陆吹向较暖洋面。

2、容易导致中国灾害的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

(1)东亚季风。本文所称东亚季风,是指在亚洲东部地区的夏季和冬季分别形成的盛行风。《轨道尺度的亚洲季风演变:困惑与探索》(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4期,作者程海、张海伟、蔡演军、石正国、易亮、邓成龙、郝青振、彭友兵、Ashish SINHA、李瀚瑛、赵景耀、田野、Jonathan BAKER、Carlos PEREZ-MEJíAS):东亚季风是亚洲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季风系统既包含南海-西太平洋的热带季风,又包括大陆-日本的副热带季风。《全球季风的多尺度演化》(《地球科学进展》第31卷第7期2016年7月,作者郝青振、张人禾、汪品先):“东亚季风通常认为由印度季风(也称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组成,而东亚季风又可划分为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季风和中国大陆东部-日本热带季风。”

东亚季风研究》(中国气象局网站  2005年09月22日东亚季风异常对中国旱涝和冷害的发生有很大影响。1982年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了有关科学家成立全国季风研究协作组,在国家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并与美国在中美政府间大气科学合作协定下进行东亚季风研究。发现了亚洲季风中存在一个东亚冬夏季风环流系统,确定了该系统的各个成员,提出该系统和印度季风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东亚旱涝和冷害主要受东亚季风系统变化的影响,这个观点纠正了过去认为中国季风单纯是印度季风向东延续的概念,为东亚季风的研究建立一个新的科学基础。该项目获得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陈隆勋、丁一汇、何金海、朱乾根和罗会邦等。

东亚季风4000万年前已经建立。《东亚季风建立年代获证实2019年02月27日来源: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报记者卢健报道摘录:中国气象报记者卢健报道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近日,中国科学家一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地学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全球和行星变化》)上在线发表,证实东亚季风至少在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就已经在我国华南地区建立。研究人员还对当时季风强度进行了确认,并提出了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青藏高原卓越创新中心研究表明:中始新世的孢粉组合中含有大量的榆粉属、桤木粉属、栎粉属、枫香粉属,伴生有丰富的喜湿热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推测当时的盆地或丘陵地带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盆地周边山地上生长着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当时的植被面貌与现今华南基本相似,反映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结合以往的动植物化石、岩性等地质证据,研究团队进一步确定了东亚季风至少在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就已经在华南地区建立,尽管季风的强度较现今弱。

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活动与东亚主要雨带的季节进程及旱涝密切关系中国历史上持续性大暴雨形成的环流背景都与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活动密切有关。1934年9月出版的《地理学报》创刊号上,刊登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一篇论文《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竺可桢在文中指出:上海7月的风力与上海站7月的雨量成反比,与北京7月的雨量成正相关:夏季风所带来的水汽是中国大陆夏季降水的来源,当夏季东南季风强盛时,长江流域主旱,华北偏涝;当东南季风不强时,长江流域主涝而华北偏旱

东亚夏季风最早从5月上旬开始首先在南海地区爆发,然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6月中旬推进到江淮流域。此时,江南一些地区进入梅雨季节7月份,夏季风推进到华北地区,江淮地区的梅雨结束,华北、东北地区的雨季开始一些地区出现暴雨8月中下旬入秋后一些地方出现暴雨或者特大暴雨,但夏季风很快败下阵来退回南海。

《中国减灾》(1997年11月第7卷第4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陶诗言、李吉顺、王昂升):“我国洪涝灾害大多出现在夏季,并与东亚季风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严重的洪涝灾害多是由于东亚季风活动异常所造成的。”“我国洪涝灾害损失的大值轴线,从春到夏也是自南向北推进的,与东亚季风的推进相当一致。因此,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可以作为洪涝灾害发生时间和地区的重要指标,对夏季风活动的正确预测,能够为洪涝灾害预测及制定相应的减灾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2、西南季风。(1)西南季风的定义。本文所称西南季风,是指盛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一带的夏季风,以印度夏季风最为典型。也可以说,西南季风是指从印度洋和南海地区吹来的一种季节性气流。它携带大量水汽,是印度半岛和东南亚一带降水的主要来源,也可影响到中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我国长江流域。(2)西南季风对我国灾害的影响。《西南季风对中国自然环境影响的区域变化研究》(原载《云南地理环境研究》,作者明庆忠,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至现今的平均约4500~5000 m的高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足以阻挡大部分西南季风进入西藏高原和中国内陆地区,西南季风影响范围退缩到长江上游以南的西南地区局部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因此,西南季风对中国灾害的影响,非本文重点。

(二)台风

1、台风的概念。本文所称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热带气旋常见于夏秋两季。

从1989年开始,我国采用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统一标准,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将热带气旋分为四级:热带低压,风力 8 级(风速17.2米/秒);热带风暴,风力8-9级(风速17.2-24.4米/秒);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风速24.5-32.6米/秒);台风或飓风,风力 12级(风速32.7米/秒)。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以公历7—9月最为频繁。在这3个月登陆的台风占3/4。

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狂风、暴雨、风暴潮三方面: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是为狂风。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100-300毫米500-800毫米的大暴雨。暴雨造成洪涝灾害风暴潮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建筑,淹没城镇和农田。台风又可灾害易诱发城市内涝、房屋倒塌、山洪爆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台风与季风的关联。一般认为季风与台风是不同的天气现象。但《专家视点:多因素致南海台风变化多端》(中国气象报记者 申敏夏中国气象局2015-08-22):“季风是一种海陆热力作用差异引起的季节性风,南海不仅台风活动频繁,也是全球季风最为活跃的海域之一,故南海季风对台风活动的影响不可忽视。”南海之所以台风活跃,源于西南季风气流与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南侧的东南气流两支气流相遇于此,易形成季风槽,台风胚胎便在此生成。(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8月20日一版)

3、台风的破坏力。古代当台风在古代刮起》(海峡都市报2023年7月26日南朝刘宋时期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解释台风:“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岭南杂记》:“台甚于飓,而飓急于台。飓无常期,台经旬日。自九月至冬,多北风,偶或有台,亦骤如春飓。”其中“岭南”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唐朝时还包括了曾属于中国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台风吹过船都飞到屋顶上唐代的刘恂恐怕是对于台风心有余悸,他在《岭表录异》中写:“恶风谓之飓。坏屋折树,不足喻也。甚则吹屋瓦如飞碟,或二三年不一风,或一年两三风,亦系连帅政德之否臧者。”刘恂直接称台风为恶风,说这恶风把屋子都刮坏了,树也刮断了,更过分的是有些恶风居然能把屋顶的瓦片吹得像飞碟一样。(综合中国气象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广州日报)《文献通考·卷297 物异考三》宋末元初马端临):“二年八月,温州大风,海涛流溢沿江民庐、盐场,覆舟溺死者二万馀人,江滨胔骼尚七千馀人。《元史·志第三上五行一》明朝宋濂著):“八月,潮阳飓风海溢,漂民庐舍。

现代:2021年的强台风烟花于7月中旬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的海域逐渐生成,于2021年7月25日中午前后登陆中国大陆。它体态庞大,水汽充足,自浙江登陆后一路北上,先后影响了中国台湾、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4个省(区、市)。该台风造成中国各地总计48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在台风“烟花”活跃初期其便已对河南省产生间接影响。其通过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内陆地区输送,加之南海还有台风“查帕卡”卷入南海水汽等其他天气系统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河南省遭受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造成“7·20河南暴雨”灾情。

