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贴对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60例失眠患者,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艾灸治疗,试验组则在艾灸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贴,贴敷部位为足底涌泉穴。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综合评估其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多个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睡眠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长、提高睡眠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试验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贴可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在涌泉穴进行贴敷刺激有助于辅助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艾灸;穴位贴敷;失眠;临床效果
引言: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中国睡眠质量报告》统计,约38.2%的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失眠困扰,尤其在城市人口中表现更为明显。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还伴有睡眠时间短、夜间易醒等症状,长久处于失眠状态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情绪失调等不良后果。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增加,工作节奏加快,失眠问题愈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传统中医认为,失眠多因阴阳失衡、气血不足等因素引起,因此治疗上讲求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补气养血。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治疗各种虚寒性疾病。其经由燃烧艾草产生温热刺激,直接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涌泉穴作为足少阴肾经的重要穴位,被认为是调整睡眠的重要节点。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敷于指定穴位,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近年来,穴位敷贴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
发现穴位贴敷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且优于目前临床用药,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贴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63±8.29岁,其中女性44例,男性36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12±7.83岁,其中女性42例,男性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失眠病程在半年至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7±1.6年;对照组患者的失眠病程在半年至4.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5±1.5年。两组患者在病程长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3)失眠病程在6个月以上,且有明确的临床记录;(4)能够理解并配合研究流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皮肤过敏者;(2)有皮肤溃烂或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存在感觉障碍者;(5)近半年内有严重精神疾病史,或存在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
1.3观察指标
①睡眠质量的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具体评分标准为:PSQI总分≤5分为睡眠质量良好,>5分为睡眠质量差。对比治疗前后PSQI的变化,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②综合疗效的评定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显效:睡眠明显改善,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较好,醒后精神状况良好。有效:睡眠有所好转,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1h,睡眠深度一般,醒后精神状况一般。无效:睡眠无改善,睡眠时间无增加,睡眠浅而易醒,醒后精神不佳。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每位患者每日在足底涌泉穴进行艾灸1次,每次施灸30分钟,艾灸温度控制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温热感范围内。艾灸疗程为7天,患者需在每天晚上固定时间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足底干净,避免使用其他外用药物或干预措施。
试验组则在艾灸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贴。患者每天睡前30分钟清洁足底涌泉穴,将穴位贴敷治疗贴(冀械注准20212090544)紧贴于足底涌泉穴。贴敷1片/天,贴敷时间不超过8小时,疗程为7天。在贴敷过程中,患者需保持足底清洁干燥,避免其他外部刺激物或药物与贴敷部位接触。若患者在7天治疗结束后症状未显著改善,可根据自身状况继续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整个疗程中,患者均需保持每天的睡眠习惯一致,避免过度劳累或饮用刺激性饮料,并记录每晚入睡时间、起床时间、夜间醒来次数等睡眠数据,以便随访期间进行详细的睡眠质量评估。对于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位患者均需要定期与研究团队保持沟通,反馈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不适反应。所有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接受为期3个月的随访,期间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其他睡眠评估工具记录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变化。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取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睡眠质量指标对比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PSQI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平均为15.3±2.1分,治疗后下降至7.8±1.5分,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为15.1±2.3分,治疗后降至10.2±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入睡时间平均从治疗前的56.2±8.5分钟减少至治疗后的28.4±6.7分钟,而对照组从55.9±7.9分钟减少至40.3±7.1分钟,试验组入睡时间缩短幅度更大(P<0.05)。睡眠时长方面,试验组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长从治疗前的4.8±0.9小时增加至治疗后的6.7±0.8小时,对照组从4.9±1.0小时增加至5.8±0.9小时,试验组睡眠时长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方面,试验组从治疗前的65.0%提升至82.5%,对照组从66.3%提升至75.0%,试验组在提升睡眠效率上表现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睡眠质量指标(x±s)
组别 | 例数 | 时间 | PSQI评分 | 入睡时间(min) | 睡眠时长(h) | 睡眠效率(%) |
试验组 | 80 | 治疗前 | 15.3±2.1 | 56.2±8.5 | 4.8±0.9 | 52(65.0) |
治疗后 | 7.8±1.5 | 28.4±6.7 | 6.7±0.8 | 66(82.5) | ||
对照组 | 80 | 治疗前 | 15.1±2.3 | 55.9±7.9 | 4.9±1.0 | 53(66.3) |
治疗后 | 10.2±2.0 | 40.3±7.1 | 5.8±0.9 | 60(75.0) |
2.2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对比
在综合疗效评定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其中显效57例(71.25%)、有效18例(22.5%)、无效5例(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5%,其中显效34例(42.5%)、有效29例(36.25%)、无效17例(21.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综合疗效[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试验组 | 80 | 57(71.3) | 18(22.5) | 5(6.3) | 75(93.8) |
对照组 | 80 | 34(42.5) | 29(36.3) | 17(21.3) | 63(78.8) |
3讨论
本次的临床分析研究中,试验组(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贴)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单纯艾灸)治疗,尤其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等方面,两组综合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显著下降反映出该疗法对于提升失眠患者整体睡眠状态具有积极作用。穴位贴敷治疗贴经由刺激足底涌泉穴,促进阴阳调和,从而改善了睡眠障碍。试验组患者在睡眠效率和综合疗效评估中的表现均远优于对照组,表明艾灸与穴位贴敷治疗的联合应用在失眠治疗中具有更强的疗效。此外,睡眠时长的显著增加和入睡时间的缩短说明穴位贴敷治疗贴对调节患者生物钟、改善睡眠结构具有潜在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若禹, 杨婷婷, 田岳凤. 以艾灸涌泉为主分析失眠的多重效应 [J].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30 (06): 55-57.
[2]邢蓉, 王轶蓉. 穴位贴敷疗法结合艾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 (06): 1121-1124.
[3]涂丽, 邹秋玉. 穴位贴敷结合艾灸在治疗失眠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 (14): 97-98.
[4]李一鹤, 刘蕾, 盘雪娇, 杨永江. 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对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9, (02):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