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中学
摘要:在当今教育环境中,高中古诗文教学既是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措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因此,优化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策略,使之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具体的策略,旨在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种做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使其与文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教师需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以创新教学方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一、以读带讲,触摸古诗文内涵
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以读带讲”倡导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使其掌握古诗文的节奏、韵律与情感,进而在诗文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讲解,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该策略通过深度交互声音的韵律和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共鸣,使其在反复朗诵中感悟文学之美[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古典文学素养与朗诵技巧,引导学生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教师先朗读全文,以抑扬顿挫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从而触发其对诗意的深层理解。课堂上,教师细致解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一开篇,解析作者站在橘子洲头对秋日湘江的情感寄托,引导学生借助感官联想诗中的孤寂与凄清。教师将重点放在“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等句,利用声音的变化描绘出万山红遍的壮观图景与江水碧透的清晰画面,在学生心中构建一幅秋天的河山大卷。随后,教师诵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指导学生理解诗中自由飞翔的鹰与潜游的鱼,体现出生命力的张扬与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在讲解时,教师注重传达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
二、拓展阅读,把握古诗文意蕴
“拓展阅读”能够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其全面把握古诗文的意蕴[2]。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指定古诗文之外,引入其他文学作品,以提供丰富的思想内容。学生阅读与原文本时代相近或主题相关的作品,能够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作家的表达风格,从而深入地理解原文。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探索文本深层次的文化意蕴[3]。在此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以《登高》为例,教师选择时代背景与《登高》相仿的作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开展教学。《登鹳雀楼》同为“登高”作品,表现了作者登高远望时的豪迈情怀,对照杜甫《登高》中的忧愁,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探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象对比,理解诗人如何借助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接着,教师结合《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带领学生反思杜甫的漂泊生涯,同时引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跨时代的文本对话。苏轼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及个人命运的感慨,加深学生对于文学中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深层文化意蕴的认识。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教师着重讲解《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主题的交叉对照,让学生深入讨论杜甫如何借助诗歌表达个人的生活遭遇,使其从文学作品中学习如何表达复杂的情感。
三、基于知人论事,把握古诗文风格
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基于知人论事的教学策略认为:古诗文不仅是文学作品,还能体现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反映其生活环境。通过研究古诗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从而深入把握作品的文化价值。这种方法促使古诗文学习转变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学生借助作品感知历史,体验人物的情感世界[4]。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作品背后的历史情境与人物性格,使其在阅读与讨论中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
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李清照的生平与时代背景,使其全面地理解词作的情感深度。李清照生于北宋晚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个人生活亦充满波折,她的丈夫早逝,自己亦历经战乱流离,这些历史细节对她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教师可解析具体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说明李清照如何在词中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叠词说明李清照无限怀念过往的幸福时光,也反映出其内心深处的绝望无助。学生研究李清照的生平,可以了解其在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的心理状态。教师解读“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引导学生探索李清照对生活环境的细腻感受。这里的“乍暖还寒”描绘出自然界的气候状态,也象征着李清照情感世界的波动。结合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其复杂的心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以读带讲”、“拓展阅读”、“基于知人论事”等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共鸣,全面把握古诗文的深层意蕴,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深刻理解古诗文的内涵。这些策略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全面、多维的教学体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使其更好地链接过去与现在,个人与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靓雯. 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D]. 导师:王浩垒. 贵州师范大学, 2024.
[2]龙小燕.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研究综述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 (35): 26-28.
[3]徐瑛洁. 高中古诗文教学优化策略初探 [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1, (01): 93-94.
[4]杨雪. 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古诗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 导师:李直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