IMG_261

(来源:《卫星直击河南暴雨》。最终来源:earth.nullschool.net(全球天气可视化模拟网),属于美国)

2023年的杜苏芮台风。《三问超强台风“杜苏芮”》中国青年报2023-07-28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聂高臻告诉记者,杜苏芮北上的路径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在福建沿海一带登陆后,可能先后影响江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受其影响,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和东北等地部分地区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下图源自该文。

IMG_258

京津冀的罕见强降雨,该怎么做好应对?2023-08-01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7月31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7月29日以来,中央气象台3天内第7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从29日开始,京津冀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的袭击,目前华北、黄淮极端强降雨还在持续。北京气象部门预计,降雨将一直持续至8月1日夜间,持续时间达70小时左右。

(三)青藏高原

(2023年7月9日从网络购买该图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课件第9章_青藏地区__第二节_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ppt--微信支付9.9元--订单号20230709092513253744)

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 )。青藏高原一带原为海洋,这片海域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4000万年前至3000万年前,多种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耦合作用,使中央谷地快速隆升至目前4500米的高度。至今仍在缓慢升高。据了解,国外科学家通过对青藏高原古土壤的测定和化石研究认为约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南部隆起到现今海拔约4500米高度,这一观点成为国际主流认识。

青藏高原的隆升,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阶梯状分布,决定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阶梯第一级主要指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阶梯第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海拔1-2千米。第三级阶梯——位于我国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这种地势,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发电、农业、渔业、交通等事业发展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来源 中国气象报1998-08-31,作者逯寒青 贾启龙)摘录:“新华社西宁7月27日电 在刚刚结束的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上,与会的地质学家和气象专家们认为,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乃至高原周边国家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9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120多名中国科学家和来自其他17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37名国外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及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中科院孙鸿烈院士说,处于北纬30度左右的中东、北非及北美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的荒漠及沙漠地区,中国的同纬度地区却气候湿润而又物产丰富,这是中国该地区深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的结果,而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教授潘保田博士认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导致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面积大、平均海拔高,对加热和冷却高空大气的作用明显,从而造成东亚内陆大气温度与太平洋、印度洋上空大气温度不同,最终导致大气压力变化而形成季风。没有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北部的隆升,就没有中国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

参考《青藏高原对气候和水的影响》(澎湃政务:宁波气象 2020-03-26)等文:青藏高原对于我国和亚洲的气候特点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青藏高原改变西风环流。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西风气流将平直地吹向东方,西风气流被青藏高原阻挡分成两支(也翻越高原而爬坡)。这种绕行和爬坡,使大气环流发生重要变化。南北两支气流在高原东侧汇合,南支吸饱了孟加拉湾的水汽向东,

fcb83ebbc6512c34e8eb0921a4ee1f7

  (作者购买立体地图拍照,为防止印刷时不清楚,便在照片中以黑色箭头标出南北两支气流绕行)

使四川盆地雨多雾多。北支气流经过沿途干燥地区,水分逐渐耗尽。

(2)青藏高原影响季风与雨带,能诱导热带海洋夏季风深入到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量水汽,是我国各地主要雨季的重要原因。随着季节的变化,夏季风有节奏地自南向北推进:5月份,季风开始增强、进入华南,华南进入前汛期。6月份,西南季风与冷空气势力在江淮地区交汇,形成梅雨期。7月份,季风继续北上,雨带移至华北和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被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进入高温伏旱季节。7月底至8月上旬北上至华北一带。随着季风的北进南退,降水带有规律地先后出现在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海河流域。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国西部的干旱将更严重,东部也将成为干旱气候。与此相关,一些专家明确提出青藏高原的抽吸作用使季风在我国登陆:

fcb83ebbc6512c34e8eb0921a4ee1f7

(抽吸作用。地图为本人购买拍照,其他文字、图、箭头本人绘制)

夏季青藏高原低压的吸引,东南季风加强,能翻跃高山,深入到我国陕西,甘肃等地,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降水也有人怀疑这种吸引作用。《青藏高原--亚洲季风的发动机》(2010-05-10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来源: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网)中国东部区域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鱼米之乡”。这主要归功于强大的亚洲季风。为什么全球最大规模的季风会在亚洲形成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大大推进了亚洲季风的北进。没有青藏高原,亚洲季风仍将存在,但其势力范围将会小得多,不会像现在的东亚季风那样扩张到东北地区。

(3)青藏高原挡住副高。由于青藏高原的强大力量,阻碍了西太平洋上的副高,使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挡在太平洋上,难以西进。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西太平洋副高一路向西,长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将不会存在。

(四)副热带高压

1、副热带高压的概念。副热带高压,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也可以说副高是一个经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温暖气团,在南北纬30度左右,它常年存在。天气预报员口中常说的“副高”,特指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位于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副高最大面积堪比1.7个中国,它在夏季的范围几乎占整个北半球面积的l/5-l/4。冬季则强度减弱,范围缩小很多。副高单体通常以地理位置命名,如太平洋、大西洋、北非大陆副热带高压等。

IMG_256

(2021年7月14日副高图。图片来源:《伏天来了,今年夏天到底会有多热?》〔澎湃政务: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2021-07-15〕)

2、副高的作用。《天气预报中的副高到底是个啥?“霸道总裁”副高》(2018-07-17 中国天气网):副高不仅能让多地“高烧不退”,还是“雨水制造机”。夏天它一般会完成两次明显的“北跳”(向北移动),分别对应着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开始和华北雨季的开始。“北跳”偏早,意味着梅雨期(或华北雨季)开始偏早,“北跳”偏晚则意味着雨季开始偏晚。像是1998年长江出现流域性洪涝,这一年因它过于“留恋”南方,迟迟未完成第二次 “北跳”,导致梅雨期较常年异常偏长。长江中下游梅雨期持续50余天,雨期长,雨量也异常偏多,降水量达到常年的2倍左右。

“副高”制造水火两重天。《高温暴雨台风都得听它的!副热带高压凭啥这么豪横》(2022-06-23 中国天气网-《天气档案馆》):副高如何制造水火两重天?副高为顺时针天气系统,在其南部的偏东风引导下,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输送到副高北侧,与南下冷空气交汇成雨。当副高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时,空气增温强烈,晴朗少雨,风力也小,这种情况下太阳辐射更多到达地面,往往持续晴热。而副高的北侧和西北侧,则是强降雨的集中地。副高北侧和西北侧也成了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交战”的主战场,它俩打着打着就激发出一场又一场的强降雨。每年冬春两季是副高的休息时间,只有到了夏季,副高才大力发挥作用。《透视我国雨带转移“指挥棒”:副热带高压》(新华社2016年07月27日新华社记者林晖):我国的雨带都会出现自南向北的转移,这其中的“指挥棒”,就是天气预报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副热带高压。

“副高”控制台风。《专家视点:多因素致南海台风变化多端》(中国气象报记者 申敏夏中国气象局2015-08-22):南海台风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西南侧,而这一带地区易受到西风带系统、热带系统和南半球系统等的影响,导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动和强度变化较大,因此台风移动路径复杂多变。“如果副热带高压离台风近一点,则其引导台风的能力强一点,台风路径越平稳,越易向着西北方向移动;如果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东,则其引导台风的能力就会较弱,导致台风移动不稳定,或被其他气流引导。”(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8月20日一版)

