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知识+思政图谱构建的专业思政教学研究——以《视频侦查技术》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9
/ 3

基于课程知识+思政图谱构建的专业思政教学研究——以《视频侦查技术》课程为例

李博  吴伟

重庆警察学院,重庆,401331

摘 要:在公安高等教育中以“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作为教学总指引,以培养学生“四个铁一般”过硬本领作为思政教育切入点和落脚点,对接课程专业特点,以思政教育系统中与自身相切合的知识内容和价值取向为参照系,深度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和资源,提炼形成“政治意识与时代精神”的国家维度素养、“忠诚意识与法治精神”的警察维度素养、“科技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专业技术维度素养、“品行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人素养维度等“四维八度”的视频侦查技术课程“专业+思政”图谱,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的统筹规划与阶梯递进,避免碎片化与散乱化。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自觉,创新情景浸润式、问题探究式、启发反思式、实践体验式的“四式思政教学”润心铸魂途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支撑、层次递进的课程思政联动育人方法,将公安院校“立德树人”“育警铸魂”的根本任务落在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专业成就与价值引领的双丰收。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图谱;四式思政教学法

引言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乃至整体教育教学解决的根本问题,公安高等教育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育警铸魂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取得了广泛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转化为广大师生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以公安技术类课程《视频侦查技术》教学为例,作为新兴的视频侦查技术,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将党和人民赋予公安教育的神圣使命学在深处、谋在新处、教在实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守正创新、思政融贯,实施专业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同步驱动,成为公安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3]。以对党忠诚、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服务人民的“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作为教学的总指引,以培养学生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四个铁一般”作为具体思政教育切入点和落脚点[4],对接课程专业特点,以思政教育系统中与自身相切合的知识内容和价值取向为参照系,深度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和资源,提炼形成“政治意识与时代精神”的国家维度素养、“忠诚意识与法治精神”的警察维度素养、“科技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专业技术维度素养、“品行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人素养维度等“四维八度”的视频侦查“专业+思政”图谱,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的统筹规划与阶梯递进,避免碎片化与散乱化。激发学生主体自觉,创新情景浸润式、问题探究式、启发反思式、实践体验式的“四式思政教学”润心铸魂途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支撑、层次递进的课程思政联动育人方法,将公安院校“立德树人”“育警铸魂”的根本任务落在课程教学全过程,助力“成人、成警、成专”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成就与价值引领的双丰收。

一、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现状和难点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思政教育仍面临新情况、新挑战,从高校学生自身特征来看,现在的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是零零后,个性突出,抗挫折能力弱,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从高校育人的外部环境来看,一方面,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的汇集地,不同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变,普世价值观、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层出不穷,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高校渗透;另一方面,网络早已渗透进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容易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高校里容易产生亚文化现象[5]

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育人的主客体、育人的时间轴、育人的空间域还有待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还应与“三全育人”格局形成内在的系统性、协同性和科学性,思政育人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自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就《视频侦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难点:一是思政元素的碎片化、散乱化;二是思政手段的单一化、拼接化;三是学生体验的生硬感、灌输感;四是评价标准的缺位、难于量化。

二、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公安类课程要将党和人民赋予公安教育的神圣使命学在深处、谋在新处、教在实处,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铁一般的过硬本领。以《视频侦查技术》课程为例,结合新形势下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和专业实战应用新发展,以“两性一度”的要求指引课程体系动态优化重构,面向学生实战能力培养需求构建校内外协同的课程教学团队,基于课程内容实施对象驱动的分层分类差异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专业能力需求为导向拓展课堂内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将育警铸魂的课程思政理念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全流程,形成多维度过程性课程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视频监控手段进行案件侦查举证的思维方式及实战技能,课程教学倡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育警铸魂、固本培元,讲好公安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通过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在教学实践的每一环节落实培养锻造学生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四个铁军培养目标,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专业”与“思政”双丰收。

三、“四维八度”的专业课程“知识+思政”图谱构建

(一)学情特点

大学课堂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就需深入了解学生谈论什么、关注什么、沉迷什么,识别、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尤其零零后的群体呈现个性鲜明、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思想成熟期、辨识能力初具的显著特征,思想可塑性强,对新鲜事物兴趣点高、对网络信息敏感度高。

作为本课程的受众,警校学生具有鲜明的“党、法、警、技”属性,为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了天然空间:从“党”的维度可挖掘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红色文化、精神谱系作为思政元素;从“法”的维度深度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安法纪意识、法律素养、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从“警”的维度必然要贯彻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四个铁一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的总要论述、警察文化、警察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从“技”的维度需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从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强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的意识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二)专业课程“知识+思政”图谱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对大学生培养绘制了3大维度、6大素养、18个基本点的清晰蓝图,《公安技术类/公安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各公安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进行了轮廓塑形,筑起了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四梁八柱,而“四句话十六字方针”“四个铁一般”等为预备警官素养培育指明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奠定了公安人才根基,是专业课程思政的“根与魂”。

本课程基于自身特性,以思政教育系统中与自身相切合、相搭配的知识内容和价值取向为参照系,深度挖掘自身潜隐的思政育人元素和资源,提炼形成“政治意识与时代精神”的国家维度素养、“忠诚意识与法治精神”的警察维度素养、“科技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专业技术维度素养、“品行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人素养维度等“四维八度”的视频侦查专业思政素养内涵。课程在“四维八度”课程思政内容框架内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如图1所示),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的统筹规划与阶梯递进,避免碎片化与散乱化。

