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脑瘫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病耻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脑瘫患儿的90名父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名)和对照组(4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观察3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病耻感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的SAS、SDS、ASS各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照顾者实施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可显著减少照顾者的负性情绪,降低病耻感,改善其应对方式。
【关键词】脑瘫患儿;照顾者;负性情绪;病耻感;应对方式
脑瘫主要临床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障碍等,是造成我国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脑瘫患儿缺乏正常生活能力,其生存质量普遍偏低,而其照顾者,不仅承担着患儿的衣食住行,还要承受公众的歧视与偏见,这对其心身健康、社会角色、家庭关系等均会造成不良影响[2]。研究表明[3],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直接影响着患儿的康复与生活质量。故改善脑瘫患儿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是临床热点问题。临床上常采用情感宣泄、言语安慰等针对性心理指导,改善患儿父母心理压力,但无法解决根本心理问题。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基于人本理念,强调对自己负责、与他人和谐共处,集中在改善自尊自信,让个体作出较优选择[4]。本研究将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应用于脑瘫患儿照顾者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脑瘫患儿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患儿父母入组标准:年龄≥22岁;照顾时间≥1 a;意识清晰,无沟通障碍,具备一定阅读能力;每名患儿对应1名照顾者;对本研究目的、风险、程序等知情,签署书面同意书。患儿照顾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有传染性疾病;严重心脏病;合并恶性肿瘤。剔除标准:不能按时参与团体活动,中途主动退出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照顾者共9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名和对照组45名。两组患儿及其照顾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引导式教育、矫正患儿异常姿势、感觉整合训练等。对照组患儿照顾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开展常规心理状态测试,根据测评结果给予情感宣泄指导、言语安慰、拥抱等常规心理辅助方法,并介绍脑瘫患儿病情转归病例,提高其配合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儿照顾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①第1次活动主题为“初次相遇,有你有我”:由专科护士向团体成员介绍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的目的及意义,提出本次活动计划,并告知团体成员脑瘫康复效果与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关系,向团体成员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引导团体成员相互进行自我介绍,帮助团体成员之间增进了解,加深团体成员之间的熟悉感。②第2次活动主题为“信任互动,由我开始”:通过“信任-盲行”游戏帮助团体成员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鼓励团体成员相互交流、了解彼此、互相接纳,并引导团体成员承认和正视自己。③第3次活动主题为“重识自我”:专科护士引导团体成员积极讨论照顾脑瘫患儿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帮助成员从不同的层面重识自我、接纳自我,并能和谐地处理自我、他人及情境的关系。④第4次活动主题为“信心重塑,朝阳重启”:专科护士向团体成员介绍既往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好的案例,帮助团体成员重拾信心,鼓励团体成员主动分享成功的经验及积极应对的技巧,帮助其他成员重新审视自己、正确定位人生价值,同时引导照顾者为患儿提供更多的家庭关怀。⑤第5次活动主题为“活动总结”:专科护士引导团体成员回顾本次活动,总结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讨论活动给自身带来的变化,并互动进行告别。
1.3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儿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数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2)病耻感:干预前后采用连带病耻感量表(ASS)评估两组患儿照顾者病耻感。量表包含行为(8项)、情绪(7项)、认知(7项)3个维度每项1~4分,总分22~88分,分数与照顾者病耻感水平呈正相关。(3)应对方式:(3)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量表 (SCSQ)进行评估,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共20个条目。分数越高表示照顾者的应对态度越积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的SAS、SDS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表1两组患儿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的比较(x±s,分)
组别 | SAS | SDS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8.67±5.21 | 53.75±3.14 | 61.08±4.72 | 56.82±3.95 |
观察组 | 58.59±5.26 | 48.22±3.04 | 61.15±4.76 | 50.32±4.13 |
t | 0.436 | 7.364 | 0.398 | 6.172 |
P | 0.617 | 0.000 | 0.571 | 0.000 |
2.2两组患儿照顾者的病耻感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儿照顾者AS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照顾者的病耻感的比较(x±s,分)
指标 | 对照组 | 观察组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行为 | 24.85±2.36 | 20.15±1.97a | 24.91±2.39 | 16.14±2.02ab |
情绪 | 20.45±2.92 | 15.42±2.51a | 20.38±2.97 | 12.08±2.31ab |
认知 | 21.25±2.76 | 14.61±2.57a | 21.33±2.84 | 11.87±1.96ab |
注:a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b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两组患儿照顾者应对方式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照顾者应对方式的比较(x±s,分)
组别 | 消极应对 | 积极应对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22.65±2.25 | 21.10±3.41 | 25.94±4.84 | 25.47±1.85 |
观察组 | 22.73±2.29 | 18.43±3.02 | 25.88±4.87 | 27.85±2.13 |
t | 0.382 | 4.893 | 0.452 | 5.134 |
P | 0.715 | 0.005 | 0.796 | 0.000 |
3讨论
照顾者为多为患者直系亲属,不仅承担照顾患者的主要责任,还受着沉重的照顾负担和经济压力,极易滋生焦虑、抑郁、病耻感等消极情绪,导致应对方式改变,不利于患儿康复[5]。本研究将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应用于脑瘫患儿照顾者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的SAS、SDS、ASS各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脑瘫患儿照顾者实施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可显著减少照顾者的负性情绪,降低病耻感,改善其应对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楠,高岩,任丽杰,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9):64-66,74.
[2]李素杰,李巧秀,卢甜甜,等.家长课堂指导训练及心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照顾者的养育心理灵活性、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3):552-555.
[3]Gan C.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with inpiduals with brain injury and their families[J].Neuro Rehabilitation,2020,46(2):143-155.
[4]孟园园,曾艳丽,王歌.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8):1150-1154.
[5]杨娇星,石绍南,申倩倩,等.脑瘫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0,18(4):48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