3、副高移动规律。西太平洋副高常呈东西带状,中国主要雨带的季节位移与其季节变化关系密切,一般规律是:(1)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副高位置一般在北纬15度至20度,雨带大都在华南;(2)6月中旬至7月下旬,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度至25度,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季节;(3)7月至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度至30度,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这是北方主汛期的“七下八上”时段);(4)9月,副高南退,雨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5)9月底,副高撤回到海上。一般规律的例外情况是,每年副高南北季节性移动异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水涝。

4、副热带高压与北非-伊朗高压、大陆高压联手。《三大高压罕见联手再造大范围凶猛高温》(2022-07-06 来源:中国天气):(2022年7月)“北非-伊朗高压将会向东发展和大陆高压连成一片,在我国西部高原形成一个异常强的暖高压,6-8日给西北地区、四川盆地等地带来凶猛的高温。未来,北非-伊朗高压和大陆高压,甚至有可能再和副热带高压连成一体,最终带来的后果就是热,大范围的高温出现。”

《今天38℃!三大高压即将“抱团”增温,上海7月下旬或迎高温“全勤”》(文汇报2022-07-20 作者:张天弛 编辑:张懿 ):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的数据,今天徐家汇站最高气温达到了38.0℃,较前天猛升6℃。而周五(22日)起,伊朗高压、大陆高压、西北太平洋副高“三高”又将“抱团”增温,上海本月底前将出现至少9个高温日。

IMG_261

(注:考虑到印刷时不清楚,本作者将图中的文字变为横向,并加粗)

(五)其他因素

1、“列车效应”。气象学中的"列车效应"即降水积少成多。排列成串的对流云降水,每一朵对流云都会产生短时强降水,如同火车车厢那样一节一节依次通过,当多个对流云团依次经过某地时,所产生的降水量累积起来,就会导致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这就是降水的“列车效应”。《广州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什么是“列车效应”?》(来源:光明网2023-09-08)摘录:受“海葵”残余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广州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从深圳到广州,为什么这次雨下得特别大?广州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傅佩玲分析,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停编后,其残余低压环流中心自东向西于9月7日上午移入广州。同时雨带具有有利于雨量累积的“列车效应”特点,最终导致本次持续暴雨过程的产生。这是一趟下雨的列车,列车行驶过程中,一直经过同一个地方,雨也持续下到同一片地方,其所产生的降水量累积起来,就会导致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

IMG_260

(列车效应示意 来自@深圳市气象局)

2、特殊地势。青藏高原的隆升,产生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征。这种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山川态势为自西向东,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洪涝灾害。2021年河南7.20特大水灾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河南太行山区、伏牛山区西高东低的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总之,水灾、旱灾、蝗灾等,是季风、台风、青藏高原、副热带高压、地势甚至太阳黑子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是青藏高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台风“烟花”“列车效应”、河南地势西高东低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二、中国水旱灾的时空规律

现代地质学之父英国人莱伊尔提出,现在是认识过去的一把钥匙。同样,过去也是认识现在及预测未来的一把钥匙。

《西安历史上的那几场暴雨……》今西安2020-07-20,作者陈海洋摘录:《资治通鉴·秦纪三》记载“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七月大霖雨,连雨自七月至九月”西汉时期,有记载的水灾共有11次,其中大规模的水灾两次: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蓝田山水出,流九百余家”;汉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大水,三辅霖雨三十余日,郡国十九雨,山谷水出,凡杀四千余人,坏官寺民舍八万三千余所。”唐朝时,有关水灾的史料记载主要集中于高宗永徽元年至文宗大和四年(公元650~830年)。其间造成较大危害的有永淳元年(公元682)“六月,长安大雨水,平地水深数尺,饥死无数。”天宝十三载(公元754)“京城连雨六十日,大水损秋稼。”大历十一年(公元776)七月暴雨,“京师平地水尺余,沟渠溢,坏坊民1200家。”元和八年(公元813)“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毁屋扬瓦,人多压死,城南积水丈余。辛卯渭水暴涨,毁三渭桥,南北绝济者一月。”元和十一年(公元816)五月 “京畿大雨,害田四万顷,昭应尤甚,漂溺居人。渭水溢毁中桥。”次年六月“京师大雨,街市中水深三尺,坏庐舍2000家。”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九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京师大雨兼雪,街衢禁苑的树木无风而摧折,连根而拔者,不知其数。”北宋有27次水灾记载,其中灾情最为严重的是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的一次:“六月久雨,陕西京西大水河溢,漂人民,坏庐舍。”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六月至九月,陕西持续大雨,渭水、黑水、沣水、洛水、黄河先后漫溢。

《从<水部式>到<河防令>——我国古代依法治洪的经验》(作者吴鹏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1年8月6日):唐太宗贞观四年秋,“许、戴、集三州水”;贞观七年八月,“山东、河南州四十大水”;贞观八年七月,“山东、江淮大水”;唐太宗时期的河南洪灾以贞观十一年七月初一最为严重,当天“黄气际天”,天降“大雨”,谷水、洛水决堤,洪水进入洛阳宫,“深四尺,坏左掖门”,冲毁官府和寺庙十九座,百姓“溺死者六千余人”。七月十三,太宗到洛阳视察灾情,下诏对洛阳宫进行简单修缮能够居住即可,将剩余建筑材料全部发放给洛阳受灾百姓重建家园。唐玄宗开元盛世,亦是洪灾连年。开元三年,“河南、河北水”。开元四年七月,“洛水溢,沉舟数百艘”。开元五年六月,“瀍水溢,溺死者千余人;巩县大水,坏城邑,损民居数百家;河南水,害稼”。开元八年夏天,契丹反叛攻打营州(今天北京市一带),关中两万军队前去增援河北唐军,路过今天河南渑池县缺门时,在谷水露营。六月二十一日夜半,“山水暴至,二万余人皆溺死”,几乎全军覆没。 最早防洪法《河防令》。金章宗泰和二年,金朝制定颁布了《河防令》。该法令被称为我国现存的最早防治洪水专门法规,主要包括防洪管理机构、汛情报告制度和堤防维修守护等内容。《河防令》规定每年“六月一日至八月终”为“涨水”月即汛期,沿河州官和县令必须上堤轮值。汛期过后,负责河务的县令仍要轮流掌管河防,地方州县官员必须每月将河道堤防和汛情信息上报工部。汛期时,河防官员因工作需要可使用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驰驿”报告汛情。为监督地方官员守堤防洪,《河防令》规定工部每年派出一名官员在汛期到来之前赴沿河各地巡视检查,督促分治都水监和沿河州县官员落实朝廷防汛措施,整修加固堤防。

历史上台风的“那些事儿”》(2016年7月14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四版摘录南朝刘宋时期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解释台风:“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元大德五年(1301年)记载:“七月初一,大风,屋瓦皆飞,海大溢,潮高四五丈,杀人畜,坏庐舍,漂没人口一万七千余。”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亦记载:“八月三日,飓风、潮溢,居民溺死无算。”可见,历史上台风多发生于农历7月和8月。《苏州地方志》中记载:“三国(吴)太平元年(256年),

八月朔,大风拔木,太湖溢,平地水高8尺。对于临海的泉州,地方志中这样描述台风:“弘治六年(1493年)七月初三日,泉州自卯至申时,风雨大作,扬沙走石,开元寺西塔葫芦倾覆,折林木无数,城铺粉堞颓十分之九,坏官私庐舍商舶民船不可胜计。”