图1 视频侦查技术课程“知识+思政”图谱架构

四、润心铸魂的“四式教学”途径

针对学生“擅于分析探究、乐于实战实操、敏于新鲜信息”的学情,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基于情景、对话、案例、项目等教学载体的情景浸润式、问题探究式、启发反思式、实践体验式的思政浸润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达成“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

一是情景浸润式,寓思政教学于具象的课题场景中,通过情景营造促进价值共鸣。二是问题探究式,通过教学问题设置,以师生抽丝剥茧的严密逻辑促进价值认同,让学生在平等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创生价值的认同。三是启发反思式,通过典型课程案例的比较分析、推演复盘,促进价值反思,在教学中实施横纵向多维对比反思教学激发学生的正向价值观。四是实践体验式,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实训、实践锻炼等项目体验,感悟团队意识、严谨作风、规范化意识的重要性,实现正向引导,强化反向警示,促进价值内化。

以“视频监控建设与发展”知识专题为例,设计如图2所示的层层递进式、浸润式思政案例教学设计:

图2 “视频监控建设与发展”专题的递进式、浸润式思政案例简示

教学实施过程简述如下:

1.案例主题:视频监控建设与发展

全球领先的5G网络系统、全球最大的天网工程,日趋完善的社会安全防控体系,让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感,在学习中增强“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2.案例意义

当前国际环境纷繁复杂,西方世界开始通过科技、经济、政治等各种手段打压中国发展。国家不仅需要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上破局,还需要更多的展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更好的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强“四个自信”。移动支付、网购和快递行业的领先让国人获得了空前的民族自豪感,而5G必然会成为下个五年新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源泉,也是我国制度优越性的标志。

3.案例描述

在讲解我国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高清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时,引入当前我国当前处于世界领先的5G技术。随着5G技术的发展,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5G优势,不仅仅可以弥补现在公安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不足,更为未来新型安防提供了思路。利用5G技术,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高清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结合图片的展示和讲解,举例说明5G技术在公安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1)人像比对将更为迅速和便捷;(2)基于无线网络的无人机巡逻防控将成为可能;(3)依靠人工智能和监控设备对危险预警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安防保障。从而为人民的平安生产、幸福生活构建了一套全面有效的安全保护屏障,再结合世界其他国家在民生领域的现状和投入,充分展现我们国家的制度优越性和党的事业的伟大性。

基于平安中国、天网工程、雪亮工作的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管理使用、行业应用等内容的层层深入,以学生感受、认知为视角,自然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法治中国的理念,增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4.案例反思

这一部分内容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学生学习氛围良好,尤其结合国际国内的社会安全、个人隐私焦虑、监控资源的使用监管等焦点问题进行对比讲解,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性,思政效果良好。

5.育人效果与反馈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对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安全的捍卫,是我们人民警察更加重要的政治品质,是思政教育的总指引,本讲恰好吻合了时代需求和专业教学,对我们培养的有着重要意义。

正反案例应用中,优秀技术民警的先进典型事迹启发:基于同龄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兴趣和关注点的相似性,学生给学生上课,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触碰心灵,同频共振,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树立身边运用该技术侦查破案、服务人民的先进典型,宣传榜样的故事,更具感染力和感召力,以点带面进行价值引领,以案例促进学习,弘扬校风学风。向榜样“奔赴”的过程,也是学生给学生当引路人的一种方式。

四、课程思政评价与教学反思

探索实践的专业课程思政模式,充分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的高度契合,依托学情从党、法、警、技中打通了全覆盖课程内容的思政源泉,摸索出与专业知识板块和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思政元素融入点,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破以讲授为主的“教化”模式,结合各节课程内容特点,恰当引入时事政治、重要会议精神、重要文件精神等内容,同时结合一些典型案例,在适当专业内容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德育元素、警察责任担当元素、警察职业认同感元素、执法规范化等一系列重要思政元素,以讲解、讨论、课后交流等形式,丰富思政形式,提高课程思政的参与度和实际效果。以“学生主动感知”为途径、以“层层浸润”的方式达成润心铸魂的育人目标,让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更加自然、合理、有效。

五、结语

当前课程思政教育中主要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学生是思政教学的受益者,思政内容的植入形式灵活、多样,有吸引力、有参与度、有思考和实践空间,课堂中留足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观点、畅谈体会的时间,是达成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积极效果的核心。其次,要注重学生体验和收获,强调思政实施手段的自然、灵活、多样,有吸引力、有参与度、有思考和实践空间,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达成的关键。第三,思政作为隐形价值引领,在强调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中融入思政效果的长期性评价,探索思政育人的长期成效是否可评可测,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化国宇,包佳涵.论新时代公安法治人才培养——基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学教育理论[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33(02):5-13.

[2]江西警察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新时代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论纲——以江西警察学院为例[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4,(01):5-12.

[3]李春宇.公安院校视频侦查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实验与分析,2024,2(01):69-75.

[4]魏海亮,彭林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引领公安院校锻造“四个铁一般”高素质警务人才[J].大学教育,2024,(01):109-113.

[5]秦冬杰.新时代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11):109-114.

[6]宋淼,陈超.公安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研究[J].公安教育,2022,(05):61-64.

 


[1]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22172),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233475)。

作者简介:李博(1982-),男,博士,重庆警察学院正高级教官,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吴伟(1980-),男,硕士,重庆警察学院副高级教官,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