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化疗后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12
/ 2

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化疗后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高静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化疗后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化疗后肿瘤患者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和中医护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纳食差、神疲懒言等症状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机体营养状况看,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化疗后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体质营养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穴位贴敷; 中西医护理; 化疗后肿瘤患者

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然而,肿瘤的化疗过程却依然给患者带来不少问题,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成为了当前肿瘤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由于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认同。穴位贴敷,作为中医护理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贴敷药物于人体相应的穴位,借助皮肤、毛细血管、淋巴和细胞间质等吸收,从而达到调理机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在我院选取20226月至202212月期间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255岁,平均年龄为(36.24±8.36)岁,性别比(男/女)为15/15,肿瘤种类涵盖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37.11±8.09)岁,性别比(男/女)为16/14,肿瘤种类同样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等。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肿瘤种类等进行比较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分组合理,可比性强。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后的护理处理。具体手法包括基础的生理需要支持,症状管理,药物副作用的处理,以及情绪和心理的支持。须定期进行生理指标检测,以评估患者化疗后的身体状况和营养水平。

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以上常规护理的引入了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的方法进行辅助处理。穴位贴敷需要确定患者的穴位位置,在相应的穴位上给予适量的贴敷疗法。与此根据具体的体质和症状,患者还需要接受包括中药治疗,营养改良在内的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疗法。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此研究中,使用了两种主要的评价指标,以对化疗后肿瘤患者中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通过对症状积分的改变进行比较,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地说,考察了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纳食差和神疲懒言这四种主要症状的改善程度。每种症状的积分在010之间,积分越低代表该症状的严重程度越低。这四种症状的改善程度直接反映了病患差异化的舒适度及护理措施的实效性。

根据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效果。血红蛋白是血液能够传输氧气的主要蛋白质,而血清白蛋白则是影响血液浓度和血液的滤过能力的主要因素,两者的浓度减低会影响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可以被用作反应机体营养状况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x ±s" 表示,计量资料以根据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的比较

本研究中,采用了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的方法对化疗后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并将其与传统护理方法所组成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在症状积分方面,观察组在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纳食差以及神疲懒言这几个方面的表现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积分为0.43±0.09分,而对照组则为2.81±0.90分;腹痛腹胀方面,观察组为0.50±0.11分,对照组为1.83±0.21分;纳食差方面,观察组为0.31±0.06分,对照组为1.45±0.33分;神疲懒言方面,观察组为0.41±0.02分,对照组为1.62±0.31分。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这些症状积分方面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营养状况的对比

从表2中可得,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血红蛋白(81.18±13.10g/L vs 81.29±13.11g/L)及血清白蛋白(26.13±2.31g/L vs 26.11±2.30g/L)的水平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机体基线营养状况相似,这为后续的效果比较提供了均质性。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

118.31±10.22g/L36.51±2.41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2.41±7.32g/L30.12±1.52g/L),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分)

腹痛腹胀(分)

纳食差(分)

神疲懒言(分)

观察组

30

0.43±0.0

0.50±0.11

0.31±0.06

0.41±0.02

对照组

30

2.-1±0.9

1.83±0.21

1.45±0.33

1.62±0.31

t

-

85.025

30.725

20.245

21.335

P

-

<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营养状况对比

组别

血红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30)

81.18±13.10

118.31±10.22

26.13±2.31

36.51±2.41

对照组(n=30)

81.29±13.11

102.41±7.32

26.11±2.30

30.12±1.52

t

0.035

6.925

0.035

12.28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应用是一个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研究领域,其目的在于通过整合中医穴位疗法和西医治疗手段,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虽然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纳食差、神疲懒言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基于此,旨在探寻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对化疗后肿瘤患者不良症状的改善效果及其对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通过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后,在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纳食差、神疲懒言等症状方面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能有效缓解化疗后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机体营养状况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血红蛋白(P0.05)和血清白蛋白(P0.05)的提升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不仅能改善化疗后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促进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

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化疗后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化疗后的各种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在提高患者身体营养状态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对于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此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莉华王娜.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肿瘤化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9):175-177.

[2]李江琴,赵雪梅,张琳琳.穴位贴敷配合中西医护理对肿瘤化疗后食欲不振的改善效果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115-116.

[3]张亚旭,卢俊永,杨社琴,关毓欣,卢莹莹.肿瘤化疗后辅以穴位贴敷和中西医护理干预对病情的改善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2):310-312.