上述六七月兴《河防令》规定每年阴历61日至8月终为大江大河“涨水月”秦二世二年7月大霖雨,连雨自七月至九月秋大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汉成帝建始三年夏大水唐朝六月,长安大雨水,平地水深数尺,饥死无数天宝十三载秋京城连雨六十日,大水损秋稼大历十一年七月暴雨元和八年“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元和十一年五月京畿大雨次年六月京师大雨元和十五年九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京师大雨兼雪,树木连根拔者六月久雨,陕西京西大水河溢元泰定元年六月至九月,陕西持续大雨清初要求地方及时上报灾情,“夏灾不出六月终旬,秋灾不出九月终旬”这些大雨暴雨、台风灾害均发生在农历的6-9月、夏、秋,与现在的极端天气、强对流天气、持续暴雨灾害等发生的时间基本一致《防河令》确定6-8月为汛期,与当前水灾易发的“七上八下”何其相似:“七下八上”北方防汛进入关键期!最新预测来了!》(中国气象学会气象e新2023-07-21):目前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根据以往经验我国北方80%的大洪水都集中在这一时期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简称“七下八上”)是我国主汛期的重要阶段之一。该时段内,北方进入主雨季;同时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沿海地区易受台风降水和风暴潮影响。

本文作者在《政府行为的对称性研究》一书第一章中阐述了时间和空间的不变性:物理规律,比如说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定律,以往成立,现在成立,今后也成立;一个物理实验,从中国的哈尔滨做移到在三亚做,再从三亚移到成都做,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气象、地理规律也具有时间和空间不变性。综上,从每年时间月份上看,大雨、暴雨、台风灾害多发生在农历的6-9月,即大多出现在夏、秋季。几千年前如此,今后也如此。从时间走向上看,气象涉及日地关系、八大行星与地球的关系,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不变的,由此决定气象学规律、地理学规律以前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以后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具有相似性、不变性、对称性。从空间上看,我国洪涝灾害从春到夏自南向北推进,与东亚季风的推进相当一致。换言之大雨、暴雨、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沿海,之后北推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前述西安)甚至东北(长江流域灾害的影响非本文重点)。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气候可能有周期性变化,但仍保持了基本状态。因此,今天的气象学原理、地理学原理,完全可以用于分析古代水灾、旱灾等气象问题,这并不违反科学,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水、旱、蝗灾事关封建政权的安危

夏、商、周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水旱灾和地震《国语· 周语》春秋末左丘明所著):伯阳父是西周宣王、幽王时的太史,他将夏、商、朝灭亡的原因归之于旱灾、地震。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这一段大意是说,土地中没有水,民众缺乏钱财,不灭亡等待何时?昔伊、洛和枯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周幽王时,自然灾害也很严重,河水枯竭,山川三川即今陕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崩塌经过10年西周就灭亡了。史记·周本纪第四也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二)一场连日不停的暴雨动摇了秦王朝。《史记·陈涉世家》(西汉司马迁著)摘录:“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45。”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大意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居于里门左边的平民)屯戍(驻守边境)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便在其中,他们途经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大泽乡时被连日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秦朝法令严苛,行程一旦超过规定期限一律问斩。陈胜和吴广商量:去是死,不去也是死,不如直接反了。于是带领戍卒杀死押解的军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义军攻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败,但起义为项羽、刘邦推翻秦王朝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东汉政权亡于自然灾害及通胀等因素。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又因全国大旱严重欠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发动起义。起义席卷了东汉13州中的8州,人数达十万人,朝廷派遣大将军何进等讨伐。东汉末年的天灾有地震、暴雨、冰雹、海水倒灌等。《后汉书·本纪·孝灵帝纪》(作者南朝范晔):“建宁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清。五月,河东地裂,雨雹,山水暴出。”“中平元年春二月,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著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三国志·武帝纪》(西晋陈寿著):公元194年“冬十月,太祖至东阿。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

(四)隋朝在自然灾害和好大喜功中灭亡。《隋书·卷22志第17·五行上》(唐魏征等著:(隋朝)“大业三年,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公元607年)《隋书·卷24志·第19食货》(唐魏征等著):(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岁山东、河南大水,漂没四十余郡,重以辽东覆败,死者数十万,因属疫疾,山东尤甚。”“强者聚而为盗,弱者自卖为奴婢。”《随书·卷23·五行下》(唐魏徵等著):“七年三月,大风起西北,发屋拔树。五日乃止。时高阿那瑰、骆提婆等专恣之应。开皇二十年十一月,京都大风,发屋拔树,秦、陇压死者千余人。地大震,鼓皆应。”《隋书·卷4帝纪第4·炀帝下》(唐朝魏征等著):隋朝大业八年“是岁,大旱,疫,人多死,山东尤甚。”(公元612年)…….隋朝末年,好大喜功、过度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对外不断用兵,三次征高句丽等)、梦想成为千古一帝的隋炀帝,导致奢靡之风盛行,严重损耗了国力,加上严重自然灾害,在隋朝大业12年后,形成了3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沉重打击了隋王朝。617年5月,太原留守李渊于晋阳起兵占领长安,618年,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称帝,建立唐朝。

(五)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旱灾和蝗灾。《旧唐书·黄巢传》(五代十国刘昫等著):“黄巢,曹州冤句人,本以贩盐为事。乾符中,仍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初,里人王仙芝、尚君长聚盗,起于濮阳,攻剽城邑,陷曹、濮及郓州。先有谣言云: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及仙芝盗起,时议畏之。左金吾卫上将军齐克让为兖州节度使,以本军讨仙芝。仙芝惧,引众历陈、许、襄、邓,无少长皆虏之,众号三十万。三年七月,陷江陵。”《自然灾害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治乱》(2006年6月12日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阎守诚):地方政府对灾情熟视无睹,不仅不救灾,反而继续征税征徭,终于激发了黄巢起义。黄巢起义转战近半壁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六)元朝因自然灾害和通胀而衰落灭亡。元朝灭亡的时间,一般认为是1368年。元朝的衰落灭亡的原因,有恶行通货膨胀、官场腐败、蒙古贵族内讧、黑死病等,但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是原因之一。《元史·卷51志第3下》(元末明初史学家宋濂等著):“元统元年(本文作者:公元1333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三年二月,绍兴大水。”“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扬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涌溢,溺死一千六百余人。”“七月,衢州西安县大水。温州飓风大作,海水溢,漂民居,溺死者甚众。甲戌朔,高邮宝应县大雨雹。是时,淮、浙皆旱,唯本县濒河,田禾可刈,悉为雹所害,凡田之旱者无一雹及之。”《元史·文宗纪》(明·宋濂等著):“衡州路属县比岁旱蝗,仍大水,民食草木殆尽,又疫疠,死者十九,湖南道宣慰司请赈粮米万石,从之。”中央政府在江浙、湖南、江西等地开舱放放粮,但因缺粮无济于事。灾害的逼使和政府救灾不力引发起义和地方割据:方国珍起义割据浙东,刘福通在安徽界首起义,徐寿辉(红巾军起义领袖)在湖北罗田县起义,芝麻李在徐州起义,张士诚在江苏泰州起义,邵宗愚在南海(今广州)起义等。至正26年,南方起义军统一在朱元璋旗下,一年之后,朱元璋率军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往漠北,元朝灭亡。

