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的实践总结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11
/ 2

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的实践总结分析

王秀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    271219

摘要:在现代医疗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药学服务已不再仅仅是药师的专属领域。心内科作为一个专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科室,其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变得日益关键。心血管疾病往往需要复杂的药物治疗方案,而临床医师与药学服务的紧密结合,能够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这是现代心内科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以下对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的实践总结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实践总结分析

引言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心内科的医疗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药物治疗是心内科疾病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然而,传统的医疗模式下,临床医师与药学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在心内科临床实践中,医师参与药学服务有助于打破这种隔阂。这不仅能加深医师对药物特性的深入理解,还能从临床实际出发,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从而推动心内科整体医疗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1心内科疾病特点

心内科疾病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疾病种类繁多。涵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多种类型。每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都存在差异,这要求临床医生具备广泛的知识体系来准确诊断和治疗。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心内科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像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病急骤,如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不能及时救治,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病程长且易反复。以心力衰竭为例,患者一旦患病,往往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病情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感染、情绪波动、不规律服药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这对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很高。症状复杂性和隐匿性。有些心内科疾病症状不典型,例如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仅偶尔感觉心悸,容易被忽视;而一些心肌缺血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而是表现为牙痛、肩背痛等,这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

2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的具体实践内容

2.1参与药物治疗方案制定

心内科临床医师在参与药物治疗方案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师凭借对患者病情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并发症等情况,为药物选择提供基础依据。例如对于冠心病患者,若同时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医师会综合考虑选择既能改善心肌缺血,又能控制血压和血糖的药物。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调整药物剂量。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衰退,药物代谢能力降低,医师会谨慎选择合适剂量,避免药物蓄积中毒。医师还会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避免不良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从而制定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2.2患者用药教育

在心内科,患者用药教育是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医师会详细告知患者所服用药物的名称、作用机制,让患者明白为何要使用该药物。例如向心力衰竭患者解释利尿剂是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轻心脏负担来缓解症状。同时,医师会强调用药的剂量和频率,提醒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像降压药必须按时服用才能稳定控制血压。对于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师也会提前告知患者,如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肌痛等,让患者知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此外,医师还会给予患者关于药物储存的指导,告知某些药物需要避光、防潮保存,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2.3参与药物监测

心内科临床医师积极参与药物监测工作。医师关注药物的疗效监测。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如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医师会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抗凝效果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既能预防血栓形成,又能避免出血风险。医师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有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发生,医师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心率、心律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同时,对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患者,医师会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的实践总结分析

3.1加强交叉学科培训

加强交叉学科培训是心内科临床医师有效参与药学服务的重要策略。心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复杂多样,医师需要深入了解药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培训内容应涵盖基础药学知识,如药物化学结构、药理作用机制等。要开展药物治疗学方面的培训,包括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等。这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用药错误,像某些抗心律失常药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培训应注重实际事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用药事例,提高医师解决复杂用药问题的能力。培训还应包括新兴药物研发成果的介绍,让医师及时掌握最新的药学动态,为患者提供更前沿的药物治疗建议。

3.2合理安排工作流程

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对于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至关重要。在患者入院环节,应建立快速的用药评估流程。医师在初步诊断病情后,立即与药师合作对患者的用药史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之前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这有助于在制定初始治疗方案时避免重复用药或使用患者不耐受的药物。医师与药师定期共同审查患者的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调整药物。如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期间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通过审查流程及时调整抗生素剂量或更换药物。在患者出院时,要有完善的用药指导流程。医师与药师共同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出院带药计划,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并确保患者理解,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3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是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的关键策略。要构建医师与药师之间的定期沟通制度。医师可以向药师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目标等信息,药师则依据专业的药学知识,对药物的选择、剂量调整等提出建议。这种沟通有助于避免用药失误,提高治疗效果。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除了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如建立内部的医疗通讯平台。医师在遇到紧急用药问题时,可以及时通过平台向药师咨询,药师也能够迅速回复并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医护药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护士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和执行作用,医师、药师与护士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

结束语

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是现代医疗发展的积极探索。通过这种参与,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从中受益良多。然而,这一实践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我们应不断优化这一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心内科患者,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心内科疾病管理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09):231-233.

[2]赵雷修.心内科临床医师参与药学服务的实践总结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17):49-51.

[3]谢辉,冯磊,杨丽娟,等.关于心内科青年医师沟通能力提升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8):3225-3227.

[4]高波,孙燕,唐文潇,等.我院心内科患者临床用药流行病学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3):41-42.

[5]郭丹珍,柳君君,王园.临床药师在防范心内科患者用药差错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