(七)明朝亡于人为原因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发生后,崇祯皇帝一方面施行赈灾,另一方面又下罪己诏等以示改过。《明史·本纪第23·庄烈帝张廷玉等著):(崇桢14年)“二月己酉,诏以时事多艰,灾异叠见,痛自刻责,停今岁行刑,诸犯俱减等论”。《明史·李自成传》(清张廷玉著):“崇祯元年(1628),陕西发生严重饥荒,延绥缺少粮饷,固原守军抢劫本州仓库。”由于饥荒,朝廷的士兵也参与抢劫国家粮库。

四、封建政府救灾促进集权长期稳定

(一)集权、专制、独裁制度的概念

三国魏文学家李康运命论中说: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意思是:古代做王的人,只用他一个人来治理天下,不是用天下来奉养他一个人广义的集权,是指国家或者经济社会组织的决策权、管理权由最高权力行使的制度。本文涉及的是狭义概念,其基本特征把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军权、司法权、主要经济权(财政、部分土地)、民众的权利、奇珍异宝、美女等等,控制在最高层,最后控制在最高统治者皇帝手里,皇位世袭;最高统治者在全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一切内政外交均由其决定,各级官僚是其臣仆,国家机构是其办事机构,其可以剥夺任何人的权利甚至生命;法律是监督官员和百姓的,不能管束最高统治者,官员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人治明显控制众多美女,使部分男人不能娶妻生子,使大量美女守活寡有妻子之名但无实际的夫妻生活司马炎先后挑选5000多名美女进入后宫,一时间“母子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

后宫制度关联的是太监,成为古代中国的突出特点之一。与封建集权专制不同,美国按其美国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美国议会、美国总统、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三者中没有最高统治者,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谁领导谁,三者相互制约。一些媒体说被罢免的众议院议长的凯文·麦卡锡是美国的第三号人物,这种说法是不符合美国宪法的。

皇帝和上层官员掌权、集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享乐、维持其统治,同时也分给下层官员和灾民一些利益。

本文所称专制,是指君主和高层官员独掌国家政权,独断行事,操纵一切。显然,集权不一定导致专制,但专制以集权为基础,没有集权就没有专制。

本文所称独裁,指最高统治集团独自决定、独自裁断或者独揽政权,不与他人或者社会团体分享权力。在中国历史上,皇权具有独裁性。独裁是集权专制的逻辑发展。而极权,则是指统治者的权力广泛用于公共与私人领域或者政治经济权力由个人或少数人控制,是集权、专制、独裁的扩大化和极端化。

集权专制至少有5个缺点:一是权力世袭。这就决定了由什么素质的人继承皇位、爵位或者官位完全是人为安排的,限制了中下层的积极性。二是信息沟通路程过长。这就使决策延迟、失误概率较高,也容易搞形式主义、虚报浮夸、个人崇拜等。三是皇位终身。皇帝到晚年不卸任,没有精力和能力履行其职责。四是皇帝、高层腐败淫乐,耽误治国理政。五是权力没有约束,从决策到执行随意性大。

(二)封建集权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

中国古代各封建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不尽相同,但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皇帝重视。仅举几例:(1)汉文帝12年,发生了酸枣(今河南延津之北)决口,堵塞后40年,在汉武帝时期又发生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泛滥16郡县,朝廷组织10万人救灾,筑好后不久又受毁坏,夏商周三代以来这次决口最为严重。元封二年,汉武帝亲自到决口处,最终将决口堵塞。--([民国时期水利学者]吴君勉著《古今治河图说》,吴丰、吴同、吴熠、吴雁南编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第12页)

唐太宗时期河南洪灾最为严重。七月十三,太宗到洛阳视察灾情,下诏对洛阳宫进行简单修缮能够居住即可,将剩余建筑材料全部发放给洛阳受灾百姓重建家园。--(人民法院报2021 年 8 月 6 日,《从<水部式>到<河防令>——我国古代依法治洪的经验》作者吴 鹏)

据《明史·河渠志一》,洪武17年(公元1384年),黄河开封段东月堤决口,大面积受灾,明太祖朱元璋便诏令“遣官塞河,蠲被灾租税”。即派遣官员堵塞河堤缺口,开仓赈灾,减免租税,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今安徽南部多地发生水灾,明英宗朱祁镇要求:“将预备仓粮量给赈济,加意抚绥,毋令失所。”但在事实上,古代的抗洪救灾工作很多时候并不到位。--《洪涝灾害来袭,古代人如何应对?》柳州政法委网2020-07-15

《康熙皇帝的荒政危机:1702~1704年山东饥荒救济》(作者:刘少航 信息来源:《农业考古》2019年第1期)摘录:据《近五百年来旱涝分布图集》中的灾情统计,康熙四十一年至康熙四十三年间(1702~1704),山东是全国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旱涝迭加,史称“山左奇荒”。根据雨泽奏报的分析,康熙帝在四十一年得知天时不利,随即准许山东开仓赈济,“覆准济、兖、青三府属、莱芜等八州县被水,动积谷散赈”。时任巡抚王国昌回奏称,成灾州县已经得到仓谷赈济,不成灾的州县也“著借仓粮,粜其十分之三,皆获裨益”。康熙以为年底南巡会见到复苏景象,“将民粮丰收之处,此次也许见之矣”,然而亲眼所见的却是惨烈的饥荒图景,“自泰安州,见新泰、蒙阴、沂州、郯城等处,城郭乡村,黎民被灾甚苦”,遂知晓开仓赈济没有落到实处,只是“徒有赈济之名”。此次灾荒对康熙“如痌瘝之在抱也”,愤怒之余,“又观黎民颜面衣服,朕心不胜悯恻”,尽心筹划赈灾的对策。

据刘少航该文,康熙除采取赋税、田租的减免等常规措施外,还采取了“八旗养民”的非常规做法。从京城派出由中央官员带领的、以八旗军人为主的数百人养民团队,前往山东分路赈饥,并动员京城的八旗王公大臣设厂煮粥赈济来京的山东流民,伴随着灾情的发展,分两批,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赈灾养民活动。 

2、赈济。赈济是由国家发放国家仓库粮食来救济贫困的人。《礼记·月令》(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自然灾害发生后,天子命令官府以谷粮或布帛等进行赈济,开仓赈济天下灾民。赈济灾民已成为封建皇帝、政府的职责。

赈济的方式赈、钱赈、工赈、医药赈等。(1谷赈。赈标准,元代之前史籍记载不详,明初一般每户给米1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规定赈粮标准:大口6斗,小口减半。永乐二年(1404年)降为大口1斗,6-14岁6升,5岁以下不给。2银赈据李向军先生统计,从顺治元年(1644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政府用于赈济的救灾银子总共4.5亿两。

李向军:《清前期的灾况、灾蠲与灾赈》,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还有银谷兼赈,一般是在储粮不敷之时实行。3粥赈,即施粥。施粥的思想起于先秦。《礼记·卷11檀弓下》:“卫灵公说:从前卫国遇到凶年饥荒,夫子施粥赈灾,这不是爱民乐施的表现吗?正与《谥法》的‘惠’字相合。”(谥法,是指追谥的准则。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表彰)(4)工赈,即以工代赈。5医药赈即政府派医生给灾民看病治疗。医药赈灾民的方式在秦汉时也已出现。

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里的“舍空邸第是指对于那些染上了疫病的民众要空出房舍来建立隔离场所并为其治病

3、蠲缓。主要是指对灾民停征或缓征税赋。《周礼》12荒政中的的薄征即减轻或者免征税赋。《管子·18章·大匡》(李山译注《管子》,中华书局2016年1月北京第一版,第129页):“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汉书·纪·成帝纪》东汉班固等著):十二月,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阴祠。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郡国被灾什四以上,毋收田租。译文:十二月,在长安建南北郊祭之处,罢去甘泉、汾阴祭祠。此日起大风,拔甘泉寺中十围以上的大树。郡国有十分之四遭受风灾。免去灾区田租。《汉书·纪·成帝纪》四年春正月,诏曰:“被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三万,勿出租赋。《汉书·平帝纪》(作者:东汉班固等):“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天下民赀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勿租税。”《后汉书·本纪·孝和孝殇帝纪》(作者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永元十四年,汉和帝诏:“兖、豫、荆州今年水雨淫过,多伤农功。其令被害什四以上皆半入田租、刍稿;其不满者,以实除之。”《汉书·纪·哀帝纪》(作者东汉班固等)汉哀帝下诏:“朕承宗庙之重,战战兢兢,惧失天心。间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国比比地动。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后汉书·孝安帝纪》(史学家范晔撰写):“是岁,京师及郡国二十七雨水,大风,杀人。”汉孝安帝下诏:“又田被淹伤者,一切勿收田租;”《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作者:唐李林甫  张九龄等) :“凡水、早、虫、霜为灾害,则有分数: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己上,免租、调;损七已上,课、役俱免。若桑、麻损尽者,各免调。若已役、己输者,听免其来年。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制定了固定的蠲免比例,受灾10分,免7分税粮,依此类推至4免1为止。

蠲缓包括缓刑、减刑,中国很多朝代在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常采取缓刑、减刑的措施。例如东汉政府对于一般的死刑,实行减刑戍边的办法。

4、建立常平仓、义仓中国古代的仓廪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中央粮仓储存的粮食主要用于行政机关与军队的给养例如在洛阳考古发现的封建国家粮仓——隋唐时期的回洛仓和含嘉仓

二是常平仓。所谓“常平”是说官府通过储备粮食来稳定粮价,即谷物丰收时,政府便用库银收购,防止“谷贱伤农”;每当农民青黄不接、灾荒而引起市场谷价上涨时,官府便把常平仓存储的粮食在市场上平价出售,从而有效平抑粮价。早在战国时期,在魏国主政并推行变法的李悝就创设平籴法,即运用政府财政收入,在市场价低时收购粮食,在市场价高时抛售粮食,以平抑粮价的一项措施。平价购进称平籴;平价出售称平粜。《汉书·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李悝认为: “籴甚贵则伤民(非农业人口),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李悝认为,若粮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民(城市居民),农伤则国贫。这是李悝实行“平籴法”的基本判断。唐代杜佑编撰的《通典·卷12·食货12》:“汉宣帝时,岁数丰穰,穀至石五钱,农人少利。大司农中丞耿寿昌请令边郡皆筑仓,以穀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穀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人便之。”可见,西汉时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常平仓制度。其后历朝多有沿袭,影响深远。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把常平仓的设置范围,扩大到了“洛、相、幽、徐、齐、并 、秦 、蒲”等八个州。到了唐玄宗时期,常平仓发展到了极盛。据说美国上世纪30年代将宋代王安石新政中的常平仓政策引入了罗斯福新政,是当时美国的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政府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常平仓的作用:一是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降低价格出售稳定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二是出借种籽口粮给农民,以解决一部分农民青黄不接时的困难。三是在大灾之时,用常平仓谷赈济灾民。为保证粮食质量,每年更新30%。

三是义仓。值得强调的是,隋朝在建设强大的官仓的同时正式建立了义仓。《隋书·长孙平传》(作者:唐魏徵等著):“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因上书曰: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栗,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上深嘉纳。”上深嘉纳,说明

皇帝(隋文帝)高兴地采纳了长孙平的建议。《隋书·食货志》作者 魏徵等:(开皇十五年二月,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二月,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显然,义仓是由朝廷倡导、民间创办官府监管的粮仓先秦至隋唐的历代王朝如何赈济民众》(2019-08-26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刘玉峰义仓主要是为弥补常平官仓之不足而设的,因为设在里社,也就是乡里,所以也叫社仓。用于自然灾害中普通百姓的口粮供应其采用分散贮存的方式,方便一方有难后能快速实施赈灾活动至隋文帝后,中国历史上国家组织的义仓由此正式成为了社会制度,专门“以备凶年”,对饥馑者实施赈济。当时,义仓设在民间社邑,一个社邑一般有二三十户组成,由各社邑之社司负责具体管理,所以义仓又称为“社仓”。义仓储粮,由本社邑人户按收获多少和贫富差等,由社司劝课出一石以下多少不等的粟、麦等粮食,以备凶荒年景。到开皇十五年(595)和十六年(596)时,文帝认为各地义仓管理不善,多有费损,下令将义仓并纳本州、本县管理,并规定义仓纳粮“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义仓储粮至此转化为国家地税税收,由州、县官府具体负责征缴和管理。文帝在位期间,“一代无饥馑”,赈济成效颇为显著。然而到隋炀帝大业年间,由于统治残暴,耗费巨大,“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义仓)之物以充官费。唐朝立国后,贞观二年(628)四月,尚书左丞戴胄提议继承隋朝的义仓制度,唐太宗采纳了这一提议玄宗天宝八年(749),国家各类仓廪共有储粮9600余万石,其中义仓储粮6300万余石,占了总数的65%以上,显示出其重要的财政地位。安史之乱后的宪宗和文宗时期还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加强。《杨国安:地尽其力,仓备饥馑——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3期 作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杨国安)嘉道时期安徽水灾频发,义仓储备“救济灾黎数百万人”。

5、赈贷赈贷是指无息或低息将粮、钱种子、耕牛等借灾民,从而维持灾民生计,使之恢复农业生产西周设置了旅师。周礼·地官·旅师》(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第157页: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而用之以质剂致民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凡新甿之治皆听之,使无征役,以地之美恶为之等。”春颁而秋敛之:春颁,即春季施放。秋敛秋季收《周礼注疏》作者中国东汉经学家、儒家学者郑玄):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困时施之,饶时收之释曰:上经所云,是贷而生利,此经所云是直给不生利也。官得旧易新,民得济其困乏,官民俱益之也。(官粮得到更新,灾民得到济困,官民都得益)

古代中国的很多朝代,救灾初期的赈贷并不收取利息。《宋史·王岩叟传》(作者元代脱脱等 王岩叟,北宋论著家,曾任监察御史谏等职):“各路水灾,朝廷行赈济,户部限以灾伤超过七分、民户降四个户等始许之。王岩叟言:中户以上,盖亦艰食。乞毋问分数、等级,皆得贷,庶几王泽无间,以召至和矣。”体现了王岩叟的救灾平等思想。义仓、广惠仓、惠民仓曾提供无息贷款给灾民。即使借贷的灾民无力偿还,很多朝代通常也会通过蠲贷政策免除债务。有息贷款的形式在部分地区实行,但效果不好。对于欠负政府债务而无力偿还者,汉代规定要以人身作为抵押来进行偿付。东汉王充《论衡卷12·量知》描述:“贫人负官重责,贫无以偿,则身为官作,责乃毕竟。”

6、除蝗。发生蝗灾,大量蝗虫会吞食庄稼,农民颗粒无收,故,水灾、旱灾、蝗灾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灾害。《异常气候引发“超级蝗灾”?会否影响我国?答案全在》(中国气象报2020-02):气温、降水、土壤湿度等为蝗群爆炸式增长创造自然条件。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中心郭安红研究员介绍:蝗虫的发生、发展以及肆虐与气温、降水或土壤湿度等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蝗虫是变温动物,温度高生长发育就快,完成生活史也快。蝗虫孵化出来后要有一定的植被供其取食生长,如果过于干旱的年份,即使蝗虫孵化出土,如果没有降水供植被生长,蝗虫幼虫就不能取食生长,也不会大规模发生发展。如果遇到降水相对丰沛的年份,土壤湿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蝗卵孵化的“温床”。此外,在雨水的滋润下,沙漠地区植被变得相对丰富,这为蝗虫生长、快速繁殖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口粮”。显然,蝗灾是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造成的。

古代中国的多数朝代,都重视蝗灾的治理。《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第一版,第237页“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元史·志第42食货一》明朝 宋濂 著:“每年十月,令州县正官一员,巡视境内,有虫蝗遗子之地,多方设法除之。

中国古代在没有农药和喷洒机器的情况下,采取以下措施除蝗:一是煎、炒、烤、蒸食之。《旧唐书·卷12·本纪第12·德宗上》(作者 后晋 刘昫):“时关东大饥,赋调不入,由是国用益窘。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二是篝火诱杀法。蝗虫和飞蛾类似,都有趋光的习性,古人便利用此,设置好篝火,诱导蝗虫靠近被火烧死。三是以蝗易(钱)粟。一些朝代出台措施--捉蝗虫换金钱或者粮食。《后汉书·卷12·平帝纪》(东汉班固等著):“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斗受钱。”四是禁捕蛙,让其捕杀蝗虫。五是植物、中药抑制。蝗虫不喜欢接近麻类以及各种豆类植物,让民众广范种植豌豆、绿豆、豇豆、芝麻等十多种蝗虫不食的作物。用中药的百步草浓汁、陈醋混合液、艾草等进行熏驱。六是去除虫卵。在冬季,要求农民们去寻找蝗虫滋生地,发现后及时处理。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常有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挖土铲除。

7、捐赈。东汉班固所著《后汉书·卷12·平帝纪》:“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安汉公、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杨国安:地尽其力,仓备饥馑——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3期 作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杨国安)除官府的各类灾蠲救助政策外,民间往往也积极施粥捐赈。如明朝天顺时期,京师周边受灾无米,顺天府民江聪自出米豆于崇文门外,“日为粥以食饥民,凡四月得济者八万七千五百余人。”清代民间粥厂设置已有相应章程,应对粮荒也更为有效。如嘉庆十八年(1813年)至十九年河南大灾,大量地方官员捐俸及绅商捐输建立粥厂,河南巡抚称,大量灾民连续5个月靠领粥存活。此外,朝廷还劝导、鼓励富商士绅报捐赈济。乾隆帝说:“救荒无奇策,富户能出资赈粜,足以助官赈之所不及,于闾阎殊有裨益。”

8、安辑流民。[从赈济流民角度] 灾害因缺粮形成大量流民,是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封建政府不得不重视。本文所称安缉,包括给钱返回原籍、赈粥、给公田、移民等。

前述赈粥是灾中赈济,灾后对流民的赈粥是安缉流民的措施之一。在赈粥解决生存基础上,一些朝代会发给流民盘缠和食粮,遣送回籍外。

因地震、山洪、泥石流原籍无地者,一些朝代分给闲置公田耕种,提供或贷给种子、耕牛,帮助他们归农重建家园。“假民公田”是封建政府(例如东汉安辑流民的措施之一。假,其本义指不是真的,与真相对。也有借用、租借之义。假民公田就是将国家所有的土地租给平民耕种。接受假田的平民,在性质上变成了国家的佃农。《后汉书·卷3 肃宗孝章帝纪第3》(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佣,赁种饷,饷,粮也,古饷字,音式上反。贳与田器,勿收租五岁,除算三年。其后欲还本乡者,勿禁。”

《康熙皇帝的荒政危机:1702~1704年山东饥荒救济》作者:刘少航 信息来源:《农业考古》2019年第1期):山东逃荒的饥民来京师就食,京师五城煮赈、安抚流民。康熙四十三年春,给八旗都统的上谕规定:八旗各于本旗城外,分三处煮粥饲之,八旗诸王亦于八门之外,施粥大为利济……若不如此设法赈济,则皆立毙矣。兹派出镶黄旗舅舅佟国维、正黄旗内大臣明珠、正白旗内大臣阿米达、尚书马尔汉,伊家人众,监散为易。其他五旗,著派大臣家计殷实者监赈。凡粥厂所饲之民,病则医治,殁则棺敛,至给粥时皆详识认,恐此处既食又顾之他,务使清楚周遍为善,如或怠玩施不周遍,察出并罪都统副都统,断不轻恕。设粥厂数十处,煮赈数月后,但很多山东流民不愿回乡,仍聚集京城,依赖粥厂糊口非长久之计。遣官资送流民回籍的政策随即展开,雇募船只送民还籍,给以银两为日用籽粒之资,“始复旧籍,得安生计”。

移民是防止流民的办法,即在发生重大灾害后,国家颁布相关政策法令,组织或引导灾民到丰裕地区就食。《汉书·纪·成帝纪》(东汉班固等著)四年春正月,诏曰:“流民欲入关,辄籍内。所之郡国,谨遇以理,务有以全活之。思称朕意。”译文:四年春正月,下诏说: “流民要想入关,登记后就允许进入。流民所到的郡国,要给予关心和引导,要保证不因冻饿而死一人。望理解朕的心意。 ”《隋书·卷24志第19·食货》(唐朝魏征等著):“高祖乃命苏威等,分道开仓赈给。又命司农丞王禀,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关中,又发故城中周代旧粟,贱粜与人。买牛驴六千余头,分给尤贫者,令往关东就食。其遭水旱之州,皆免其年租赋。”

9、抚恤。这是给死者家属赐葬钱农具、种子等。汉书·平帝纪》东汉班固等著:“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赐死者一家六尸以上葬钱五千,四尸以上三千,二尸以上二千。……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汉书·纪·哀帝纪》(作者:东汉班固汉哀帝下诏:“朕承宗庙之重,战战兢兢,惧失天心。间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国比比地动。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惧焉。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钱,人三千。《后汉书·孝安帝纪史学家范晔撰写):(孝安帝是岁,京师及郡国二十七雨水,大风,杀人。诏赐压溺死者年七岁以上钱,人二千;其坏败庐舍、失亡谷食,粟,人三斛;……若一家皆被灾害而弱小存者,郡县为收敛之。

、其他制度的协同作用

仅仅救灾一项,是不能长期稳定封建集权专制的。实际上,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还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的制度,例如民爵、清议、察举、科举等制度。这些制度与救灾制度的协同作用,使封建集权专制得到民众一定认可而长期稳定。这里简要介绍几个方面

(一)民爵制度

民爵是古代君王赐给民间有功者的、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大小的一种封号、待遇,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定下的公士至彻侯的20位,有功民众受封可以获得20级爵的前8级,即1级爵位公士俸禄50石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2级上造岁俸100石,良田2顷,宅地2处,仆人2个3级簪袅岁俸150石,良田3顷,宅地3处4级不更岁俸200石,良田4顷,宅地4处5级大夫岁俸250石,5处宅地,良田5顷,300户食邑的税收。6级官大夫岁俸300石,7处宅地,良田7顷,300户以上食邑的税收。7级公大夫岁俸350石,9处宅地,良田9顷,300户以上食邑的税收。8级公乘岁俸400石,20处宅地,良田20顷,300户食邑以上的税收可以乘公家车西汉沿用秦20级爵,另增设王爵《后汉书·本纪·肃宗孝章帝纪》(南朝宋时期范晔编撰):(肃宗孝章帝)“三年春正月己酉,…。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从周朝至清朝,均实行有一定差别的爵位制度灭六国原因之一是实行了能够激励秦军成为虎狼之师的20级军功爵位制度。例如20级爵位的第一级公士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爵位不仅可以赐予百姓,也可以赐给官吏功臣向国家交纳大量谷物者赐民爵在一定意义上是集权专制的统治者与民众分享权力的体现。不过应该看到,汉代以爵位亲民但过多导致“官重爵轻

(二)清议制度

所谓“清议”,是指民间对时政的公正评论。实行清议制度,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舆论监督。《周礼·秋官司寇·小司寇》(吴友仁、李正辉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第313页):“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开明君主为取得政清民和之目的,往往通过清议体察民情。汉代有谏诤、奏疏、御前会议、经学辩论会、察举策对等征询意见的渠道,因而引起社会上议论时政的清议之风。汉代统治者在用人实行“察举制”时,尤为重视乡里清议对拟任者的评价,被清议褒扬的人往往为万民传颂,而遭受清议否定的人则升迁无望。因此也可以说清议是对官场、官员的某种舆论监督。两汉以来,逢乡举里选之前,必先考察候选者的生平,一旦玷污清议,则终身被世人不齿。两汉以后的不少朝代,清议也在发挥作用。《南齐书·本纪·卷二》(南朝 梁萧子显撰):“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先注,与之更始。长徒敕系之囚,特皆原遣。亡官失爵,禁锢夺劳,一依旧典。”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清议》:“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可见,清议对于官员廉洁、稳定社会有重要作用。当然,清议后来清议制度走向反面,成为结党结派、互相攻击、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工具,是不可忽略的。

东汉末年汝南郡(今河南省平舆县)的许劭,其与堂兄许靖创立月旦评,每月初一都对当时的某一个人物进行一次品评。《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这项活动在汝南一带蔚然成风。许劭出任汝南郡功曹期间,郡内大小官吏对他都很畏惧,纷纷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害怕被他盯上。可惜许劭、许靖兄弟二人窝里斗,月旦评逐渐日落西山。

察举制度

夏、商、西周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度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贵族父死子继,连任卿如六相当于现在的部长这样的高官。世禄就是官吏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世卿世禄制被废除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史记·商君列传》(西汉司马迁著):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是说,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不搞世卿世禄

刘邦称帝11年(前196年)2月发布的求贤诏书,进一步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汉书·高帝纪》(作者:东汉 班固):“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主要含义:周文王齐桓公都依靠贤人成功。我希望天下长治久安。贤士大夫们愿意同我共事的,我能够使他贵显。现在把诏令布告天下,让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另一说从文帝开始)。察举制主要是依靠朝廷的三公九卿、郡守、列侯以及地方上的高级官员, 从平民或低级官吏中按照标准选拔在道德、品行、才能方面符合当时需要的人才入朝为官。察举的科目由皇帝确定。察举的科目由皇帝确定,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常科包括: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孝廉,即孝子廉吏,有利于家庭稳定和廉政建设。秀才,意为优秀人才。察廉就是察举廉吏。光禄四行,即推举有敦厚、质朴、逊让、有德等四种品行的人为官。

特科包括:(1)贤良方正。是最主要的特科,设立此科目的是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皇帝很重视此科,被举者皆由他亲自主持对策,按等第授官,高者为“九卿”。(2)贤良文学。该特科所立的选才标准是品德与文才兼备。(3)直言极谏。该科与“贤良方正”相关联,目的在于选拔公正无私、无私无畏,敢于“犯上”的。(4)孝弟力田。设立该科在于选拔有孝悌德行和能努力耕作的人为官。(5)明经。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明经”就是通晓经学。(6)明法。该科是为了选拔通晓律令的人才,是特科中的重要科目。(7)明阴阳灾异。汉朝的君臣认为阴阳灾异事关国家安危,故设立此科,选拔有关人员。(8)勇猛知兵法科,即作战勇猛又熟知兵法。该项制度实行了300年之久,隋唐后演进为科举制。

(四)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由隋文帝杨坚创立,是在察举制基础上产生的。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定期举行考试,有一定经济条件读书且能考试及第的人有入朝做官的可能,使得部分非贵族出生的人可以做官。在不少情况下,考试制度明确规定不论出身,有才华就能考取,能够进入统治阶级。因此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公平选拔人才的形式之一。但一些时候,科举是为有钱人家所包揽的。在元朝汉人、南方人参加科举考试被限制。明代朱元璋曾认为科举所取举人进士少实才,宣布停罢科举达十年,1382年朱元璋又宣布恢复科举。明朝以后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八股文,其唯一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绝无实用价值。鸦片战争后,八股文受到广泛批评,1888年清政府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科。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立停科举,建议推广实学。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简短的结论:(1)气象地理因素导致灾害频发,封建统治者基于同情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实施救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众的生存发展。(2)封建社会上述各项制度的综合作用,使皇帝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民众的认可。(3)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济民行为,体现在《周礼》、《管子》等文献中,体现在英明皇帝、廉洁官员(包拯等)的思想行为中,也体现在农民起义中,但仅有后者是全面的。(4)封建朝廷和官员集中了本属民众的权利、国家权力、重要资源、奇珍异宝、美女等,控制人和人心,民众的生存发展受到限制,科技、经济发展缓慢。

注 本文从下列文献中的引文,均源自网络版:1《文献通考·卷297 物异考三》、2《元史·志第三上五行一》、3《国语·周语》、4《史记·周本纪第四》、5《史记·陈涉世家》、6《后汉书·本纪·孝灵帝纪》、7《三国志·武帝纪》、8《隋书·卷22志第17·五行上》、9《隋书·卷24志·第19食货》、10《随书·卷23·五行下》、11《隋书·卷4帝纪第4·炀帝下》、12《旧唐书·黄巢传》、13《元史·卷51志第3下》、14《元史·文宗纪》、15《明史·本纪第23·庄烈帝》、16李康《运命论》、17《明史·李自成传》、18《礼记·月令》、19《礼记·卷11檀弓下》、20《汉书·卷12·平帝纪》、21《汉书·纪·成帝纪》、22《后汉书·本纪·孝和孝殇帝纪》、23《汉书·纪·哀帝纪》、24《后汉书·孝安帝纪》、25《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26《汉书·食货志上》、27《通典·卷12·食货12》、28《隋书·长孙平传》、29《隋书·食货志》、30《周礼注疏》、31《宋史·王岩叟传》、32《论衡卷12·量知》、33《元史·志第42 食货一》、34《旧唐书·卷12·本纪第12·德宗上》、35《后汉书·卷12·平帝纪》、36《后汉书·卷3 肃宗孝章帝纪第3》、37《后汉书·孝安帝纪》、38《南齐书·本纪·卷二》、39《日知录·清议》、40《后汉书·许劭传》、41《史记·商君列传》、42《汉书·高帝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